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李瑞环出版《务实求理》 回顾治国理政经验(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5月20日15:54
  李瑞环曾说:“我们是历史中的人,我们也是历史中的一段,我们现在评价历史,将来历史也会评价我们。”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务实求理》从去年3月开始着手编辑,到正式出版,整整磨了一年时间

  “天下和静在民乐” 李瑞环出版《务实求理》一书,回顾治国理政经验

  《务实求理》封面是李瑞环亲自选定的,其中寓意了他的哲学: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图书装帧设计过程中,他也处处为读者着想,提出封面颜色应该柔和,让读者 看起来舒服。

  李瑞环说,理论研究要跟上现实生活的发展,要敢于触及五个方面的问题:书本上说过的;文件上肯定的;权威人士讲了的;被经验证明的;大多数人公认的。若不敢碰这五个方面,就无法研究。

  2010年4月,一本名为《务实求理》(上下册)的书出版,不到一个月销量达到20万册。这本书的作者是十四届、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

  在全国书市上,成都一位科技企业的技术人员王先生买了一套:“我想了解从这位木匠成长起来的中央领导人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务实求理》全书约74万字,分为上下两册。选编了李瑞环一部分主要讲话和文稿,中央工作的有92篇,在天津的25篇,按内容共分为16个部分。

  这并不是李瑞环第一次出书。2005年,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学哲学 用哲学》发行了上百万册,2007年的《辩证法随谈》也有40多万册。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但很多人希望阅读到李瑞环讲话和文稿的全文。

  这次出版的《务实求理》,实际上是李瑞环的文集。“瑞环同志的文风特色就是务实求理。他的讲话,人们爱听,高级干部、普通群众都津津乐道。”天津市政府原秘书长方放说,他曾在李瑞环身边工作多年。

  有熟悉李瑞环的人评价,务实求理是李瑞环的成功经验,在他看来,求理就是研究理儿,务实就是捣鼓事儿。

  “李大爷”抽屉里放把尺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向本报记者介绍,《务实求理》从去年3月开始着手编辑,到正式出版,整整磨了一年时间。117篇文稿是从400多万字的文稿中精心遴选的。

  编辑过程中,李瑞环多次参与了出版社编辑们的讨论。

  “我们大家在他那儿讨论问题,都可以放开说,没有什么顾忌。瑞环同志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给人以空间,让你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

  跟他接触过的人,感觉他“像是邻家的大伯,不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人,也没有那种特别讲究仪式的习气”。李瑞环跟大家聊天的时候,有时也会“得意忘形”,爽朗地大笑。因此,大家在私底下常称他“李大爷”。

  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李大爷”也亲力亲为。例如,《务实求理》封面是“李大爷”亲自选定的,其中寓意了他的哲学: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图书装帧设计过程中,“李大爷”处处为读者着想,提出封面颜色应该柔和,让读者看起来舒服。用他的话说,嘎嘣绿(颜色过于绿)、狗屎黄不能要。他做过油漆工,油漆工的经验就是不能让色彩过于鲜艳,一定要柔和。

  关于该书的书名,开始时,编辑人员之间还有一些争论,李瑞环仔细倾听大家的意见,最后还是他自己写下了“务实求理”四个字。

  对于书名放在封面什么位置,他也有自己的见解,就是放在封面的中央偏上。他曾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尺子,量出书名的位置。“你说,有哪个领导人的抽屉里放一把尺子。”贺耀敏说。

  直截了当解决问题

  李瑞环在书中的多篇讲话中,讲得最多的是“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显露出鲜明的李氏风格。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郭湛评价李瑞环,他是懂哲学的领导人,是一个平民政治家,语言活泼,能和老百姓想到一起。

  当年他主政天津期间,曾多次借助媒体和公众对话,而每次他发表电视讲话时,都有不少市民专门居家观看。

  他在处理比较复杂的民族问题时,尤其务实果断。这本书中首次披露,1993年,宁夏西吉沙沟和陈家沟,因宗教内部纠纷引发回民教派几起武装械斗流血事件,对峙双方出动了上千人,造成死伤数十人的惨剧。

