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华北气温偏低已持续近半年
“五一”将近,为何寒意不去?
核心提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11月以来,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气温偏低已持续了近6个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8℃,创1978年以来同期温度最低纪录。持续低温对春播、春耕等造成严重影响。寒意为何迟迟不去?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北方入春时间偏晚,不少地区还没有入春
近日,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27日夜间到29日白天,东北东部、黄淮、江淮、江南东北部等地气温将下降4—6℃,局地降温可达8℃。
据专家介绍,我国全国范围的春季为每年的3月—5月,不过每个地区入春的具体时间并不相同。在气象学中,一个地区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10℃,就意味着春天已经到来。
以北京为例,4月8日,北京达到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的入春“及格线”,跨入春天。在气象学上将这5日的第一天(今年是4月4日)定为这一年北京的入春时间。
由于冷空气频繁袭扰,东北华北一些地区今年不仅入春时间晚,而且气温始终徘徊不前,甚至不时遭遇寒风暴雪、低温阴雨的侵袭。目前,还有不少地区没有跨入春天的门槛。
北极偏暖,冷空气主体位置较常年偏南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介绍说,自去年年底开始,东北华北就出现了气温偏低的现象。2009年11月以来,东北华北出现了1971年以来罕见低温,并已经持续了近6个月。
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4月20日,东北、华北平均气温(-8.0℃)比常年同期偏低1.8℃,为1978年以来同期最低。
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认为,造成我国东北、华北冬春持续低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去年入冬以来北极冷空气大范围持续向南侵袭,同时东部水汽向北输送条件好,易造成我国北方暴风雪频发;
再一个是,入冬以来北极地区一直维持偏暖状态,冷空气主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堆积,其主体位置较常年偏南,易于向南扩展,亚洲冬季风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冷空气路径相对偏东,给华北、东北带来频繁降温过程。
全国冷热不均,西南部分地区气温偏高1—2℃
“实际上,近几个月来,我国气温并非普遍偏低,而是冷热并存,差异明显。全球范围来看,也是这样。”肖子牛说。
2009年11月以来,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气温偏低的同时,青藏高原大部、新疆南部、四川南部、云南大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气温却偏高1—2℃。西藏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云南为次高值。
从全球范围看,一方面,北半球一些国家降雪偏早、入冬提前,欧美暴雪低温灾害频繁发生;另一方面,非洲中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大部、澳大利亚西南部、亚洲南部等地气温却偏高:热浪袭击印度和巴西,印度气温创下了47℃的历史纪录;东南亚及湄公河流域、拉美和大洋洲等多国干旱肆虐。在加拿大东部、格陵兰岛、非洲北部以及中东地区,冬季的地表温度为近10年来最高。
“极端的冷事件和热事件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率增大、气候波动幅度增加的反映。”肖子牛表示。
变暖趋势未变,气候“变率”显现增大趋势
全球范围的这些寒冷事件,是否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趋于结束?
肖子牛说,“极端低温天气气候事件”和“全球气候变暖”是两个时间尺度上的概念。全球变暖指的是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即使出现冷事件,也不会改变全球气候长期变暖的趋势。
从气候长期平均值的变化上来看,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年内升高了0.74℃,我国的年平均气温则在过去的100年内上升了1.1℃。
专家认为,除了温度的变化以外,气候系统的其它要素,如水圈的海表面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冰雪圈的北半球大陆积雪和北极海冰面积的减少等,都是和全球地表气温的变暖相一致的。
肖子牛说,“全球气候变暖除了体现在气候要素的长期平均值的变化(如温度升高)外,气候要素的发生频率、强度等也会改变。也就是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候的‘变率’显现出增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