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安徽 在法律引领下进行科技创新(图)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5月22日12:43
  编者按

  5月5日至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组在安徽省开展执法检查和调研活动,本报记者随同采访。本报从今天开始刊发记者的采访日记,使读者了解科技进步法以及在贯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贯彻实施这部法律重要意义的认识,落实好法律的各项规定,加快全社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
  5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组视察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图为检查组成员在公司发芽、纯度室向工作人员了解种子的试验情况。

  文/图 本报记者 杨傲多
探索安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

  5月5日星期三晴

  今天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组抵达安徽省合肥市。下午两点半,全体检查组成员准时汇集在会议室。

  “吴邦国委员长指出,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是今年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要通过执法检查,督促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技术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检查组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天标首先传达了吴邦国委员长的重要批示,介绍了此次执法检查的目的、重要内容和工作要求。

  随后,检查组听取了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作的关于安徽省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的基本情况汇报。

  说起安徽省为科技进步所做的工作,特别是强化区域示范带动、探索安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倪发科思路清晰:

  ———2004年底,经国务院同意,科技部批准在合肥开展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并成立部际协调小组。6年来,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全市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4%,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今年初,科技部批复合肥市继续进行试点工作,列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200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省财政每年新增6亿元专项资金,三个市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重点实施创新型产业升级工程、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六大工程。两年来,试验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009年11月,科技部等六部门批复同意安徽省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是首批开展该试点的三个省份之一。目前试点省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听了安徽省的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肯定了安徽省对科技进步法的执行情况。他同时强调,依法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抓改革、促发展中,注重解决那些不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问题,着力对体制机制方面难题的破解,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对企业自主创新、加强提供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共享,更好地贯彻实施科技进步法。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引领作用

  5月6日星期四晴

  上午八点半,记者随检查组一行来到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进会议室,讲台上系着红领巾、背着绿书包的“海宝”,吸引了记者的视线。

  “这是专为世博会开发的智能玩具。”公司总裁刘庆峰一边操作“海宝”身上的开关,一边演示着,“它可以讲故事、对诗词、教英语、唱儿歌、做游戏。”

  1999年,一群由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建立科大讯飞,立志“中文语音技术应当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好,中文语音产业应当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中国语音产业由此起飞。

  2008年,公司成功上市,成为中国语音产业界唯一的上市企业。公司员工从创业时的18人达到目前的1000人,利税总额超过一个亿。

  “300万注册资金,运转一年不到10万了。”刘庆峰没有忘记创业初期的艰难,“所以我建议,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法第18条"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的推进力度,解决科技创业企业的融资困难。”

  科大讯飞的考察结束后,检查组成员一路谈论着“语音技术改变生活”,就到了距离很近的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与科大讯飞相比,种业公司没有巨大的规模,但同样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合肥市创新型企业”。

  公司创始人、安徽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李成荃女士已经在门口等候检查组。走进办公楼,水稻、油菜、棉花、各类瓜菜的图片依次挂在墙上。

  记者了解到,荃银公司是集各类农作物种子科研、生产、加工、国内外营销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高科技企业。2002年7月,我国种业界知名企业家张海银先生和李成荃女士创办了种业公司,公司拥有农作物种子进出口经营资格。

  如今已八十高龄的李成荃依然精神矍铄,充满激情,她曾是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现在仍参与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超级杂交稻新种质、新组合的选育等重大农业项目的科研工作。

  走进公司发芽、纯度室,工作人员正在做着种子的培育阶段试验。目前公司自主选育出的“新两优6号”已累计产业化推广达1000万公斤,推广面积1000万亩,按每亩增收100元计,累计增创社会效益、为农民增收10亿元。

  “种子是有生命的,顺手拿走就会出现抄袭和造假现象。”仍在为水稻事业忙碌的李成荃建议,建立“农作物基因指纹库”,专门用于对农作物新品种的唯一性、特异性、新颖性的鉴定,只有经过鉴定才能证明其真实身份,到底是“亲生”还是“伪造”的。

  检查组成员都被李成荃老有所为的精神所感动,对她从岗位退下来仍然发挥余热的行动赞叹不已。

  桑国卫也谈了他的体会。他说,上午考察的两个企业的领头人,一老一小,创业精神都很感人,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充分发挥了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桑国卫指出,科大讯飞公司确立了中国在国际语音领域的地位,对汉语的国际推广有重大意义,对国家科技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发挥了很大作用;荃银公司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做的工作,意义重大。搞农业很艰苦也很伟大,要时刻不忘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并填补领域空白,重视并保障我国自有种质资源,包括建立种质资源库、种质图谱库等,真正占领发展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对我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