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西南旱灾 > 云贵旱灾最新评论

专家称生态破坏致洪灾干旱 经费缺口大保护难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2010年05月26日04:01
鼎湖山为避免污染,湖面只能划摇橹船。

  专题策划 余永坚 专题撰文 记者 邝凝丹 专题摄影 记者 郭柯堂

  专家指出,今年广东洪灾、西南干旱等灾害都是由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造成的。人类对自然的无尽索取,影响了生态平衡。在广东的一系列自然保护区中,肇庆市鼎湖山是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定位研究站。自1956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至今,已走过近60年风雨。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前夕,记者再度拥抱这颗“绿宝石”,发现在其美丽背后,处处可见开发与保护的博弈、对一些物种生存还是毁灭两难抉择的矛盾冲突长久不灭,生态保护,是人与自然博弈的长久之战。

  低碳旅游 呵护天然大氧吧

  在省内一些自然保护区中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引来了火爆客源,拉动了经济增长,却破坏了原来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一个自然保护区被开发成旅游区后,就会面临开发与保护的两难。

  鼎湖山也不例外。“我们对于鼎湖山的管理,保护是第一位,利用和善用是第二位。” 鼎湖山管理处的主任黄隆生说。在1985~1990年间,肇庆市政府为拉动经济发展,打算将整个鼎湖山保护区改造为旅游开发区,但科学家们对此存有保留意见,一场开发还是保护之争就此展开。最后科学家的争取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支持,要求广东省委落实对鼎湖山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前提下再进行开发。就此,鼎湖山这个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成为中国科学院惟一一个驻点的保护区。“事实上,现在省内很多有山有水的地方都可用作旅游开发,都有兴趣建立自然保护区,但如何平衡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是个难题。”

  “要斩树,就先把我斩了!”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欧阳学军博士介绍,在“大跃进”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前经济较为困难之际,我国并未出台针对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那时鼎湖山曾出现乱砍滥伐的情况,不少人“靠山吃山”,斩柴烧火。对于许多破坏保护区的行为,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禁止,鼎湖山的工作人员管理保护区全凭个人的责任心。保护区采取了相应措施防止盗砍,严防山火,若为生存所需要斩树只许斩10厘米以内的木块。即使在1958年,当时大炼钢铁对鼎湖山的环境有一定冲击,但影响不大。在那个时期,当时鼎湖山管理处的副主任王吉祥看到有人抄着斧头上鼎湖山斩树,他毅然扛枪上前阻拦,对方气势汹汹地说:“斩树又不犯法的!”王吉祥坚决地说:“保护鼎湖山是上级给我的任务,如果你非要斩树的话,就先斩了我吧!”最后斩柴人被吓退了。

  至今黄隆生还是认为,作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鼎湖山具有排他性、垄断性和惟一性,“人类的排泄物和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可能对保护区环境造成伤害。我们不能用投入和产出来衡量这个保护区的价值。我们应该更大力地限制人类走进鼎湖山,其实不揭开鼎湖山的面纱,不是更神秘更吸引吗?我们的原则一向是保护第一,利用第二,坚持适度开发。”

  在1985~1990年间,肇庆市政府为拉动经济发展,打算将整个鼎湖山保护区改造为旅游开发区,但科学家们对此存有保留意见,一场开发还是保护之争就此展开。最后科学家的争取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支持,要求广东省委落实对鼎湖山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前提下再进行开发。据介绍,整个风景名胜区占地17000亩,只有不到十分之一作为旅游区被用作旅游开发,剩下的地方则被划分为核心区和缓冲区,是用作保护的区域,不能让非工作人员之外的人士入内,而且就连黄隆生要入内,也需要向中国科学院的专家申请。“我们开发鼎湖山,并非为了破坏它,而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保护的效果。”黄隆生笑言。

  而对鼎湖山有多年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魏平则提到,在这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198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成立了鼎湖山管理协调领导小组,这是很好的尝试,让中国科学院管理鼎湖山,这个管理协调领导小组不参与经营开发,并不看短期内的经济收益,一切都从保护鼎湖山出发。作为政府部门,很可能希望将自然保护区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极致,但也要听取领导小组的科学家意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科学家从中起到很大作用,如果他们反对的话,一些开发行为将被一票否决。“从1956年鼎湖山自然生态保护区成立至今,开发与保护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我们一直坚持在环境能承受的前提下对鼎湖山以保护为主,兼顾开发利用。”魏平说。

  在此之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加上鼎湖山的保护工作越做越好,促使民众的环保意识大大加强,乱砍滥伐现象大大减少。在1994年,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出台后,保护自然保护区才有法可依,“从此以后,我们管理人员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破坏者,他们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