  李瑞环代表党中央前往宁夏处理这一重大事件。作为中央分管政协和民族宗教事务的领导人,他有话直说不拐弯,有问题也不绕着说,解决问题也直截了当。当时军队迅速隔开了械斗群众,进行武装震慑,并动员收缴了大量枪支弹药。他认为需要迅速平息的事件不能拖,拖下去祸在西吉,殃及宁夏,甚至引起连锁反应。

  他的务实精神,另一个体现是,他经常亲自动手起草讲稿。通常国家领导人出访,外交部都要为他们起草好各个场合的讲话稿。而李瑞环常常是在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认真思考,亲自动手起草讲话稿。

  李瑞环有个为人民办实事的原则:坚持办多数人受益的事,办群众最急需的事,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办力所能及的事。

  “民乐,才是真正安定”

  多年的领导工作中,李瑞环对理论问题一直保持思考,喜欢“塌下心来研究问题”。他说:“从长远观点来看,我们国家如果将来出毛病,多半不是出在自然科学方面,而是出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假如你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作用,在社会上表现不出价值,那么,你的研究本身就很值得研究”。

  而理论研究要跟上现实生活的发展,他说要敢于触及五个方面的问题:书本上说过的;文件上肯定的;权威人士讲了的;被经验证明的;大多数人公认的。若不敢碰这五个方面,就无法研究。

  在《求实务理》一书收集的多篇谈话中,李瑞环多次谈到“和”的问题,显示他很早就开始对“和”展开思考。

  1987年,他在天津工作期间,曾谈到“家和万事兴”;1988年他又讲“天下和静在民乐”,“安定不是靠压、靠卡,而是靠群众高兴满意。民乐,才是真正安定。”到中央工作后,他又在多个场合谈“和”的思想。

  当时海峡两岸关系很紧张,加上香港和澳门回归,许多问题交织。有人问他,你讲“和”是跟谁“和”?要怎么“和”法?

  他说:“和的思想、和为贵的思想,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潜移默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统一战线就是"和",国共合作也是"和"。弘扬和为贵的思想,就是要提倡宽宏大度、体谅包容、和谐共存、协调并进。”

  2000年11月,他在香港会见当地各界知名人士时,还信手拈来一个故事:汉朝时,京城田氏三兄弟一直和睦相处。家中有棵紫荆树,也长得花繁叶茂。后来他们闹别扭,要分家,紫荆一夜之间就枯萎了。兄弟三人大为震惊,均受感动,不再分家,紫荆花又盛开如初。唐代李白曾为此感慨:“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退下来,读书是最大的快乐

  退下来的李瑞环,读书是他最大的快乐。他喜欢读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图书,也喜欢马克思主义哲学类的图书。他热爱书法,专门刻了一枚印章,镌刻着“退耕砚田”,每天要练两个小时的书法。他十分注重锻炼身体,坚持打网球、游泳等。

  李瑞环十分热爱学习。他身边的人说,他如今76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章、《毛选》的主要文章等,他都能背上很长一段,这个“基本功”不服不行。

  李瑞环酷爱京剧,醉心改编京剧,至今已亲自修订了五部传统大戏。在他推动下,历经21年的“京剧音配像”工程得以完成。

  在和“音配像”艺人谈话时,李瑞环感慨:“音配像是百年大计,你们的名字都在上面,100年后,人们都记得你们。100年后,谁会记得李瑞环啊?!”

  他经常资助生活困难的老艺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一些患病的老艺人,他还帮助他们联系医生、联系医院。

  多年来,他把出书所得大部分稿费捐赠给了困难学生,还在天津建立了桑梓基金会,专门资助贫困大学生。

  他十分关心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问题。他从一开始就不赞同每户家庭都应有一套自有产权住房的提法,认为这一提法脱离中国实际,一是本身解决不了,二是可能要出问题。他指出,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老百姓建设廉租房,解决老百姓的安居问题。

  “我们是历史中的人,我们也是历史中的一段,我们现在评价历史,将来历史也会评价我们。”他说。(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 发自广州) (来源:南方周末)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