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作家谋生多不易 葡萄牙自杀率高美国爱幻想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5月07日15:33
对斯蒂芬·金来说,出书等于印钞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也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作为书籍的创作者,作家与读书日联系最紧密,因而也备受读者尊敬。

  然而,无论文学多么高雅,也是要付报酬的,作家要谋生,不能只靠爱心和凉水生活。放眼世界,在作家光鲜的称号背后,其生活境遇和谋生手段千差万别:有人靠畅销书迈入富豪行列,有人拿工资安心创作,有人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还有人由于社会变革而窘迫度日。

  欧洲作家始终在考虑钱

  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吴岳添说,早在19世纪,司汤达就说过这样的话:要想不依赖任何人,作家就应该努力获得他必需的一切。欧洲的当代作家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始终在考虑金钱问题。

  在法国,稿酬通常是版税制,标准税率为印数为1万至1.5万册,作家获得税后书价10%,印数提高5000版税增加2%。如果出版袖珍本或译为外文,作家还能提取4%-5%的利润。为获得好书稿,出版社常常预付。好的书稿能够得到一大笔预付稿酬。2001年岁末,华裔女孩山飒的《围棋少女》获得当年龚古尔“中学生奖”,令她在法国成了出版界的红人。出版该书的格拉赛赛出版社就给她预付了228674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8.9元),作为下一部小说《女皇》的定金。

  《世界文学》副主编高兴告诉记者,西方的出版业非常成熟规范,盗版很少,作家一般有经纪人严格监督出版情况,保障作家的合法收入。“昆德拉等著名作家光靠版税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偶尔到大学讲课或写专栏,是为了不脱离生活现场,为了始终保持年轻有活力的状态。”

  不过,依靠版税生活仅仅是著名作家和畅销书作家的待遇。对于一般作家而言,谋生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例如到大学里教书,为电台写广播稿,或是写写不入流的侦探小说。

  吴岳添对记者说,欧洲小国作家谋生艰难。瑞士作家尽管受尊敬,但由于本国人口太少因而不可能靠卖书赚钱,因此大都兼职做翻译、教师之类。葡萄牙作家自杀率最高,因为他们的作品少有人买去阅读乃至穷困潦倒。比利时作家的口号是不能呆在国内,要发展必须去法国。

  美国作家想办法“卖”作品

  在美国,一部小说有没有发表,被直接表达为是否“卖掉了”。从事教育行业的美籍华人玛丽刘对记者说,作家写了东西,首先就是找经纪人把它“卖掉”。卖给出版社不如卖给电影公司,作品如果能拍成影视剧,收入立刻翻几番。以至于很多作家的梦想就是成为好莱坞编剧。

  美国出版界,大部分收入为畅销作家所得,他们与普通作家的收入差距可以大到几百倍。美国作协主席斯科特·特罗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曾承认“当畅销书作家是一份极其有利可图的职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斯蒂芬·金。他的恐怖小说写得快又卖得好,出书等于印钞票。当年他售出第一部小说时,穷得连电话费也出不起。17年后,他苦尽甘来,身价百倍,成为世界出版史上收入最高的作家。

  [1][2]

  更多新闻 聆听中央台 中国广播网独家现场 "> 填写好友的邮件地址:(如同时推送多个邮件地址,请用“;”号隔开)
华裔法国女作家山飒

  罗马尼亚作家一落千丈

  欧美作家中,罗马尼亚作家在东欧巨变前后,境况有强烈的反差。

  曾长期在罗马尼亚工作的高兴向记者介绍,社会主义时期的罗马尼亚有尊敬和崇尚文学艺术的风气。那个时候,用出一本小说获得的高额稿酬可以买一幢房子。罗马尼亚政府还在海边修建别墅群作为“作家之家”,安排作家们疗养。一些知名的作家、诗人一直“很牛气地保持着社会中心人物地位”。

  1990年东欧巨变后,国家不再以任何形式给作家提供经费,作家地位直线下降,很多作家甚至无法自己养活自己。由于大家忙于生计不再关注文学,罗马尼亚再没有出现真正有分量的文学作品。一位作家曾对高兴说:“以前一篇长篇小说的稿费可以买辆车,现在连一个车轮都买不到,甚至还要倒贴。”于是作家到学校当老师,而且大多数只能做中学教员,或是从事些与文学不搭边的工作。倒是有诗人因为办准色情杂志成了富翁。

  纯文学作家钱少地位高

  日本作家中作品销量最好的是村上春树,每年有高额版税入袋。“不过,很多人并不追求高版税。”刚从日本回国的日本文学翻译家陈喜儒说,“写得多,版税全上了所得税,划不来。很多作家一年写点够吃就行了”。

  陈喜儒介绍,日本的专业作家贫富悬殊,相比于畅销书作家,纯文学作家相对清苦些。但他们在文坛地位高,名气大,因此也有自己的生财之道。一是凭借高知名度为报刊写文章;二是举行讲座,维持中产生活不成问题。举办讲座是作家“创收”的重要手段,名家一场讲演能收入百万日元。而且定期举办讲座也是宣传自己的好手段,能形成相当规模的读者群。

  对比阅读:中国作家被全世界羡慕

  与外国作家相比,中国作家据说十分幸福。很多外国作家都羡慕中国的专业作家有工资可拿。高兴透露,中国一些富裕省份的作家工资很高,例如苏童、毕飞宇等江苏作家,每年从当地作协拿十几万人民币的工资,可以专心写作。不过,圈养作家的“作协”模式现在常被人诟病。因为这个模式会造成一些作家脱离实际,以至于要去“体验生活”。“童话大王”郑渊洁就曾炮轰作协:“中国是全世界唯一给作家评职称的国家。给作家评级,只有读者有此权力。”

  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作协给发工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作家写作的时间和质量,中国职业作家不必为柴米油盐发愁,也就不会挖空心思去迎合市场。前一阵,作家石康提出“作家应该先学会赚钱”,“知识分子用金钱来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是需要的”,结果引起了文学界的极大争议。有作家公开反对他的说法,认为“用钱去衡量文学是文学的悲哀”,还有人说“石康掉钱眼儿里了”。著名作家韩少功撰文表示:“文学自古不赚钱……除了极少数畅销书,文学自古就是微利甚至无利的事业。而那些畅销书的大部分,作为文字的快餐乃至泡沫,又与文学没有多大关系。”(李静)

  [1][2]

  更多新闻 聆听中央台 中国广播网独家现场 "> 填写好友的邮件地址:(如同时推送多个邮件地址,请用“;”号隔开)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