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克麦罗沃州梅日杜列琴斯克市发生矿难的煤矿,救援人员和工人在工作。图/新华社 |
救援队在矿难现场修复被损毁的通风装置。图/人民图片 |
俄罗斯矿井成了救援者的坟墓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一处煤矿5月8日晚发生两次爆炸,俄罗斯紧急情况部10日说,这座俄罗斯最大的拉斯帕德斯卡亚煤矿的爆炸事件已导致32人死亡,其中至少17人为救援人员。总统梅德韦杰夫10日要求争分夺秒继续进行搜救。据新华社电
17名救援者死于二次爆炸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10日说:“截至目前,32人死亡,仍有60人受困井下,命运未卜。我们正继续搜救。”
调查人员称,10日早些时候有17具尸体被运至地面,据信为遇难的救援人员。
拉斯帕德斯卡亚煤矿一处矿井8日晚至9日晨发生两次爆炸。第一次爆炸发生时,300多人正在井下工作,其中多数人安全升井。大约3小时后,又发生了第二次爆炸。当时井下共有83人,包括64名矿工和19名救援人员。此外,通风井遭毁坏,井下救援工作一度暂停。
绍伊古9日从首都莫斯科飞抵矿难现场,协调救援行动。他说,矿井通风系统和电力系统已修复,来自全国的大约30支救援队、超过550名救援人员正“全力以赴”。不过,鉴于井下甲烷气体浓度,因担心可能再次发生爆炸,救援人员限制向井下输送的氧气量,救援进展受到影响。
绍伊古说,救援面临的另一威胁是井内积水不断上涨。他强调,救援人员所剩时间不多,必须抓紧,“至多还有48小时”。
“矿难影响着每一个人”
一些先前获救的人员被抬上救护车,他们衣服上血迹斑斑,亲人们在边上哭喊着。远处,在第二次爆炸中坍塌的一处建筑物废墟上还冒着烟。俄公布的数字显示,65名受伤人员正在接受救治。
出事煤矿附近梅日杜列琴斯克镇居民说,爆炸发生后,全镇几乎每个人都受到影响。“在我们镇,所有人都以某种方式与采煤业有牵扯,或者他们自己在煤矿工作,或者他们与矿上的人有关系,”一名居民说,“矿难影响着每一个人。”
俄新社报道,梅日杜列琴斯克镇及周边几个村庄共有大约8万居民,其中绝大多数受雇于附近3家矿业集团:梅日杜列奇耶、南库兹巴斯和拉斯帕德斯卡亚。
拉斯帕德斯卡亚煤矿位于镇上的管理办公室外张贴着一份失踪人员名单,许多矿工的亲人聚集在那里。“居民们相互通电话,打听这场灾难的最新情况,核对伤者名单中是否有自己亲人或朋友的名字,”那名居民说,“对每一个人而言,这场灾难实在令人震惊。”
遇难者将得到现金、住房等补偿
爆炸原因尚不确定。调查人员先前认为,爆炸由甲烷引起。拉斯帕德斯卡亚煤矿官员戈里亚奇金10日坚称,爆炸发生时井下甲烷浓度正常。“所有仪器(数据)表明,爆炸发生时甲烷浓度在正常范围内,”他说,“眼下,(就爆炸原因)难下定论。”
调查人员还展开刑事调查,以查明事故是否存在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俄罗斯总理普京10日说,政府将向每名遇难者的家人提供100万卢布(约合3.3万美元)的补偿。严重受伤的人员可获得40万卢布补偿,伤势较轻者补偿20万卢布。
俄新社援引事发矿井所在地克麦罗沃州州长图列耶夫的话报道,向遇难者家人提供住房和其他社会福利的工作正在展开。
当地政府一名发言人说,救助工作将落实到人,“将给每个(遇难者)家庭安排明确人员,帮助解决社会问题”。
不重视设备和矿工条件,俄采煤业死亡率高
俄罗斯煤炭资源丰富,仅次于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五大采煤国。但俄也是采煤业高死亡率的国家。
苏联解体后,由于财政困难,俄罗斯对采煤业进行改革,陆续关闭一些煤矿,使得煤炭开采量不断下降。但也由于财政困难,国家联邦资金中用于改善设备和矿工劳动条件的拨款也逐年下降,其直接结果是,各煤矿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煤炭开采量,而不重视采矿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也不加强对采矿人员的技术培训,采矿中违章操作的情况较多,导致采矿业出现巨大安全隐患。而相关的安全检查机构却放松了对采矿企业的安全监督,导致煤矿频繁发生安全事故。
俄罗斯矿工协会统计表明,2002年矿难死亡85人,2003年116人,而2004年头7个月就有103名矿工死于矿难。
俄罗斯《采矿工业》杂志对近年来发生的所有煤矿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后得出结论认为,引起煤矿爆炸和煤矿着火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向矿井泵入空气不足,使得煤矿回采工作面、准备采矿工作面和采空区工作面的甲烷浓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