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蛇口新街,就有几种不同的英文标识。(资料图片) 2001年5月23日,深圳市地名标志设置有了新标准,即包括路、街、巷、楼房、天桥、私人住宅等在内的地名标志牌,其汉字要进行规范拼写,并统一采用汉语拼音形式,不得使用英文或者其他拼写方式……
由此,关于一座城市地名、地名标识牌设置规范的讨论又有了一个新话题,地名的渊源、设置规范等也进入了公众视野。
口述:贺承军(时为深圳市规划局地名办主任,现从商)
用地名延续深圳历史 道路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虽然深圳特区建立只有30年,但在此前,这个昔日边陲小镇也有它自己的悠久历史。新石器时代,“百越”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宋、明、清时期此处是重要的军事要塞、贸易埔墟。这些历史的存在都为今天深圳地名的命名留下了充分依据和深刻内涵。
深圳地名的“洋”与“土”的争论一直很多,有的人认为“坑梓”、“沙头角”、“泥岗”等地名“乡村气息”太浓与国际化城市的身份不相符,应视情况而变化,走“高雅路线”。但大多数人认为老地名就是好地名。所以,规划部门不但不会对其进行更改,反而会保护与尊重,并尽可能多地使用在新道路的命名上,进而体现地名的文化价值和历史的延续性。
此外,与深圳同属一个文化圈的香港,其历史延续下地名与深圳趋同,甚至同样存在诸如“沙田”这样的称谓。而“黄大仙”、“油麻地”、“屯门”等并不“大雅”、“洋气”名字的使用,并不影响香港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三次梳理让深圳地名成体系 30年前的深圳,城市规划过的地名不超过200个。特区建设之初,本地村民在大潮激荡下修建道路,而在当时,修建好的道路并不需要任何审批,即可自主进行命名。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创业夙愿,所以就留下了多条“创业路”;又因为苦过的村民都希望过上共同富裕的好日子,所以就有了12条“同富路”;因为没有系统的规划和统筹,地名的设置相对自由,只要有公园的地方,它的旁边一般会有一条“公园路”。
然而,地名本应是一个严谨的标识体系,是帮助人们准确找到空间位置的工具,这样“重复”的混乱给市民带来的是空间上的困惑。1986年在国家颁布地名管理条例之后,深圳也开始了对相关地名的管理。
此后对于地名的梳理,市政府前后进行过3次。上世纪80年代末,对深圳地名进行了第一次梳理,1996年梳理第二次。但由于城市发展、变化速度之快,几个月一栋楼、几个月一条路,刚为两栋楼排序设立好门牌号,可没过多久,楼之间又起了一座新楼等待被标识,而两个建筑实体之间又会出现新的无名路。这座城市“日新月异”,让地名有失于其最重要的稳定性原则,也让城市的规划部门“伤透了脑筋”。
从2007年开始,市规划部门开始对全市现有道路、桥名等进行第三次梳理,并将深圳的地名设置系统化、层次化,结合城市行政管理区规划、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及传统历史文化片区的发展变迁,将各级各类地名以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为基础,按面、线、点等不同层面建立地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形成层次分明的地名系统。
遵循这样的系统,福田区的市民广场中心区一带,命名时会采用具有国际都市特征的词语;罗湖东门老街和火车站一带的地名则要充分反映“老深圳”的特色;盐田则要尽量选取文化意义浓厚,优雅、海洋特色鲜明的词语,突出“背山面海”的主题。
在这次梳理中,规划部门发现7000多条道路存在重名和无名的现象。对于这样情况,有关部门打算在尊重原路名的基础上通过加“前缀”或者“后缀”的方式加以区别。以创业路为例,蛇口的可叫“蛇口创业路”,宝安的可叫“松岗创业路”。对于无名路将重新命名。
然而,城市街区的命名绝非是一件易事,地名的最终出炉要经多道关。在地名系统下,规划部门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该片区有关信息,听取当地居民、老深圳人的建议,翻找查询《新安县志》、《深圳市地名志》等文献资料,尽可能挖掘当地历史、地理和人文的特色,根据当地的约定俗成来给片区命名。此后还要进行社会公示,听取各方建议,做到兼容并蓄。
保留地名英文标识 关于地名路牌上面,到底是用拼音还是用英语?这个问题曾一直困扰着地名工作者。按民政部颁发的《地名城乡》规定道路标志牌只可用汉字和汉字的罗马化拼写(拼音),而由交通部所颁发的《道路交通标志规范》,则表示道路标志牌可以用英语译写,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
目前,深圳的道路标志中仍存在“拼音+英文”的拼写方式,也有其特殊原因。一方面因为深圳靠近香港,且香港习惯使用英文。因考虑到这一因素,所以深圳决定用中英文设标。另一方面,有学者表示深圳国际化的一大瓶颈就是外语水平普遍不高。深圳欲建设国际化城市,应在双语教学、官方语言中采取中英文双语方面的先行先试。特别是在城市中提供一个双语环境,对公共设施的双语标识进行普及,让往来于此的老外不至于两眼一摸黑。
令人欣慰的是,2009年5月25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圳市规范公共标识设置工作方案》,决定对道路交通标志、道路及桥梁名牌、公共设施指示牌三大类公共标识牌统一采用中英文双语标识,分步完成三大类公共标识牌的规范设置,并适当放大字体和标志牌规格,让市民能够一目了然,清楚辨识。(记者 李世卓 记录整理)
【记者点评】
一个身负城市记忆的地名,它所拥有的厚重感,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守望价值,绝不是一个毫无实意且附庸风雅的“洋词”所能取代的。
要让地名与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并不能靠抹去或“消灭”那些古老的印迹,并重新去建构新的城市符号。而是应增加这些地名表现的外在形式,用更加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诸如使用英文拼写的标注方式,让这些代表城市的独特文化符号,更容易被认知、识别、理解乃至广泛传承。
所以,请用地名的深刻内涵去延续历史,用地名的外在形态去触摸现代。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