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工玉树徒手救出23人 其中18名藏胞生还
![](https://i8.itc.cn/20090806/69f_f00e8ad5_725e_4b17_9ad7_75994e87b2b4_0.jpg)
来源:
大河网
2010年04月26日10:42
记者 程玉成 通讯员 董国俊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后,在当地结古镇从事建筑的10多个河南籍农民工郭春林等自发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在没有救援工具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徒手救出了23人,其中18名藏族同胞生还。
地震让结古镇变得满目疮痍,但让这里的河南农民工欣慰的是,他们建的楼在这次地震中全都没有出问题。
4月22日,冒着小雨,记者走进沈丘县留福镇姜营村郭春林家中,电话采访了远在青海玉树的郭春林和他的工友们。
突然:
地震发生时,土坯墙砸住他一只脚
在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打工的包工头郭春林说,4月14日7时30分,起床赶往食堂吃饭的工友们小声议论着5点左右睡梦中床的晃动,一阵讨论之后,大家谁都没在意,各自打了饭菜蹲到场院里吃了起来。
7时50分,当最后一个端着饭菜的郭春林走到厨房门口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脚下大地短暂的晃动之后,只是一瞬间,他身后的土墙轰然倒塌,年近50的郭春林被身后一丈多高的土坯墙狠狠地砸住了他来不及收缩的一只脚。此时他方才意识到可能是地震了,忍痛爬起的郭春林顾不得自己,赶忙带领工友四处搜救。
淳朴:
救了藏族同胞,却忘了救儿子
爬起来的郭春林,看见四周端着饭碗的10多个工友全愣了,他立马呼喊:“快救人!快救人!”
工友们扔下饭碗,直奔同院的藏族邻居家,昨日还完好的房屋,转瞬间已变得面目全非。建筑工具全被砸在房里,没办法,郭春林就带着赵同凤和其他几个工人用手挖掘倒塌的房屋,10多分钟后,他们救出了3名藏族同胞。
救出同院邻居后,满身灰土的工友突然听到院外传来藏族同胞的呼救声,郭春林急忙带领大家跑出去。眼前,邻居索朗一家的房子已经东倒西歪,大家不顾磨破的手皮,扒开倒塌的屋顶,将屋内压盖的人逐个拉出,一个、两个、三个……十二个,当大家发现再也没有人时,手指已经磨得皮开肉绽。
正为救出10多个藏族同胞感到欣慰时,郭春林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电话里是郭楠楠有气无力的声音:“爸,救我,救我!”孩子!此时,大家才想起来把自己人忘了。机动车辆全部被砸坏,郭春林骑着唯一残存的破摩托车载着两名工友朝1公里外的租住屋跑去。
此时,他租住的房子已经倒塌。大家七手八脚扒开倒塌的房顶,看到郭楠楠被一根檩条压住半边脑袋,脑袋倚靠的沙发垫上血液已经浸透,大家急忙把孩子救起。顾不得休息,大家又从旁边倒塌的房子里拉出几名藏族同胞,其中一名女孩子死亡,身上还背着书包。
之后,郭春林又接到朋友的电话,带着工人到别处救了3名藏族同胞,挖出一名死者。
近两天时间,不知疲惫地救人,双手已经血肉模糊,紧张的情绪让大伙肚里一点都没觉得饿,但大家累得实在没了力气,东倒西歪地躺在了草地上。直到第二天下午解放军、武警官兵赶来,大家才抽出空闲从倒塌的储藏间内挖出一点米……
虚惊:
七旬老母瘫坐在家
聆听着电话里儿子叙述的场景,坐在电话机前70多岁的老母亲张素英已泣不成声:“我儿子是好样的,我一家都高兴,听说当地人还去感谢他了,那算啥事呀!”
据张素英回忆,4月14日那天,一大早起床的她开始了一天的生计。上午8时许,远在商丘上大学的二孙子郭豆豆突然打来电话说玉树发生了地震,张素英老人脑海里忽然想起远在玉树打工的儿子、儿媳和孙子,赶忙拨打儿子的电话,手机提示已经无法接通。一上午没有远在玉树亲人的消息,张秀英整整几个小时瘫坐在家里。
当日下午6时,电话机突然响起急促的铃声,她艰难地拿起电话,儿子急促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老人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得知春林带着工友救人的消息,全村人都很高兴,救人这事不仅是俺村的骄傲、沈丘人的骄傲,更是咱河南人的骄傲,他们都是好样的!”村党支部书记刘家立提及此事一脸的自豪。
欣慰:
自己建的房子经受了地震考验
“他是我看着长大的,从来不跟人家吵架,总爱帮助人!”郭春林的邻居、80多岁的张秀英老人提起郭春林一个劲地竖大拇指。
郭春林出生于沈丘县范营乡姜寨肖庄村,从小到大是邻居眼中的大好人。村口的道路泥泞不平他就自掏腰包买来10多车土垫平。家后面的几十户邻居雨天的积水全从他家门前流过,有时会成水坑,亲戚劝他买土垫高,他却说:“自己垫高,想法是不是有点自私!”
2000年,只有初中文化的郭春林,离开家乡远赴青海玉树投奔亲戚。2008年,小有积蓄的郭春林带着老家几个人在玉树做建筑小包工头,曾承担了百余套游牧民定居点工程的建设和希望小学建设,手下有三四十名工人,每月他都想尽办法,哪怕自己不花也要早早地把大伙的工资发上。
此次玉树地震级别较大,看着满目疮痍的结古镇,郭春林无限悲痛。但让他和工友欣慰的是,他们建的楼在这次地震中全都没有出问题。
地震发生后,郭春林的建筑队停工了,但他和他的工人一直坚持义务救援。郭春林说,地震是国难,况且他在玉树居住了10多年,对那里很有感情,藏族同胞也是咱河南人的兄弟。“工地开不了工,我就带着工人当志愿者,多救出一个人,也算为灾区贡献了一分力量。”他说。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