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写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发表5周年之际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4月30日05:12

  新华网北京4月29日电

    题: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伟大复兴——写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发表5周年之际

  记者 端木来娣 陈斌华 张勇

  5年前的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60年来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达成并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揭开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的大幕。

  随着“共同愿景”提出的3项“体认”得到巩固和强化,5项“共同促进”得到逐步落实,今天,两岸人员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前所未有,令人振奋。

  事实充分证明,在两岸关系发展道路上,国共两党共同迈出这历史性的一步,是十分正确的,得民心、顺潮流、开新局。

  如今,两岸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契机和有利条件,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应当着眼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伟大复兴,坚持正确方向,继续引领潮流,坚定信心,为所当为,继续推动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协力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审时度势,当断则断。在两岸关系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追求和平统一前景,邀请连战、宋楚瑜率团来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1949年后,海峡两岸对峙长达数十载。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

  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翌年,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成为1949年以来两岸授权高层人士首次会谈。1998年10月,“汪辜会晤”在上海举行,拉开了两岸政治对话的序幕。

  正当人们期待两岸协商、对话进一步展开时,李登辉于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的分裂主张,致使两会商谈被迫中断。2000年5月,奉行“台独党纲”的民进党上台“执政”。迫于内外压力,陈水扁曾在就职时信誓旦旦地作出所谓“四不一没有”的承诺。

  然而,陈水扁上台不久就背弃承诺、自食其言,不断鼓噪“台湾正名”,否定“九二共识”,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千方百计地进行“台独”活动,大搞“去中国化”、“文化台独”,撕裂台湾社会,肆意煽动仇视大陆;甚至公然提出通过“制宪”走向“台独”的时间表,将两岸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

  陈水扁当局的“台独”活动不断升级,使台湾局势日趋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独”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成为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对“台独”分裂势力的猖獗行径提出严正警告,为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立法,表明全中国人民绝不允许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同时,团结岛内外一切反“台独”反分裂力量,促进台湾民众认清“台独”危害,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大局。

  2004年5月17日,即在陈水扁第二个任期开始前3天,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发表声明指出:现在,有两条道路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一条是悬崖勒马,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一条是一意孤行,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最终玩火自焚。何去何从,台湾当权者必须作出选择。

  声明强调,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是,如果台湾当权者铤而走险,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在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立法后,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明了全国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坚定意志。

  陈水扁的所作所为,与岛内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背道而驰,遭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反对和抵制。2004年12月,台湾举行“立委”选举,坚持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泛蓝阵营获得过半席次。“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受到了打击。

  2005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江泽民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发表10周年纪念会上表示,我们愿意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寻求协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欢迎他们来大陆开展交流和对话;只要民进党放弃“台独党纲”,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我们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与之接触交往。

  与此同时,大陆方面决定促成春节台商包机,派出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秘书长李亚飞作为汪道涵会长的私人代表到台湾吊唁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

  大陆方面这一系列积极主动、灵活的做法,显示了努力争取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诚意。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参加十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民革、台联、台盟小组联组讨论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四个决不”在两岸和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台湾各界有识之士都在严肃思考如何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这一重大问题。

  向来坦荡表明“我是地地道道的台湾人,也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多次明确表示反对“台独”,希望改善两岸关系。2004年3月16日,他在台湾报端撰文指出,“台独”主张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绝对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我们必须说出实话,让两岸重回上世纪90年代的交流协商。”他说:“和解一点都不难,只要诚实面对自己和面对大局。”

  “如果我们一直为现在与过去纠缠不清,很可能就会失去未来。”这是连战喜欢的一句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名言。

  在制止“台独”分裂、维护台海和平,在台湾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连战和国民党中央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决心,作出了“正确的历史性抉择”。

  3月28日,江丙坤副主席率国民党大陆参访团抵达广州,这是国民党56年来首度以党的名义派团到大陆参访,名为“缅怀之旅、经贸之旅”。

  3月31日,贾庆林在北京会见江丙坤一行时表示,国民党主席连战已表达来大陆访问的意愿,我们欢迎并邀请连战主席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访问大陆。

  4月18日,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一行抵达北京,就连战访问大陆作前期准备。

  同日,中共中央台办负责人受权宣布,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欢迎并邀请宋楚瑜率亲民党代表团来大陆参观、访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岸关系的陈年坚冰,开始迸发出裂解的巨大声响。

  相见恨晚,共创未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005年4月26日下午,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乘坐的包机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在踏上南京的土地时,他说:“这是历史性的第一步……实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4月29日下午3时整,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永载两岸关系史册的一页打开了!

