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危机促华反思外汇政策 外汇多元化须慎行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晨报
2010年05月20日07:28
美国财政部本周一公布,3月份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规模扩大了177亿美元,总量达到8952亿美元,进一步巩固了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的地位。
这一消息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这是半年来中国首次重新购买美国国债。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一直在减持美国国债。就在2月份,中国还净卖出115亿美元美国国债。按照一些美国分析人士的说法,这“证明了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复苏的信心。”
然而,真实的原因恐怕主要并不在于中国政府对美国经济及美元走势的信心提升了,而在于对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及货币前景的信心更少了。
长期以来,国内政、商、学和舆论界似乎已形成一种共识:为了确保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的安全,避免在许多方面受制于人,我们的外汇储备必须尽快多元化。这种看法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便是过去半年内对美国国债的持续减持。
为什么外管局的这种操作思路到了3月份突然出现了180度调头呢?很明显,这与日益蔓延的“欧元危机”的趋势高度吻合。我们看到,希腊债务危机正是从3月开始浮出水面,进而逐渐发酵成为欧盟和欧元区头等重大的问题。虽然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与IMF已于本月7日达成了一项规模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基金计划,并且已于本周正式启动,但从两周来全球资本市场的持续动荡来看,欧元区经济及欧元本身的前景依然不能令投资者放心。
理论上说,凡是资本项目下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都可以作为一国的储备货币。但通常真正为各国外汇青睐的储备货币基本上也就是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最多再加上少数如瑞士法郎这样传统上被认为具有“避险”功能的货币。说起来也很自然,货币的信用最终取决于发行货币的国家的综合实力。鉴于日本央行长期奉行零利率的货币政策,储存日元的收益是极低的。因此,真正的国际储备货币实际上只剩下了美元、欧元和英镑。眼下,虽然明知道我们的外汇储备不能在美元一棵树上吊死,但欧元看起来至少在短期内更加靠不住,于是也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美元头上押宝了。
数据亦显著地支持了这种分析。3月份,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国长期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的金额达到1405亿美元(1085亿美元为国债),创历史最高,几乎是2月份的3倍。而作为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日本3月份的美国国债持有量也由2月份的7685亿美元增至7849亿美元。
如此看来,由希腊——及稍后的葡萄牙、西班牙——债务危机触发的“欧元危机”,对刚刚蹒跚起步的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试探来说,不啻当头一盆冷水。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不得不继续源源不断地借钱给美国。中国尚未真正展开的外汇储备多元化,即便不能说已经夭折,也至少要停顿下来。归根结底,还是得怨国家为什么要积累那么多的外汇。或者说,要寻找造成这种外汇储备越来越多的经济结构的毛病究竟出在哪里。
温家宝总理不久前曾说过,政府目前正在探索“外汇内用”的可行性。果真能够在这方面作出一些积极的尝试,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经济,或许都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陈季冰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