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职校生不甘当“蓝领” 两年流失八成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5月06日06:10
  “我们的企业对技工的需求量很大,每年都能吸收数十名职校毕业生。可两年后,能留下来的不超过两成。”沈阳某公司负责人道出了沈阳用人市场普遍存在的这个怪现象。

  职校学生为何在企业干不长?5月5日,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现象:不愿当“蓝领”

  近几年,沈城职校学生初次就业率都不低于98%,而且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绝大多数学生还没毕业,就被急于用人的单位安排上岗了。可是,令企业头疼的是,职校生的“跳槽率”也非常高,近八成的人在两三年内以不同原因选择离岗,只有10%-20%的人能够最终留在企业成为骨干力量。

  据沈阳鸿洲机械有限公司人才主管孙大龙介绍,他们也一直受“技工荒”的困扰,前不久好不容易招来30人,才几天就剩下23人,而且还有不少人也萌生去意。沈阳一家公司负责人说,他们与一家职校合作定向培养了第一批120名学员,最终留下的不超过30人,这个比例与其他企业相比,已经算较高了。

  点评:缺乏职业素养

  其实,“蓝领工人”的待遇并不低。企业不仅提供应有的福利待遇,而且有的岗位收入也比较可观。例如,汽车服务业贴膜工人的月工资在五千至八千元之间;不少企业的一线工人只要技术过硬,月收入也可以达到三四千元。

  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表示,职校学生要想掌握获得高薪的本领,成为企业需要的骨干力量,至少要经过三年的苦练。而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职校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职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绝大多数人只想干轻松的活,快挣钱、挣大钱,工资不能低于两千元。

  调查:流失人员去向

  据调查,离岗的职校生主要有三个去向:一是一些素质较高的人改攀高枝,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发展;二是一些人选择暂不工作,去参军或者进修;三是绝大多数人选择创业、继续跳槽、待业等,不愿当“蓝领工人”。

  沈阳某五星级酒店负责人惋惜地说,沈阳无论装备制造业还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大批成熟的“蓝领工人”,职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成为城市发展急需的骨干力量,对个人乃至社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是一种浪费。

  辽宁省人才研究所所长姬养洲提出:“我们不能只重视对学生就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德先才后,这是现代企业对新一代技术工人的要求。”本报记者 肖江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