  胡锦涛微笑着伸出右手,连战微笑着伸出右手,两只手穿过台湾海峡、穿过几十年的历史风雨,紧紧握在一起。

  “他们握了很久,除了镁光灯闪烁,人人屏住气息,没有任何声音。”连战夫人连方瑀女士后来撰文回忆说:“我不禁眼眶湿润。"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等到这一刻,等了60年,多么不易啊!”

  两党领导人随后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郑重宣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在两岸关系、两党关系上,两党达成共识,将共同促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协商;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惟为了结束过去,更旨在开创未来。“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这就是两党共同确立的努力方向和远大目标。

  在连战结束大陆之行后,紧接着,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月5日率团前来大陆展开“搭桥之旅”。5月12日下午,胡锦涛和宋楚瑜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

  连战回到台湾不久,“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被国民党列入政纲。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亲民党积极落实两党领导人会谈达成的各项共识,以空前活跃的政党交流带动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关系“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也让台湾同胞不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05年5月3日上午,大陆方面宣布,大陆同胞将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大熊猫;大陆有关方面将于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扩大开放台湾水果准入并对其中十余种实行零关税。

  2005年7月,大陆方面宣布进一步便利台胞往来措施,简化台湾居民入出境和居留手续。

  2005年8月1日起,台湾水果准入品种从12种扩大到18种,并对其中15种水果实行进口零关税措施。

  2005年9月1日起,对在大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台湾学生执行与大陆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并设立台湾学生奖(助)学金。

  ……

  两岸政党之间的沟通平台建立起来,交流对话渐次展开。

  2005年9月,中国共产党和亲民党在上海共同举办第一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

  2006年4月,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在北京举办首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同年10月,又在海南博鳌共同举办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2007年4月,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

  这些论坛围绕两岸民众关心的直接“三通”、经济合作、教育交流、旅游等议题进行讨论,为两岸各界人士沟通意见、汇聚共识、推动解决涉及两岸同胞利益特别是台湾同胞福祉的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平台。

  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每次论坛上,大陆方面都会主动发布扩大两岸交流、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给台湾农民、学生和工商界人士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实惠。大陆的善意和诚意感动着台湾民众。许多人开始客观、理性地了解大陆、观察大陆,对大陆的隔阂、误解乃至敌意逐渐“融化”。

  连战首访大陆回台后,各种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其大陆之行给予充分肯定,连战的个人声望和国民党支持率大幅提升。国民党的民意支持率达到43%,民进党只有26%。

  在两种前途的较量中,在台湾民意引导权的争夺中,陈水扁、民进党和“台独”势力渐落下风,台湾政局的巨变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潮澎湃,浩浩荡荡。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共两党、两岸双方抓住机遇,携手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两岸交流合作的动能迅速释放出来。

  “人民希望两岸团结,这是大势所趋。”

  2005年5月宋楚瑜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感言犹在耳边。

  2008年3月22日,陈水扁和“台独”分裂势力企图通过“入联公投”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遭到严重挫败。认同“九二共识”、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当年4月12日,胡锦涛在博鳌会见萧万长率领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时强调,当前两岸关系正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两岸同胞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愿望进一步增强。两岸关系的前途应该掌握在两岸同胞自己手中。胡锦涛并请萧万长代为转达对马英九、吴伯雄、连战等人的问候。

  5月28日,胡锦涛同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新形势下两党领导人首次会谈。他指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局面,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继续依循并切实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扎扎实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际进展,增强广大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

  吴伯雄表示,两岸关系拨云见日、雨过天晴、建立互信、创新合作的时刻已经来临。

  胡锦涛强调,我们应该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快恢复海协会和海基会的交往协商。两会恢复协商后,首先要解决当前两岸同胞最为关心的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问题。只要双方共同努力,这两件事完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办成、办好。

  “尽快”是多快,“最短”有多短?

  吴伯雄事后回忆道:“同胡总书记会面后,只隔十几个小时,海基会便接到了海协会的协商邀请。”

  仅过半个月,海协会会长和海基会董事长就在北京举行了会谈,标志着中断9年的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式恢复。翌日,双方签署了会谈纪要、协议,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定于7月4日启动。

  此后,两会又接连在台北、南京、台中举行了3次会谈。四度商谈,成果丰硕,相继签署了攸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两岸海运、空运、邮政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等12项协议,并就大陆资本赴台投资事宜达成共识。

  两会恢复协商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亲民党合办的论坛继续举行,而且两岸各界参与面越来越大,在加强沟通、凝聚共识方面发挥着先导作用。

