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一名女子从印有英国三大主要政党领袖头像的广告前经过(上为现任首相、工党领袖布朗,左为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下为自由民主党领袖克莱格)。最近的一系列民调显示,三大政党民意支持率的差距为4%至9%,选情呈胶着态势。一些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英国在大选后很可能出现“无多数议会”,即没有一个政党成为议会多数党的状况。新华社记者曾毅摄
新华网伦敦5月5日电 综述:英国大选呈“三分天下”态势
记者康逸 王振华
英国大选将于本月6日正式拉开帷幕。自宣布大选日期到正式选举开始的五周时间内,工党领导人、现任首相布朗、保守党领导人卡梅伦和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克莱格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奋力一搏。最近的民调显示,三党支持率相差不大,选情呈“三分天下”的胶着态势。布朗、卡梅伦和克莱格谁将最终获胜入主唐宁街,颇受世人关注。
布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布朗1951年2月20日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父亲是牧师。他分别获得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先后任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技术学院讲师及记者和电视台编辑等职。
布朗从政经验丰富。1968年,年仅17岁的布朗加入工党。1972年,他担任苏格兰工党执行委员会委员。1983年,32岁的布朗当选国会议员,任工党苏格兰主席,成为工党内的青年才俊。他1985年后任工党影子内阁财政首席秘书、贸易和工业事务发言人、财政大臣等职,和前任首相布莱尔并称“工党双雄”。布朗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曾担任财政大臣,2007年6月出任工党领袖,接替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
工党执政13年来,布朗当了10年财政大臣、近3年首相,对英国创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失业率和通胀率都处于40年来最低水平的纪录功不可没。但近年来,英国也遭遇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一落千丈,尽管这不完全是布朗的错,但他也难脱政府监管不力的责任。从目前情况看,经济复苏缓慢、债台高筑、去年曝光的议员“骗补门”丑闻,以及伊拉克战争后遗症和久拖未决的阿富汗问题都将影响布朗领导工党获得连任。
5月3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车流从保守党领袖卡梅伦的竞选广告下经过。最近的一系列民调显示,三大政党民意支持率的差距为4%至9%,选情呈胶着态势。一些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英国在大选后很可能出现“无多数议会”,即没有一个政党成为议会多数党的状况。新华社记者曾毅摄
卡梅伦:都是资历惹的祸 卡梅伦1966年10月9日出生豪门,受教于伊顿公学、牛津大学。卡梅伦的政治生涯并不长,他2001年首次当选议会下院议员,2003年就进入保守党影子内阁,2005年12月6日,39岁的卡梅伦高票当选为保守党的领袖。在发表任职演说时,他表示将改革保守党,为这个国家带来一种现代的、有激情的、适应时代和国家的方针。
卡梅伦在竞选活动中始终表现得年轻有活力,打出“为变革而投票”的口号,抓住选民“求变”的心理,希望可以由他领导保守党取代工党政府,打造新英国。
年轻是卡梅伦的优势同时也是其劣势。选民对卡梅伦不放心的地方可能正是其从政经验略显不足。有调查显示,“求变”还是“求稳”的两难抉择也困扰着许多英国选民,令他们一直摇摆不定。有些选民表示,英国的确需要变革,但由哪个党派来承担这一责任还需仔细思量。
此外,纵览保守党130页的竞选纲领,不难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工党的政策具有趋同性。两党都主张削减赤字、改善民生,都说要反腐倡廉,都批评对手的政策会把经济复苏的希望扼杀在摇篮里,只是在具体实施手段、方式上有所不同。
克莱格:蹿红“黑马” 4月15日举行的英国历史上第一场党派领导人电视辩论的最大受益者非自民党领袖克莱格莫属。在第一场电视辩论前,恐怕有三分之一的选民对克莱格的名字感到陌生。但随后,克莱格一跃从大选“陪衬”变成了受人瞩目的“万人迷”,成为媒体镁光灯竞相追逐的对象,一时间“克莱格效应”横扫英国政坛,使英国大选从“两强相争”变为“三分天下”。
现年43岁的克莱格出生于英国南部的白金汉郡,毕业于剑桥。克莱格有过5年为欧盟委员会工作的经验。这段经历也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1999年,克莱格作为自民党欧洲议会议员的候选人成功当选。不久,他的政治才能被当时的自民党领袖发掘,从欧洲议会回到英国议会。自2005年踏进英国议会下院时起,就有人预言他会是领袖型人物。这一预言在2007年12月变成了现实,他当选为自民党领导人。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克莱格目前的民意支持率只是一种“虚高”。在上届议会中,自民党只拥有60多个席位,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该党最终获得的席位也与入主唐宁街的目标相去甚远。但就民调支持率显示,在工党和保守党都无法在大选中获得议会下院半数以上席位的情况下,自民党就可能成为左右天秤倾斜的最重要砝码。再加上克莱格眼下旺盛的人气,他要增加与两党讨价还价的价码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