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转型中国的二代现象:民众担心社会资源被垄断

来源:四川在线
2010年05月25日12:15

  中国社会结构有固定化的危险

  文_本刊记者 杨 军 发自北京

  为什么穷二代富二代的分化日益严重,为什么官二代能比穷二代占有更多社会资源,为什么国家富裕了生活变好了社会矛盾却激化了?社会板结化了吗,阶层之间的流动通道是否还存在,二代们真的面临一个断裂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根源造就了二代现象?对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有深入研究的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本刊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阶层流动的新通道

  《南风窗》:前些年,有两篇文章曾一度风靡网络,比较早的一篇是《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道出阶层差距,因为出身不同,虽是大学同学,但家庭较穷的人用了很多年,才能达到和出身富裕者一样的生活水平。这比较适合60后70初的人,虽然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是通过高考可以改变命运,18年之后,他们的后代终于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后来网络上又出现一篇《我用了18年,还不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这篇文章深得80后认同,因为出身的阶层不同,大学毕业后大家的生活分化越来越严重。二代的分化真的如此严重吗?近年来,很多声音批判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通道日益狭窄,社会阶层严重板结化,原有的通过上大学和当兵这两个渠道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出身是不是已经越来越难以改变,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通道被堵死了吗?

  陆学艺:其实中国社会真正流动就是改革开放这30余年,流动通道没有被堵死,只是改变了。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目前看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由十大社会阶层组成,相比以前的“两阶级一阶层”,很明显社会阶层结构已经由简单化到多元化,所以阶层之间的流动通道也在改变,不是像原来上大学和当兵然后分配那么简单。

  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其实已经由封闭转向开放。比较明显的是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每年增加103万个体工商户,1995年~2007年,平均每年增加73万个私企业主。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600万人,这也为中产阶层的扩大造就了后备军。还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产阶层。根据我们课题组测算,2007年中国的中产阶层占总就业人口的23%,比1999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现在每年约有800万人进入中产阶层,这都是阶层流动。穷二代进入中产阶层的机会应该有很多。

  《南风窗》:从统计数字上看,中产阶层确实在壮大,但中国往往存在统计数字和百姓感觉相悖的现象,目前一个普遍感觉是,中产阶层在分化,大量的中产阶层在往下掉。

  陆学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两种趋势同时存在:一种趋势是以中产阶层加快崛起为特征。另一种趋势则是社会阶层分化的加剧。目前来看,这两种趋势在一起,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南风窗》:您刚才提到中国中产阶层已经占总就业人口的23%,和我们常说的现代橄榄型社会相比,这个比例应该还很小。

  陆学艺:确实,中国目前中产阶层占的比重还远远不够。任何社会,如果在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和断裂,缺乏相当规模的中产阶层存在,就可能是不稳定的,容易发生混乱和冲突。就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现状来说,社会政策调控的取向重点应围绕养大中产阶层、缩小社会中下阶层、调控阶层利益展开。这样,阶层间的流动通道会很通畅。现在富二代、穷二代等二代的形成,说明整个社会还在分化,但只要大的方针不变,现在就只是阶段性问题,比如农民工的问题早晚会解决,农民工子女肯定不会固化为穷二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new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