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参加完学校的地震演习后,作为昆明的示范学校的某中学学生“老厕所”闷闷不乐地在他的QQ空间写下了日志《领导来了,地震逃命走这边,演习还是演戏》。(5月26日《中国青年报》)
学校组织师生进行地震逃生演习,很有必要。这可以增强师生的防灾意识和知识,在灾害真的来临时主动应对,减少伤亡。
但是,作为昆明地震演习的示范学校,他们的演习却近乎儿戏,令人难以理解。比如说,四楼的学生要迅速走到楼下,这大楼的八个下楼通道应该全部开放,按照楼上班级人数和距离合理均衡分配,使得每个通道都发挥最好的效果。可是,学校却让六处通道空着,只限制学生从两处通道下楼;再比如,学生到了楼下,应该把附近远离建筑物的操场、平地划分到班级,使得学生能尽快到达开阔地带。可是,学校却安排专人,指引学生穿过重重建筑物,从六层的建筑物下冒险穿过,去另一边的所谓的空旷地去集合,不去那个本来可以轻松容纳下全校师生的球场,而是到学校正门集合,挤得差点发生踩踏事件。
为什么放着六个下楼通道不许走,为什么下楼后不直接到球场?领导在众多楼梯中的两处楼梯中说笑着参观视察,而且其余领导也在正门口视察。于是,学生就只能空着6处楼梯用10分钟下楼,再空着空旷地冒着踩踏风险挤到正门集合。于是我们发现,这次所谓演习,其实是演戏:学生是演员,领导是观众。
过去中国的戏台两旁都有一副对联:“天地大戏场,戏场小天地”。整个社会天天在演戏,每个人都是戏中的角色,不过有的是悲剧,有的是喜剧。官场上演闹剧,下级表演给上级看,一些人把工作看成自己的表演,就连地震逃生演习这种事关学生生命的大事,学校也要当成供领导参观、向上级显示政绩的机会,至于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逃生,似乎并不是他们考虑的。
表演使得不惜工本的形象工程成了“作品”。老百姓说好说坏作用不大,中国官员的仕途主要由上面决定。所以,小官总是“名演员”,大官则是观众和评委。当然,一个官也可能同时兼有演员和观众的双重身份,所以,这类戏总是不停上演,“你方唱罢他登场”。专家说,这反映了“对危机管理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逃生演习只为完成任务而不讲有效性”,其实,还反映了官场恶习的普遍性,正是这些恶习把好经都念歪了。
殷国安(江苏 职员)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