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 媒体深度报道 > 读者报-影响力周刊 > 最新报道

以讹传讹 酸雨未来风满楼

2010年05月06日10:44

  来源:读者报·影响力周刊

  影响力周刊记者连线中国气象局专家,他称酸雨话题目前争议比较广泛,气象局监测中心正和国外气象卫星监测中心联系,密切关注酸雨现象。冰岛的火山灰引发的酸雨谣言实属无稽之谈

  以讹传讹 酸雨未来风满楼

  □ 本报实习记者 王琴

  “欧洲火山喷发引发750年一遇酸雨,从今天起到28日,请大家不要淋雨,否则很可能得皮肤癌。”这是前不久在全国广为转发的一则短信,网上此类消息更是铺天盖地,引发不少市民忧虑。专家们对此也极力求证,气象局更是站出来辟谣。酸雨致癌的消息虽然只是传言,但许多人依然谈“酸”色变。

  危害跨国界

  腾讯网近日公布了成都市环保局发布的《2009年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该公报显示成都2009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越来越高,但他们就采雨样本进行分析,酸雨污染较之2008年加重,酸雨基本下在了城东。记者就该公报采访了成都武侯区的环保部门,其给出的回答是,就成都地区而言酸雨浓度已加重,变得更“酸”了。

  除了成都,据媒体报道,安徽、广东、沈阳、厦门等省市的酸雨浓度也明显加重。在范围上,我国的酸雨危害地区较之以前增大。环保部门测算,2006年,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在5%以上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32.6%,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区域占国土面积的15.4%。研究表明,在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十六个城市中,有十四个属于酸雨控制区,江苏南部、上海和整个浙江更是酸雨的重污染区。而《2009年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8年上海市降水酸雨频率为79.2%,较2007年上升3.6个百分点;近五年的监测数据表明,该市酸雨污染呈逐年上升趋势。

  甚至,由于大气的运动,酸雨的危害更是跨地区、跨国界的,其污染是世界性的。各国在接受本国酸性降落物的同时,也接受着邻国的酸性物质。

  海洋雾沫、动物死尸、雷电、天然火灾是产生氮氧化物的天然排放源,但是重工业是最主要的排放源。特别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酸雨现象,目前酸雨的酸度不断增强,范围日益扩大。以前酸雨仅限于大城市和工业集中地,近年来已扩展到中小城市和农村。怪不得有人说,找一方净土比登天还难!

  “慢性杀手”

  重庆可称得上重酸雨区,1982年6月18日重庆因一场酸雨,市郊的1300公顷水稻叶片突然枯黄,好像火烤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虽然现在已绿树成荫,但回忆起来仍然让人心有余悸。

  不仅如此,酸雨还导致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当PH值降至5.0以下,鱼卵多不能正常孵化,即使孵化,骨骼也常是畸形的,加之河底淤泥中的有毒金属遇酸溶解,更加速了水生生物的死亡。

  酸雨对文物古迹、建筑物、工业设备和通讯电缆等的腐蚀也令人心痛。它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许多刚落成或装饰一新的建筑在几场酸雨之后变得暗淡无光,如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雅典古城的大理石建筑和雕塑已千疮百孔,层层剥落。

  罪大恶极的是它还危及人体健康,堪称“慢性杀手”,含酸性物质的空气能使人的呼吸道疾病加重。对于酸雨是否危害人体健康,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赵政龙告诉媒体,酸雨含强氧化剂,会加速皮肤老化。

  对于一些体质弱的人来说,特别要提防酸雾,因为它可以吸入体内,对呼吸道黏膜会造成损害,引起呼吸道疾病。

  另外,人们如果饮用酸化的地面水和由土壤渗入金属含量较高的地下水,食用酸化湖泊和河流的鱼类等,一些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进入人体,最终造成了对人体的危害。

  酸雨弊大于利

  西南大旱,青海玉树遭受地震,一场750年一遇的强酸雨又“来临”,我们该怎么办?是抗旱还是抗震救灾?或者是呆在家里躲酸雨?对于酸雨这个人们目前比较关注的话题,理应进行科学对待。

  影响力周刊记者连线中国气象局专家,他称酸雨话题目前争议比较广泛,气象局监测中心正和国外气象卫星监测中心联系,密切关注酸雨现象。冰岛的火山灰引发的酸雨谣言实属无稽之谈,冰岛火山灰经过万米高空传输,到达亚洲后的浓度会很小,不会对我国产生太大的影响。

  其实,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带有弱酸的酸雨也有一定益处。酸雨中的硫和氮是营养元素,弱酸性降水可溶解地面中矿物质,供植物吸收;还可以加快湖泊新陈代谢能力,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使水污染减少。

  虽然酸雨有一点好处,但终归弊大于利,各国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防治。如关闭一些化工污染严重的工厂,减少废气的排放;栽种柳杉和银杏,它们能够吸收二氧化硫,减少酸雨危害。由于酸雨危害是跨国界的,世界各国也联合起来签订相应的公约,更好地防治它。例如在酸雨的防治上,瑞典作为一个酸雨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在通过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直接管制手段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之后 ,还采用了税收这一经济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我国在对酸雨进行防治上也毫不逊色。1995年,拟定了双控区,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排放地区,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2000年,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了第二次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直接针对酸雨提出一整套实施方案。依法划定“禁煤区”,强制改用清洁能源;限期关停小火电机组,提高经济及环境效益;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煤矿等,把改善酸雨环境纳入了法律规范。

  专家建言,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的单位应采取清洁生产措施,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净化,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酸性物质对大气的影响。对于百姓而言,应该尽量多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采用集中供暖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等。■

  相关链接>> 酸雨的概念

  酸雨(acidrain)是指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