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刘著没有遗憾,他把真实的一面呈现给了大家

来源:红网
2010年05月25日00:30
  刘著“红”了,可是“红”得并不舒坦。在快男成都唱区35进25的比赛中,刘著最后遗憾未能杀入全国300强。23日凌晨比赛结束后,刘著简短接受了记者采访就失踪了,所有人在成都都找不到刘著。(5月24日《重庆晨报》)

  平心而论,刘著从初赛开始,一直被各种非议缠绕,他能坚持走到现在实属不易。笔者注意到,公众对刘著的关注多数集中在他的高跟鞋、连衣裤、美女腔上,又有谁去考虑了他内心的焦虑和感受?凭此一点,无论刘著进不进入全国300强,都足以说明他已具有优秀艺人所具备的良好心态和坚强性格。

  当然,笔者也承认,无论从个人体形容貌,还是言谈举止,刘著确实与其男性性别有很大反差。但是,这并不是刘著的错,更不该成为公众斥责他的理由。每个人出生下来,长什么样子,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多数是无法选择的,这就像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退一步说,即便这种性格和形象真的是刘著的选择,我们谁也无权干涉,这是他的自由。

  其实,让孩子健康成长,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据说,刘著的父母以及他自己,也都想极力改变目前的形象,然而这样做,刘著时常感到很痛苦,以无果告终。作为父母,谁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整日在痛苦中渡过?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收获更多快乐!

  可以说,一直努力的刘著没有欺骗观众,他把真实的一面呈现给了大家。在尊重公众权利的同时,他也期望公众给他以被尊重。而事实上,却在我们有意或无意间的辩论声中,已经无情地践踏了法律所赋予刘著的个人权利,比如各种谩骂、贬损等,使本来轻松的娱乐话题,被许多人披上了“庸俗”、“非主流”的外衣,并施以软暴力加以抵制。

  眼睛“内敛”是国人的通病,一些人一面叫嚣着自己的权利,又在漠视着别人的权利,甚至把别人的权利当笑料玩味。人与人之间不对等的权利,压弯了社会文明的天平,阻碍了社会文明朝着自由平等的方向发展。

  英国哲学家威廉·葛德文曾深刻指出,“人类所最理想的境界是在尽量少侵犯个人独立性的情形下维持集体的安全。”因此,和谐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充分包容的社会、相互尊重个人独立性的社会,让差异共生、平等相处,既是人情所需,也是法律的基本要义。

  在法治和道德阳光照耀下,期待刘著快乐成长。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