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民政局图片1 人民网潍坊5月21日电 2007年以来,诸城市在农村全面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形成了社区建设的“诸城模式”。全市共规划建设208个农村社区及社区服务中心,2008年6月份全部建成运行。2009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市”称号。市民政局作为社区建设的职能部门,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始终,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全局抓创新,立足职能抓协调,突出重点抓落实,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全市农村社区化发展。
一、加强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
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民政部门既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推动工作落实,又肩负着牵头管理重任,必须扎实做好调查研究、规划设计等基础性工作,运用创新思维超前谋划,积极主动地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一是按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确定服务圈。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详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摸清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的现状底子,切实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确保农村社区化服务工作符合群众意愿。调查摸底发现,行政区划调整整合了公共资源,有利于乡镇(街道)综合实力的提升,但是乡镇撤并之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覆盖半径过大的问题更加突出,离乡镇(街道)驻地最远的村超过50公里,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扶贫救助、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便捷高效服务,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为此,我们依托条件好的中心村,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把服务范围规划设计为2公里左右,建立“2公里服务圈”,范围过大群众不方便,过小则会造成服务资源的浪费。二是加强协调指导。我们积极与上级民政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成功申报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和潍坊市民政局负责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多次到我市检查指导,确保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将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指示精神,通过召开会议、发放《社区工作动态》等形式传达到各乡镇(街道),指导乡镇(街道)的工作,对乡镇(街道)在工作中创造的新经验、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汇总上报市委、市政府,为领导决策、推进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三是出台政策规范推进。围绕如何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中心村、确定农村社区服务范围、农村社区空间布局规划、体制机制上的推进措施等,我们通过调研探讨,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有关意见、考核办法等,并广泛征求财政、公安、劳动保障、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最后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科学规范地设计了全市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内部服务机构、重点服务内容,明确了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职能定位、服务体系、保障措施等,形成了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指导推进体系。
二、强化督导检查,力求农村社区化发展取得实效
为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我们从制度机制入手,指导督促与严格考核相结合,确保农村社区化发展取得实效。一是建立班子成员包靠制度。坚持把农村社区化发展列入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周例会优先研究社区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布置工作任务,建立了局党委班子成员包靠责任制,每名班子成员包靠2-3处乡镇(街道),明确职责,分工到人,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站(室)的设置、社区运行、社区化发展任务等方面进行指导与督查。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通过会议观摩、日常督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反馈给有关乡镇(街道),促其整改。去年以来,共召开农村社区工作调度会议9次,开展集中督查、专项督查30余次。同时,编发《社区工作动态》简报,及时介绍宣传各乡镇(街道)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并通报工作情况,现已编发60期。三是完善社区日常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诸城市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厅工作规范》,建立健全了受理接待、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和投诉处理等各项制度,用制度约束行为,用制度规范工作,确保社区健康运行。开展了公开征集“诸城社区”标识活动,共收到100余件作品,经过多次筛选,确定出了符合诸城社区特色的标识,印发到了各乡镇(街道),使诸城社区有了规范的招牌,扩大了诸城社区的知名度。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每年都要修订完善社区工作考核办法,并组织抓好考核工作的落实,促进了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三、整合民政资源,为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我们积极带头搞好民政资源的整合利用,将民政服务延伸到社区,借助农村社区平台,提升民政工作水平。一是推进民政服务下沉延伸。在全市208个农村社区设立了民政服务窗口,及时处理基层民政工作事务。各民政服务窗口与市、乡镇(街道)两级民政部门紧密结合,形成网络化,实现了民政工作深入基层,面向大众的目标,提高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创新社区救助方式。依托社区日用品超市设立了慈善超市,将原来传统的实物救助改为持卡现金救助,农村困难群众经过有关程序可直接持卡到社区日用品超市选取自己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使救助更加便捷、方便。现已发放救助卡6072个,121.44万元。三是实现五保供养社区化。在社区建设初期就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设社区敬老院,实现社区服务中心与敬老院设施的共享。目前全市敬老院21处,其中社区敬老院有6处;全市分散供养老人594人,全部纳入社区管理。四是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投资40万元,建立了市级社区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开通了“诸城社区服务网”,建立了市、乡镇(街道)、社区三级监督管理网络,增加了可视化服务功能,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交流,安排部署工作,实现网上监督等,进一步提高了社区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适应形势需要,积极发挥协调推进作用。去年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这一新的工作理念,就是将社区服务中心2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几个村庄和单位规划建设为一个社区,农村的公共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组织、居住形态等在社区范围内做到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实现集约式发展。按照推进社区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全力抓好社区运行与管理的基础上,配合有关部门、单位突出抓了农民居住向社区中心村聚集融合,金融服务进社区、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三个平台建设以及社区超市改造提升、农村社区学院建设、社区文明中心村创建、社区集中供暖等工作。这些工作都取得了较好较快进展。全市208个农村社区中心村已开工建设集中居住点83个,建设住房794栋、8290套,建筑面积127.5万平方米。其中,竣工618栋、5545套,建筑面积90.2万平方米;全市确定了26个农村社区试点实施集中供暖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社区中心村的聚集“吸引力”;有187个社区开展了金融服务进社区,共为1800多户群众发放贷款6.52亿元;全市通过社区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流转土地17.5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17家;改造提升80个社区超市、快餐店;在 208个农村社区成立了诸城农村社区学院教学站,整合利用现有各类教育资源,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进行专业培训,被称为“老百姓自己的大学”;全市50%的农村社区中心村达到文明中心村创建标准,形成全市城乡文明创建梯次辐射的良好格局,有效推进了城乡文明一体化进程。
诸城市民政局图片2诸城市民政局图片3诸城市民政局图片4诸城市民政局图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