  2008年12月,在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两岸的背景下,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办,“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构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机制”3项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闭幕式上,大陆方面推出10项政策措施,为加强两岸合作、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届满一年,亟须“更上一层楼”的时候,2009年5月26日,胡锦涛与吴伯雄再度举行会谈。会谈取得重要成果,两党领导人一致认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增强和深化两岸政治互信,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2009年7月,在长沙举办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度以文化教育交流为主题。论坛汇集530多位两岸文化、教育、新闻、经贸界的代表和专家学者的热情和智慧,为推动协商签署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

  农民和渔民的关切,同样得到积极回应。2009年11月,由中国共产党和亲民党有关方面指导、两岸10个民间团体联合举办的两岸农渔水利合作交流会,分两阶段在上海和浙江举行。两岸农业、渔业、水利等领域的代表性人士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商农渔水利合作、防灾减灾等民生大计。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近10年来被压制的两岸交流合作动能迅速释放出来……

  2008年7月4日,来自北京、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的两岸周末包机在台湾次第降落,赴台游首发团的680名大陆游客激动拥抱他们魂牵梦萦的宝岛。2009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累计达60.61万人次,实现了全年60万人次的预期目标。这一年,大陆游客为台湾带去约11.6亿美元的直接收益。

  2008年12月15日,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同步实施,银燕展翅、百舸争流、鸿雁传书……两岸同胞翘首以待30年的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两岸“一日生活圈”悄然成型。

  截至2009年底,两岸贸易额累计超过9600亿美元,大陆自1991年以来一直是台湾最大顺差来源地。2010年一季度,两岸贸易额达314.4亿美元,同比上升72.7%,保持着蓬勃发展势头。

  当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席卷全球,大陆及时出台为台湾经济纾困的政策措施,两岸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3G上马”“4万亿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大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给台商带来了机遇。

  2009年,大陆对台专项采购约140亿美元,并采取措施支持台企参与大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分享扩大内需所带来的商机,对于台湾提振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两岸文化交流更加活跃,涉及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曲艺、文物、民俗等诸多领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指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两岸虽然分隔几十年,但中华文化的血脉绵延不绝、从未断裂,而今广泛频繁的文化交流又在两岸同胞间架起一座座“心桥”。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台北听障奥运会……在大型赛事、展会中,两岸同胞共襄盛举、同享荣光。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台湾“莫拉克”风灾、大陆西南地区旱灾、青海玉树强烈地震……每逢天灾,两岸同胞总是患难与共,心手相连。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越来越多的台胞到大陆工作、求学、创业,安居乐业,与大陆同胞朝夕相处。大陆同胞到台湾求学也逐渐增多。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为促进两岸民间大交流,2009年5月,首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办,近9000名来自台湾基层、中南部的普通百姓同大陆民众相聚交流。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表示:面对面的沟通,误解可以消弭;心与心的交流,偏见可以遁形。两岸各界尤其是基层民众要进一步扩大交流。他在海峡论坛上强调,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不仅要有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支持,还应当大力推进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卫生、宗教以及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各领域各界别的交流合作。

  “两岸要心灵相通,只要心灵相通,一通百通。”这是宋楚瑜首访大陆时在西安所说的。2009年11月,他在台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再度提出,两岸在实现“三通”之后,还要实现“第四通”——心灵通。

  黄河九曲,终流向海。道路已经打开,方向已经明确。两岸双方应该面向未来,再创新局,为两岸人民谋幸福,为中华儿女写辉煌,共同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为此,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提出了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江泽民同志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以远大的目光、丰富的智慧、坚毅的勇气、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对台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说:“在台海形势转危为安后,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是大势所趋。所以,总书记2006年4月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正式提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的重要主张。”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鲜明提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论断,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政策,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两岸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

  贾庆林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立足于对台工作长期的丰富实践,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映了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从根本上说,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在经历了两岸长期隔绝和多年的两岸关系跌宕起伏之后,两岸同胞第一次有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表示,“这样一种从全民族根本利益出发看待和处理两岸关系的全新思维,超越了历史恩怨、党派利益和双方的固有矛盾,展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未来的豁达境界。”

  如何开辟两岸关系崭新格局?王毅表示,胡锦涛总书记的“12·31”重要讲话,是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根本指针。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6点意见,既表明了我们的原则立场,又呼应了台湾同胞的合理诉求,既显示了我们的决心和信心,也体现了我们的诚意和善意。在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发展,需要两岸双方妥善谋划,本着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稳步推进,巩固和深化互信,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关键所在。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来之不易,值得我们珍惜,更需要两岸双方努力加以推进。

  放眼前路,胡锦涛的话语催人奋进——

  “尽管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困难和阻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懈努力,紧紧依靠两岸同胞,就一定能够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