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文物包括大盘、碗、钵、杯、罐、瓶等,图为双龙罐,这类罐在东南亚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新华社发 |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打捞出来的文物。 新华社发 |
“南澳Ⅰ号”出水八大箱文物
隔舱板整齐码放着一摞摞瓷器,保存比较完好
■新快报记者 吴璇
古沉船“南澳Ⅰ号”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昨日水下考古队“深海寻宝”,从古沉船上打捞上八大箱文物。这些出水文物主要是陶瓷器,而青花瓷占了绝大部分,有些还保存完好,同时还发现了部分铁器和铜器。
昨日下午3时45分左右,汕头南澳岛上乌云密布,风浪颇急,五位考古队员潜入海底开始“寻宝旅程”。从考古队员们所拍摄的海底视频中可以看到,静静躺在深海的古船船仓中,有相互平行的三组木质沉船隔舱板,隔舱板之间间隔约为1米。隔舱板之间整齐地码放着一摞摞的瓷器,这些成摞的瓷器基本上都是侧立横放并交错码放,保存比较完好。
下午4时17分左右,这些沉睡了多年的瓷器终于出水,一共八大箱。主要是青花瓷大盘,也有少量碗、钵、杯及金属凝结物。工作人员随即对瓷器进行了清淤处理。经过现场文物专家的初步判断,船上瓷器出产于晚明时期,即万历晚期到崇祯一段,均是出产于民窑的瓷器,用于对外贸易,主要出产于景德镇和福建平和窑。
“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于上月上旬开始,但由于南澳天气、海况复杂多变,水下考古、文物打捞工作被迫中断。从本月1日开始,南澳天气状况有所好转,在最近的九天时间里,水下考古工作重点开始从外围和表面散落文物的采集,转向沉船区域内沉船船体及船载文物的发掘。
海外贸易发展后期不再是交换奢侈品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分析
新快报讯 “南澳Ⅰ号”上装载的,都是民窑中生产的用于民间的瓷器。专家分析,这批瓷器的出水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海外贸易发展到后期,已不是帝王贵族之间奢侈品的交易,而是渗透到民间的社会经济生活中。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分析说,从出水文物的档次和消费的群体来看,代表的是民间贸易。这说明,当时的贸易已经跨越了最早海内外贸易的“奢侈品之间交换”的方式。“我们讲陆地丝绸之路也好、海上丝绸之路也好,最早出现的时候对经济本身没有太大影响,只是满足一些上层统治者比如皇帝、贵族等的,主要是香料、珊瑚等奇珍异宝以及高档的瓷器、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在当时是否海上一个很主流的贸易渠道?李季表示,这是一个比较晚提出的概念。“上世纪60年代一个日本学者归纳以前的说法,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了。”李季说,海上丝绸之路不是一条线,是一个网状的。通过对“南澳Ⅰ号”等古代沉船研究,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当时的贸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也可以说明,明清之际,贸易在日常生活上有比较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