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天地九重》责编解析杨利伟自传 揭秘飞天历程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5月10日12:50
  中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12时18分报道,我国第一批两名女航天员已经确定,作为航天员会碰到那些意想不到的危险?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杨利伟耗时两年完成自传《天地九重》,大量细节被第一次披露:飞船升空时震动剧烈,杨利伟一度以为自己就要牺牲。一日三餐普普通通,晚餐注意多加窝头玉米。今日连线本书责任编辑,揭秘中国飞天的生死时速。

  主持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他的太空之行中,遭遇过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环绕地球飞行14圈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曾留下遗憾?在光荣返航的过程中,又是什么让他心情突然紧张?这些,都可以在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里找到答案。马上请进这本自传的责任编辑,《解放军出版社》科技编辑部刘莹,让她带我们先睹为快。

  主持人:在这本书里杨利伟第一次非常详细的讲述了自己进入太空的经历还有感想,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哪些细节给你的震撼最大?

  刘莹:这本书里面很多细节都让我非常震撼,如果说谈他在天上的话,可能是在他起飞的时候、飞行过程中和降落的时候都有几处细节。起飞的时候是他在火箭上升到3、40公里高度的时候,火箭和飞船发生了非常剧烈的抖动(地平震动),人对这个地平震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共振还是叠加在大约6个G的负荷上,所以这种叠加太可怕了,因为在地面上从来没有办法去模拟这种训练,所以这种意外是事先没有考虑到的,因为第一次上天,有什么情况出现科技人员也是没底的。

  主持人:在共振的时候,杨利伟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刘莹:他说这种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他说他五脏六腑都快要震碎了,难以承受,他的身体状况还非常好,但当时觉得自己不行了,坚持不住了,他说:我当时觉得我肯定要牺牲了。这种震动不是特别长的时间,26秒,但是这就是对人体极限的压力,可能对每个人来说,26秒都是度日如年的。他说从那种状态下解脱出来之后,一切的不适应感都没有了,他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他觉得这是一次重生。

  主持人:除了痛苦的26秒经历之外,杨利伟是不是也在自己的自传里披露了他的生活细节呢?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么?

  刘莹:这里面是有一些跟普通人不一样的,因为航天员是有五不准,航天员管理硬性规定,五不准是什么呢?普通人所有的自由基本上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难得的,第一不准在外就餐,节假日不准私自外出,不准与不明身份的人接触,不准曝露自己的身份,不准抽烟、喝酒等等,这些都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但是他们每天都是这样,这样的话他们的生活非常严格,比一般的军人严格多了。

  主持人: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感觉对比正常人来说缺乏自由度,他们觉得很枯燥吗?能忍受吗?

  刘莹:他说习惯了,他说如果你把纪律养成习惯,就不觉得枯燥。本身杨利伟以前是飞行员,对这种纪律严格的执行,他在书里说道:“时间长了我们就感觉不到这些规定的苛刻和严厉了,因为理解之后按照规定,行动已经成了习惯,纪律并不是限制,在他内化为你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后你会感到另外一种自由。”

  主持人:你在编辑这本书的时候也和杨利伟进行了接触,你眼中的杨利伟是什么样的呢?

  刘莹:眼中的杨利伟我觉得是一言难尽,我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他,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儒雅的人,是个文武双全的人,他的性格是既能动也能静,我形容他是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他是个非常古道热肠的人,非常愿意帮助别人,非常热情,非常善良。在他的领域里面他是一个一流的高科技人才,在他的生活当中他是多才多艺的人,他唱歌唱的非常好,还会吹黑管,他喜欢很多艺术门类。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