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试论反腐倡廉形势分析判断评价的依据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5月13日12:34
  坚定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科学的分析。用什么样的依据来分析判断评价反腐倡廉形势,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反腐倡廉形势分析判断评价的依据进行一些思考。

  一、分析判断评价反腐倡廉形势依据的含义及意义

  探讨反腐倡廉形势首先要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含义及分析判断评价依据的含义进行界定。反腐倡廉形势是对反腐倡廉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综合评判。主要包括反腐倡廉建设总体现状定性与定量的界定、反腐倡廉建设所产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的认定和反腐倡廉建设发展趋势的预测。反腐倡廉形势的分析判断评价依据是作为反腐倡廉形势分析判断评价根据的主观与客观事物。

  分析判断评价三者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链条:分析主要是针对范围而言。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判断评价必须通过大量事实综合提炼分析,分析的范围和内容是判断评价形势的基础,既要防止超越范围结论失真,又要防止证据不足难以服众。判断主要是针对是非而言。看反腐倡廉形势的角度不同结论各异,敌对势力甚至颠倒是非蛊惑人心,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反腐倡廉形势。评价主要是针对结论而言。评价是在分析判断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分析判断的必然结果,是分析判断的提炼、浓缩和升华。判断源自分析,评价源自判断,三者不可截然分开,也不可混为一谈。

  界定分析判断评价反腐倡廉形势的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然要对反腐倡廉形势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有了科学依据才能对反腐倡廉形势做出科学的评判,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必须有坚定信念做支撑。信念来自于对形势的正确评价,掌握科学的评价依据有利于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信念。 二、反腐倡廉形势分析判断评价的主要依据

  反腐倡廉形势的分析判断评价依据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连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相参照、国内与国际相比较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从主观依据、客观依据、混合依据三个视角综合审视。

  主观依据。主观依据是主要以人们的主观感受评价为参照系对反腐倡廉形势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依据体系。社会舆论和理论界的评价是反腐倡廉形势在社会上和理论界的反映。但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立场等不同,对反腐倡廉形势的评价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左,这一指标只能是重要参考。

  客观依据。客观依据是主要以与反腐倡廉密切相关的客观事物为参照系,对反腐倡廉形势进行评价的依据。反腐倡廉的目的是维护党纪国法,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提供政治保证。评判反腐倡廉形势必然要参照一些客观指标,如信访举报情况、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稳定现状、文化氛围等。

  混合依据。混合依据是主观与客观因素兼备并相互依存的分析判断评价反腐倡廉形势的依据。一是案件查处情况。腐败问题只有通过查处案件才能认定。认为反腐败力度加大、成效明显和形势严峻都与案件查处密切相关。这一依据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从主观上讲,查处腐败问题不仅要取得良好的法纪效果,也要取得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查处多少,何时查处,怎样查处等都要选择最佳时机。从客观上讲,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违纪违法都要严肃查处。这就要求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兼顾统一。二是发展潜力。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判断与评价,既要看现时也要看后劲,既要看当前也要看长远。我们党已经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党中央对反腐败的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决的,决策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这是我们党战胜腐败的骨干力量。反腐倡廉建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等等这些,都为我们开展反腐倡廉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科学分析判断评价反腐倡廉形势应当把握的几个观点

  正确分析判断评价反腐倡廉形势除掌握以上依据外,还应当把握以下科学方法。

  看全局。要从和反腐倡廉密切相关的国内外全局分析判断评价反腐倡廉形势,防止以偏盖全。有的人把个别腐败现象视为普遍问题,把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例看成全局腐败,从而得出“腐败越反越多”的错误结论;有的人由于感恩情结、经济发展及惠农政策等因素,对反腐倡廉形势盲目乐观;有的人只关心经济发展,忽视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容易造成无所谓不在乎的观点。这些错误观点应当认真克服。

  看本质。腐败是一个与权力共存的永恒话题,与腐败的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反腐倡廉只能把腐败遏制到最低限度。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的“官倒”等腐败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得到了较好解决。当前一些领域腐败易发多发,这些问题解决之后还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从本质上讲,反腐败首先要把腐败控制在安全限度以内,减少到最低限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腐败问题有着本质区别,资本主义的腐败是与其私有化和剥削制度相关的不治之症。我们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我国的腐败不是根本制度造成的,是可以解决的发展中问题。要看到,反腐败成功的标志是坚决有效地遏制了腐败。

  看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既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制度落实不够有力,致使一些腐败分子有机可乘。由于当前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导致社会上不同行业和不同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一些党员干部心理失衡,这也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水平的提高,上述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反腐倡廉建设必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层级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既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无限可分的。腐败层级观点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上述原理,对腐败产生的前提基础、表现形式、危害程度、造成后果等进行多层次分析,以便区别对待,分层治理。腐败可分为腐败因素、腐败现象、腐败问题、腐败分子四个层级。腐败分子的构成有三个要素:一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党和国家公职人员,二是严重以权谋私或严重失职渎职,三是违法并被追究了刑事责任。不难看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只是极少数,这些说明党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层级分析的观点便于我们客观全面看反腐倡廉形势,防止一叶障目。(来源:中国廉政网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纪委书记、省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新华网综合)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