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10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消息

中美对话第二幕聚焦贸易问题 美国人心情酸涩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5月21日13:45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左)率代表团访问中国期间,参观香港的新能源车展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专家认为,中美贸易将是重要议题之一。连日来,美国政府对出口自中国的产品实施的“双反”调查不断增加,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数量之多引发高度关注。美方官员和学界专家认为,此番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贸磋商可能不乏“火药味”,但合作仍然是主流。

  中美贸易“火药味”浓厚

  中美战略对话是胡锦涛主席和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1月达成的共识,是中美在战略和政治层面深入沟通的重要机制。2006年9月,中美双方决定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是当时中美磋商机制中级别最高的一个,对话主要讨论两国共同感兴趣和关切的双边和全球战略性经济问题。在2009年4月的20国集团伦敦峰会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决定将这两个对话体系合而为一,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名称延续下去。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009年7月27~28日在华盛顿举行。

  下周,中美高官将齐聚北京,参加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双方将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和全局性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意见。美国媒体报道称,美中将继续就国际安全、阻止朝鲜半岛核扩散、恐怖主义和经济问题等进行商谈。不少美方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和双边贸易将是对话的主要议题之一。

  中美贸易纠纷自去年9月轮胎特保案之后就频发不断,近期更是密集。美国相继裁定对中国产油井管、金属丝网托盘、电热毯等加征惩罚性关税,并对中国产钻管、铝型材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今年2月以来,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和部分经济学家以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为由,试图掀起新一轮的美中贸易争端。美方一些人认为,中国对美贸易的巨大顺差使美国丧失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中国对美顺差的根源在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美国企业界也加入了“声讨”中国的行列。5月13日,美国进出口银行总裁弗雷德·霍赫贝格表示,中国运用比美国更廉价的融资大规模进行贸易融资,攫取了美国出口商向拉美、非洲和亚洲的销售。

  一时间,中国在美国面临的贸易压力似有山雨欲来之势。美国对外活动交流中心中国项目部负责人、经济学家科林·斯皮克曼撰文指出,美国政府试图让人们相信一个谎言,那就是中国拥有大规模“经济杀伤性武器”,这是造成美国经济低迷的罪魁祸首。文章认为,这大规模“经济杀伤性武器”就是被低估的人民币汇率,正因如此,美国官员说,他们向中国发动经济战争合情合理。斯皮克曼认为,中国已经在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被美方课以重税中领教了美国第一轮进攻的震慑力。

  分不开的一对“怨偶”?

  不难想见,本轮对话中双方就贸易问题出现分歧在所难免。当美方在贸易上频频出招之际,中国商务部也宣布对美国一些产品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有专家认为,中美贸易制裁与反制裁轮番上演在所难免。不过,两国的合作仍然是主流。这从两国高官在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前的频繁接触可见一斑。

  美国商务部总法律顾问克里5月上旬访问北京,表示希望与中方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于5月15日至25日率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并出席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观察家们认为,美国一些高级官员接连访华,为对话铺路,以期在对话的高级别沟通平台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双赢”。

  骆家辉在访华之前表示,对出口自中国的产品进行调查不是中美贸易的主流,“这不是美国政府的政策,而是由美国一些公司提出的。而且不只是针对中国,还涉及墨西哥、法国等其他国家。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中只有不到3%涉及"双反"调查等纠纷”。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去年10月的一期封面漫画让人记忆犹新,题目是“一对怨偶”。在漫画中,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形象和山姆大叔同床而坐,被子上放着一支玫瑰,各自床头插着斧头、机关枪、棒球棒和手雷。中美双方都认识到,两国利益深度捆绑、不可分割。就贸易而言,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且互补性强,如果打贸易仗则会两败俱伤,并可能招致一场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

  历经年初中美关系出现紧张局面之后,近来两国逐步恢复各项交流。两国官员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也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比如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表示将考虑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而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表示“合作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主题”。

  链接:美国人的酸涩心情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清醒地指出,美国的经济危机不能归咎于中国。科林·斯皮克曼曾撰文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去年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了一半的力量,美国领导人怎能把责任归咎于中国呢?这是美国政客为掩盖失误而做的错误做法。”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美国媒体是有客观认识的。《华尔街日报》5月13日的文章说,中国企业在美的经贸活动和投资给美国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而最新一期《财富》杂志报道称,仅去年一年,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额近50亿美元,比往年大幅增加。不过,杂志的封面题目“中国叫你去呢”散发出酸涩的味道。

  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复杂情绪有目共睹。德国之声5月初曾报道称,美国人对中国的心情五味杂陈。有人担心中国的货币政策有损于美国的前景,也有人羡慕中国的成长速度,并在一些领域将中国视为楷模。无论美国的观点如何,中国在世界上的力量将继续增强,美国只能针对现状进行调整。 (本报驻美国记者/王姗姗)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