  低碳旅游 船只人力摇橹

  这几年来,鼎湖山的物种保护工作做得越来越好,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想方设法保护这个山清水秀的天然大氧吧,近年还在推动“低碳化旅游”。黄隆生介绍,现在就连湖面的船只也要求用人力摇橹船而非机动船,这样就消除了废气排放。而在以探险闻名的蝴蝶谷内更是不允许建厕所,“就在两三个月前,有旅行社为了赚钱,在蝴蝶谷的岛中间建80平方米的厕所,我们管理处就要求旅行社提供厕所的科学和环保测评数据,只有在数据符合标准,保证不污染环境时才批准建厕所。旅行社并不能符合要求,又不愿停止计划,我们几次三番让相关部门过来交涉,最后旅行社终于作罢了!”而从2000年开始,就让游客都搭乘环保、废气少的电瓶车上山,以减少污染,“每天控制仅有150辆电瓶车上山。” 这环保的细节还渗入到厕所里,现时鼎湖山的厕所都属于生态无公害厕所,排出的污水都经过生化处理,可返回溪流中。而且,每年鼎湖山的水质和空气污染指数都经过相关部门检查,符合标准,对于鼎湖山的一草一木,都要求大力保护,“每次哪里砍了、倒了或枯了一棵树,都要提交报告到管理处。”黄隆生说。

  保护困难:经费不足污染增加

  不过,欧阳学军博士坦言,鼎湖山的保护目前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我们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应得到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每年所需要的保护经费高达300多万元,而门票收入只有80多万元,相关部门的补贴也只有不到10万元。“自从2000年后,我们再也没有引进珍稀生物,其实应该再大力引进的,但也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欧阳学军说。他还认为,目前鼎湖山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能维持已经不错了。

  欧阳学军还提到,由于鼎湖山的土很薄,加上近年来干旱增加,水分挥发得越来越厉害,现在的温度比20年前的平均温度增加了0.68摄氏度。

  而王玉佳(下称佳叔)也提到,其实每年鼎湖山的植被数量都在减少,加上鼎湖山的土层比较薄,厚度都在40厘米以内,下倾盆大雨时很多地方都出现泥石流,一出现泥石流现象也是一公里长,从山顶一下冲到山底,表面土层基本上流清,经过3~7年后才形成一层薄薄的腐蚀土,从过去大的原始森林形成一片草地或一层灌木,这会令森林形态发生很大变化。“每年5~8月会出现这种情况,森林很难处理,整大段树木被推下来,像流水一样冲过就没有了。”佳叔说。

  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魏平提到,目前省内其他一些自然保护区的问题是组织机构管理不够健全,缺少如鼎湖山管理协调领导小组这样的协调组织。人们对自然保护区无尽地索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令许多物种失去了栖息地。“目前大家都倡导低碳经济,自然保护区倡导游客除了留下脚印和带走照片,其他什么都不要带走,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在此我呼吁游客们不应该大批寻找珍稀植物,这样有可能会破坏植物。过去人们对植物破坏的方式是取药与砍柴,现在可能是某个生物制药公司的大批取药,例如知道冬青有疗效,就斩掉了大批冬青林,这种商业行为是比过去更为恐怖的"高智商犯罪"。”魏平说,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包括栖息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建立基因库(也就是种子银行),然而最重要的还是活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破坏对人类的影响是值得忧虑的。生物多样性分为几个层次:一是物种多样性,二是基因遗传多样性,三是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些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一个物种可能是我们衣食住行的原料来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拯救一个国家,这并非危言耸听!例如郁金香花成为荷兰的经济支柱,云南烟草则成为云南省的经济支柱。近年厄尔尼诺现象(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和广东洪灾、西南干旱等灾害都是由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造成的。”

  物种保护

  保护原生态 尊重自然优胜劣汰

  1999年七八月间,有“环境警示昆虫”美称的蝴蝶在鼎湖山蝴蝶谷大量死亡,一度将蝴蝶谷的溪水堵塞,这引发了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生物专家致电询问,当时有广州媒体以《美丽的死亡》为题报道了鼎湖山管理处的管理不力。后来经过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昆虫专家调查发现,这是因为正值炎热夏季,许多蝴蝶从森林里来到溪谷间乘凉,这些蝴蝶的生命周期只有十来天,是自然死亡,而且恰好死亡发生在溪流间是非常显眼的,在森林中死亡数目并不比溪流间少许多,只是森林广袤难以发现而已。随后,该媒体重发报道,让鼎湖山放下“保护不力”的罪名。

  鼎湖山管理处和驻点科学家一直大力保护包括蝴蝶在内的各种原生态物种,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侵袭。有趣的是,一些已长期生长在鼎湖山内的动植物,虽然看似“不受欢迎”,但管理处和科学家仍会大力保护其原来的状态。“在鼎湖山里也有许多入侵植物,例如被称为"森林杀手"的榕树,鸟类吃了其种子不能消化,把粪便拉到哪里种子就长到哪里,一下就成林了。”还有一吸收了阳光和水分就蔓延疯长的一种小菊花(薇甘菊),一长就一大片,可以把一棵大树缠死,“但我们不是像动用推土机一样将这种小菊花大片铲除,而是对其进行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前者是它长到哪里就在哪里将其保护起来,后者是将它迁移到适合其生长的地方。”黄隆生说。

