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把联合训练纳入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轨道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4月24日07:05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之所以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是由于高度发达的信息系统已经全面深刻地渗透于军事对抗领域,使战场整体对抗的层次与水准又跃上了一个新高度。以往,人们也强调联合作战,也强调军队使用的整体性,但由于信息系统不够发达,对联合作战的支撑度有限,即使人们想发挥整体作战能力,但终究难以达到理想的境地。体系作战成为战场主导形态之后,对军事训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拓展了联合训练的广度与深度。体系作战为联合训练提出了新需求,使联合训练的深入面临新挑战。

  联合训练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互动发展

  联合训练是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支点和抓手。一是对生成体系作战能力具有整体推动作用。通过作战单元合成训练、作战要素集成训练、全要素全系统联合训练实践,加快实现作战思想高度统一、信息系统灵敏高效、作战力量科学组合、作战行动有机衔接。二是对生成体系作战能力具有有机聚合作用。联合训练是生成体系作战能力的基本军事实践,是有机融合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的高级训练形式。只有通过联合训练,才能把各作战单元、作战要素有机聚合起来,形成以信息化作战指挥系统为支撑的体系作战能力。三是对生成体系作战能力具有实践检验作用。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一项跨军兵种、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是一个边推动、边检验、边评估、边校正的渐进发展过程,战时靠作战效能检验,平时靠联合训练检验。只有通过联合训练,才能客观掌握能力现状,不断发现矛盾问题,有效制定对策措施,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快速形成。

  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牵动联合训练深入发展。首先,推动军事训练指导跃上新高度。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提出,是我军训练指导的又一次创造性发展,它体现了把应用信息系统作为核心支撑,把作战要素构成作为基础条件,把融合集成作为根本途径,把形成最佳整体作战效能作为基本目标的作战理念创新,为我们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和推动联合训练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只有以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指导联合训练,才能引领各层次训练,才能聚合各类作战单元、各种作战要素,才能带动军事训练整体水平的提高。其次,改革完善组训体制。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过程,实质是各种作战资源优化配置、作战要素聚能增效、体制编制精干融合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打破军兵种界限、单位界限、专业界限、时空界限,达到作战功能互补和整体作战效能最大化。当前,我军训练既有机械化条件下的组训体制,又在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组训模式。就机械化条件下组训体制而言,体系条块分割,单元各自独立,要素重复建设,系统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这与正在着力培育中的信息化条件下组训模式很不相适应,制约了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我们必须以体系作战为总揽,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战区力量为主体,在联合训练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组训体制和机制。再次,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体系作战能力不但来源于单个要素战斗力的优劣,更取决于各个要素融合程度的高低。在体系对抗中,各要素紧密衔接,互为依托,其产生的作战效能,不再仅仅是单个要素功能累加之和,而是一种整体作战能力,这种能力是成几何级数倍增的。联合训练要按照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路径,遵循“按打仗方式训练”、“按训练方式打仗”的要求,逐步走开单元合成、要素集成、体系融合训练的新模式。

  体系作战使联合训练产生新元素、新形态

  把集成融合理念全面融入联合训练。以往的战争,对抗形式多是单元对单元、平台对平台,因而在训练上往往强调个体性,体现协同性。未来作战是用信息系统把各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联接起来融为一体的联合作战,在这一作战能力体系中,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问题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它包括了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精确打击、综合保障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融合才能形成强大体系作战能力。由此可见,它更强调各个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的集成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单元合成,而是体系集成;不是魔方组合,而是无缝粘合;不是区域整合,而是全局融合;不是貌合神离,而是浑然天成。因而,在联合训练上,不仅要追求“形联”,更要追求“神联”。

  以常态化联训机制推动训练完成转型。我军联合训练将逐步走向常态化,常态化的联合训练需要常态化的机制作保证。我军现行的训练体系,对促进战斗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军体制编制尚未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要立足现有作战指挥体制和武器装备,通过深化联合、调整职能、理顺关系、逐步完善的办法,探索形成符合体系作战要求的联训机制。依据总部赋予的任务,济南军区在形成联训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确立了“轮流主训、上带下训、军地联训”的原则,实现战区联合训练规范化组织、常态化运行、制度化落实。同时,把联合训练体制融入现有联合指挥体制中,按预案编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按联合作战编组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联训,推进联合训练深入发展。

  建立与体系作战接轨的联训法规。法律法规滞后,成为制约联合训练开展的瓶颈。健全联合训练法规体系,一要体现我军联合训练的阶段性特征,充分考虑训练条例与纲要、大纲、指导法、教材的有机衔接和配套完善,客观反映我军联合训练的现实要求。二要突出重点,尽快出台信息化条件下联合战役纲要、联合训练大纲、联合训练指导法等。三要果断废止过时的法律法规,及时修订陈旧的条文条款,使法律体系建设与我军信息化建设同步。四要建立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按照严格规范、细化标准的要求,实施全程监督考评,以提高联合训练的质量。

  探索以联合训练提升体系作战能力的实践路径

  在训练方法上求突破。一是以理论技能学习培训为主要形式的“联学”模式。采取网上异地同步学习和集中授课等方法,组织以主要战略方向的安全环境、外军联合作战动向、联合战役理论、军兵种力量运用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打牢联合训练的理论技能基础。二是以作战问题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联研”模式。紧密结合作战任务,围绕联合作战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完善作战方案提供依据。三是以编组联训为主要形式的“联训”模式。根据战区作战任务,以一体化指挥平台为依托,采取编组联训形式,或进入指挥坑道,或进行网上模拟对抗,全过程演练战争动员、战役机动、战区防卫作战等重大使命课题,全面检验和提高首长机关战役筹划、战役实施的组织指挥能力。四是以实兵演习为主要形式的“联演”模式。紧紧围绕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反复演练基于任务目标的联合决策、基于多维一体的联合行动、基于毁伤效果的精确作战、基于临机协同火力打击的战法对策,不断提高联合指挥和部队联合行动能力。

  在指挥平台上求发展。加快一体化作战指挥平台的创建,是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应本着“需求牵引、自上而下、系统集成、全程兼容、全维链接”的原则,强化信息主导、平台优先的观念,着眼发挥一体化作战指挥平台的融合作用,以信息融合来保证指挥融合和力量融合,创新有利于构建信息作战指挥体系的力量编成模式。应在军委总部一体化指挥平台建设整体规划下行动,确保战区作战指挥平台与军委指挥平台兼容对接、实时共享,突破“建链组网”的瓶颈,用集约的方法解决集成的困难,以实现各指挥平台、武器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为基本着眼点,注重对老装备进行软件系统升级和接口改造。应按照平战一体、军种兼容的原则,研制开发整体链接的通用信息系统,形成联合行动、分布指挥的指挥网络,使各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都具有系统兼容的功能。

  在集成训练上求深化。作战要素是构成和支撑作战体系的关键性因素,其集成程度,是联合作战成败的决定性要件。多年来,军事训练重单元、轻要素的现象比较普遍。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迫切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要素集成训练。要以军兵种整体作战能力的多个要素融合训练为重点,为联合训练打下基础。就战区而言,战役首长机关是联合训练的主体,是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关键环节。部队联合行动训练是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三个延伸”上下功夫:向要素联合延伸,加强军内、军地的指挥系统、预警侦察、综合保障体系集成训练;向主战平台延伸,把舰艇、飞机、防空武器系统等作战单元用一体化作战指挥平台链接起来;向多级联训延伸,在战役联合训练中,始终坚持首长机关带实兵实装训练,充分体现联合指挥、联合决策、联合行动,使联合训练体现在战略、战役、战术等各个层面。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