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姐的儿子在“房间”里做作业 |
公厕洗漱台成了赵大姐家的“厨房” |
赵大姐一家“蜗居”的公厕 |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5月25日讯(本网记者 陈冷冷 林良标 文/图)“公厕本来该是公共资源,怎么还有人把公厕当家了?”昨日,陈先生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报料:泉州市区城西路新门清洁楼路口,一座公厕很久以来没有启用,反倒成了一户人家的蜗居之所。
记者经了解得知,该公厕是泉州城西环路拓改工程规划建设内容,由于公厕还没有移交环卫部门管理,让清洁工暂住,泉州城西环路拓改工程分指挥部表示,目前正在办理公厕移交手续,移交后公厕就会投入使用,指挥部将为清洁工人一家安排新的住宿。
公厕没水没电主人是清洁工
记者昨日来到这座公厕。公厕飞檐红瓦,里面住着清洁工赵大姐一家三口。公厕的男厕部分,可以看到小便池等设施,堆满了纸皮等各种垃圾;女厕一共有两排6个位置,中间过道成了赵大姐一家的房间,摆着简陋的床铺;公厕的洗漱台则成了厨房。
正忙着切菜的赵大姐看见记者一脸坦然:“我们住在这里3年多了,不用租金,我们是附近的清洁工人,是指挥部(注:泉州城西环路拓改工程分指挥部)让我们先住这的。”
“有条件的话,谁愿意住在这里!”赵大姐告诉记者,公厕没有通水通电。“没有水电,怎么休息生活?”记者问。赵大姐平静地说:“工作很忙,我们白天在家的时间很少,也不怎么需要用水电,做饭用的是煤气。用水就去隔壁的清洁楼或其他地方接。到了晚上,我们就到附近接电来用。”
记者了解到,赵大姐有个儿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夫妻俩除了做清洁工外,还捡点破烂卖,男厕所里面堆积的纸皮就是还没卖出的破烂。“我们出来打工,吃得了苦。”赵大姐告诉记者,她和老公是安徽人,来泉州也有六七年。“我们两口子做清洁工、卖破烂,一个月可以挣2000多块,不过要养家里的老人小孩,还要在家乡盖房子,钱能省则省。”
公厕移交管理后清洁工将换住宿
随后,记者从泉州城西环路拓改工程分指挥部了解到,原来赵大姐夫妻是指挥部请来做清洁工作的,因为是外地人,指挥部要给他们安排住宿。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厕今后将移交给鲤城区环卫部门管理,但是由于目前该工程还没有移交全部相关手续,这座公厕暂时被空置,就暂时借给这户清洁工人住。
“等待相关手续移交完毕,该公厕就会启用,指挥部会另外给这户清洁工安排住宿。”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