  黄隆生还回忆起2000年,眼看一棵过百岁的大树被一根长藤如蟒蛇般缠绕多年,已濒临死亡,他就要求将藤斩掉,却遭到中国科学院欧阳学军博士的反对,“欧阳博士认为,应让生物自然生长,保持原生态,所以不应该消灭那根藤。就如凶残的老虎虽然爱吃动物,但不能因此而消灭老虎,因为老虎也为保持生态平衡作出贡献,吃掉了较弱的动物,留下了强壮的动物,这是自然法则。”前段时间,那棵百年大树终于被缠死了,黄隆生坦言“很伤心”,但支持欧阳学军的观点。

  另外,鼎湖山也注意引进一些珍稀、外来植物,促进生物多样化。“如果在此应该自然分布的植物,这里却没有,我们就会栽培引种,例如近年来引种自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的杜鹃20多种,还有来自云南的包括普洱茶和高山茶在内的十来二十种茶源,这样可以丰富鼎湖山的物种种源。”黄隆生说,在这数十年来,鼎湖山具有自然植物1800多种,其中有500多种是人工种植的外来物种。

  人物故事

  30年“植物人”摸透鼎湖山

  佳叔已在鼎湖山担任技术员30载了,只有高中学历、出身于肇庆农村的他,竟是一众到此进行科研考察专家的“当地导师”,“在这里应该没有人对植物的熟悉程度能比上我啦!”佳叔笑言。

  30年前,佳叔是来自肇庆农村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到鼎湖山工作。因为平日的工作就是满山里跑,佳叔虽然没有进修过专业知识,也逐渐对山里的树如同自己孩子一样熟悉。科研人员过来考察,都要佳叔带上山。

  佳叔亲手培植了不少珍稀濒危的树种。记者在佳叔带领下来到一棵高达数米、枝繁叶茂的观光树前。佳叔介绍,这棵观光树的“妈妈”在鼎湖山只有一棵,在20多年前,这棵老树已经是500多岁,有40多米高,需要3个人合抱。“那时我想,如果老树死了,就没有后代了!所以就取了它的种子培植成现在的小树啦。这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啊,在广东是极少见的!”

  至于如何保护稀有植物,佳叔还很有一套见解。“对于珍稀植物人人都知道不要伤害它,其实从别处运珍稀植物过来,肯定就是伤害它。有移植就肯定有死亡,植物生存很看重环境,北方植物运来南方种,成活率50%,南方植物运到北方种,成活率30%,南方与北方气候不同,温差和降雨量不同,南北方土壤不同。所以我们引进跨省份珍稀植物都是种子繁殖,存活率100%。”

  有趣的是,佳叔不但竭尽所能保护植物,还大力保护一种不少都市人都会望而生畏的动物——野猪。“现在鼎湖山最多出没的动物是野猪,晚上经常在苗圃场出现,平日看到一群有六七只!但我现在都不害怕野猪了,而且看见野猪也不主张去打,你不动,它就不会伤人,如果你动它,它一定会伤你的!我认为,野猪也是保持生态平衡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尊重这种物种的存在!”他说,曾有研究动物的人员一枪向野猪打去,谁知被野猪咬断腿。

  佳叔介绍,鼎湖山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时山上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茅草最多,而在600年前才真正开始出现树木。他带记者去看了大批以“鼎湖”命名的植物。其中鼎湖冬青的叶子很大片,植物是从山上的老树采集播种繁殖。

  更有趣的一种植物叫“鼎湖血桐”, 其碧叶绿枝从外表上看平平无奇,但佳叔折断其中一根树枝,却看到枝内流出血红色的汁液,另外还可见一条条红丝,犹如血丝一样。“这是树在流血吗?我严重感受到它的生命力!”记者不由惊叹。佳叔介绍,这种血桐的皮层被划穿后就会流出血红色的乳汁,十分特别。

  除此以外,鼎湖山上珍稀濒危植物还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广西桫椤等。

  小资料

  关于鼎湖山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首批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定位研究站。196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对外开放单位,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我国最南的具有南亚热带独特风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植被类型为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拥有全省四分之一的植物。鼎湖山不仅植被类型很多,各种生物也相当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区内有高等植物267科877属1863种,16个自然植被类型,兽类38种,爬行类20种,鸟类178种,蝶类85种,昆虫799种,四方物种,兼容并存,荟萃于此,一年四季都将鼎湖山装点得花枝招展、充满生机,鼎湖山因而被誉为“活的自然博物馆”、“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等。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