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祖父刘贯一(散文)
![](https://photocdn.sohu.com/20061228/Img247322031.gif)
来源:
解放军报
2010年05月06日06:57
今年清明节,当武警战士托护着素美而圣洁的花篮、踏着庄严而凝重的正步、缓缓地向那神圣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走去的时刻,河北省黄骅市革命烈士陵园的上空忽然落下几滴清雨,沉郁的天色,肃静的广场,挺立的松柏,默然伫立的人群,不由得使人心情沉重起来。在清明时节,也许只有这样的情和景,才能表达对先烈的祭奠和哀思。细细的雨轻轻地洗刷着祖父刘贯一烈士墓碑上的尘埃,娓娓地述说着一段英勇悲壮的故事,那刻着祖父名字和生平事迹的方正大字,穿越历史,有力地透显着一股正义和豪气。
祖父牺牲已经有64个春秋了,但是过上幸福生活的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这座日新月异的英雄城市永远铭记着他。2010年4月5日上午,中共黄骅市委隆重举行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暨《铁骨英魂——刘贯一烈士生平事迹》发放仪式。沧州市委和黄骅市委、市政府,军队有关领导、社会各界代表共500多人参加。经黄骅市委党史部门辛勤征集、整理和编著,再现祖父生平事迹的《铁骨英魂》一书,作为《黄骅英烈系列丛书》首卷,在这次活动中首发,成为黄骅市又一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作为烈士的后代,我被家乡人民所做的一切深深感动着,也被这座以英雄名字命名、以英雄文化为血脉、以先烈精神为发展动力的美丽城市深深感染着。
祖父走得太匆忙了,只留下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名字,几行简短而厚重的事迹。我知道祖父是一个英雄,他牺牲的情节非常壮烈。可是当我一遍又一遍地追问祖父是什么模样时,父亲总是陷入长时间的沉默。祖父牺牲的时候,父亲还在襁褓之中,祖父没有给他留下任何记忆,这也是戎马一生的父亲心中最大的遗憾。当得知《铁骨英魂》一书编辑组成员几经周折,找到一张1937年6月祖父所在的盐山县立初级中学毕业班师生合影时,父亲是何等的欣喜,终于可以目睹亲人的面容了!遗憾的是,时间过去得太久远了,当年的知情人大多已作古,在世的也都已寿登耄耋,他们很难能从照片中清晰辨认出谁是祖父了。工作人员根据知情人残存的记忆,运用电脑成像技术一点一滴地还原祖父的面容,可是大家怎么看都觉得陌生,都觉得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模样。我猛然间感悟到,其实祖父到底长得什么模样并不重要了,他早已经作为一名英雄、一座丰碑定格在了我们心中。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不断给我讲述祖父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开始树立起祖父的高大形象。60多年过去了,党和国家虽然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但总是不断地走向新的胜利。而我则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祖父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他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更加丰富、更加完整、更加高大,成为始终鼓舞我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今年清明节,我到河北省黄骅市革命烈士陵园祭奠祖父,看到陵园里为祖父扫墓的群众络绎不绝,让我深受感动,也引起我的深思。祖父已经牺牲60余年了,但人民群众为何依然那样思念他?他的战友已到迟暮之年,对他的怀念为何有增无减?我觉得这要从党的光辉历史、要从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共产党员中去寻找原因。
祖父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他人格魅力的主要因素。在那个动荡不安、艰苦严峻的战争年代,我的祖父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毅然放弃平静的生活,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充满血与火的抗日救国的道路。为了信仰,祖父引用《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一语而改名“贯一”。在以后的革命道路上,“一以贯之”就是他行为的准则。当身边的同学、战友、亲人被敌人杀害时,他没有被吓倒,更没有丝毫动摇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冀鲁边区斗争形势恶化,完全成为游击区,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时,他却更加繁忙地活跃在基层斗争一线,以教员身份作掩护,以学校为阵地,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唤起民众奋起抗日,为当时的大批青年人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启蒙作用。
对党的无限忠诚是祖父成为共产党员后的高贵品质。祖父入党后,经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十分恶劣的政治、经济、军事条件下,他执行党的指示非常坚决,无论是带领群众挖掘交通沟、保护青纱帐、掩护回民支队战士、反“资敌”保军需、攻心瓦解日伪军,还是在支援韩村战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与“还乡团”的殊死斗争中,祖父总是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千方百计地出色完成党所交给的任务,用他毕生的实践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
祖父对人民无限热爱。祖父有文化、能力强,他本可选择相对宁静、安逸的生活,照顾好自己的家庭。但在个人、家庭与人民利益的天平上,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祖父来自于人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他毕生践行的宗旨,他为保卫劳苦大众的胜利果实,历尽艰辛,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整天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中生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还乡团”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在遭遇敌人伏击身负重伤的危急时刻,祖父猛然推开要背他撤离的通信员,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祖父用坚定的誓言回敬敌人以官位的拉拢:“我的文化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不是为法西斯办事的。”面对敌人的残酷刑罚,祖父宁死不屈,直至献出年仅28岁的生命。祖父牺牲后,群众冒着生命的危险,抢运他的遗体、照顾他的遗孤,立墓碑来表达对他的热爱,这些都说明:他为人民而牺牲,群众永远记住他。
正是在党的教育下,在革命实践的锤炼中,祖父形成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使人们在他牺牲多年之后还如此强烈地追忆他、怀念他!他是千百万革命烈士中的一员,对于这样一个英雄的群体,人民和历史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新生千百万,浩荡慰忠魂”。作为直接受益于刘贯一等革命先烈事迹感召的晚辈,一定要将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伟业薪火相传。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柱;一支军队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离不开崇高的价值追求。在社会大变革、文化大交融、多元价值观大碰撞的今天,信仰问题已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迫切解决的课题。胡主席倡导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是革命军人不可更改的价值选择和信仰追求,更是确保军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的强大精神支撑。入伍20多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与先烈相比,虽然我们不像战争年代那样,时刻面临生死抉择,但考验和挑战无处不在。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信仰是需要用勇气来支撑、用正气来捍卫的;在困难面前,信仰是需要用意志来坚持、用责任来担当的。用《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的话来说,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地活着。
当我转身走出烈士陵园时,天空已不是来时的那般阴郁了,飘落的雨滴也不知何时停住了,我分明感受到刚经历过一场洗礼般的昂扬和释然。敬爱的祖父,虽然我们未曾见面,但您的身影在脑海里愈发明晰:雄碑耸立,是您高大的身躯;巍巍青山,是您长存的浩气;流水脉脉,是您无限的深情……
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是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他们当初的理想,如今相当一部分已经实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改革开放,为我们开辟了新的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时代。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我们继往开来,科学发展,我们的党更加坚强,人民更加富裕,国家更加强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革命先辈的理想必将全面实现,我想这一切足以告慰九泉之下的英灵。作为烈士的后代,我们要带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在本职工作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这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纪念。
安息吧!我的祖父。
(作者单位:空军95020部队)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