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安徽缘何敲不开长三角大门?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0年05月29日13:04

  安徽缘何敲不开长三角大门?

  作者: 何苗、张裕光

  编者按/

  长三角区域规划获国家批复,沪苏浙两省一市人心振奋,相邻的安徽却若有所失。是长三角嫌贫爱富,还是安徽底气未足?这个曾以财雄势大的徽商名闻天下的大省的长三角之梦,会不会就此黯然褪色?

  刚刚获国家批复的“长三角新规划”,只字未提安徽?!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4年铸剑,千呼万唤始出来。它跳出原长三角地区22个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概念,涵盖了沪苏浙 两省一市辖区内所有城市,虽变阵而未移形。与2008年公布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通称30号文件)一脉相承。

  但是,受到学界和民间广泛关注,在30号文件中明确提及的“泛长三角”概念,新鲜出炉的《规划》中却未见踪影。回想今年3月,安徽合肥、马鞍山两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引来一片“成功入长”的欢呼。如今,6700万安徽人却发现,自己仍然被长三角拒之门外。

  5月26日,安徽省政协常委、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程必定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专访,细说个中缘由。

  “关在门外”并不意外

  安徽省的经济总量在中部地区排第四位,人均GDP排第五位,与长三角地区之间存在很大落差,因此“关在门外”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经营报》:5月24日《规划》批复未正式公布之前,外界有安徽和江西也会纳入其中的说法,事实却并非如此,你觉得是否出乎意料?原有的“泛长三角”概念,是否失去了实质性意义?

  程必定:这是很正常的。2008年30日文件中界定长三角范围为沪苏浙 “两省一市”的,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在此之前,“长三角”只有16个核心城市,2008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上海召开座谈会才提出扩大至“两省一市”。此外,《规划》中还提到了,长三角地区是“一核六带若干扩展轴”的战略布局。“若干扩展轴”就明确了一个沿长江向西的扩展轴,即申苏浙皖扩展轴。这里就提到了安徽的作用,所以并不是“只字未提”。

  至于“泛长三角”的概念,本来就是学术界提出的,而且有三种观点,一是3+1,即上海、浙江、江苏加安徽;二是3+2,即加上江西;第三是6+1,即华东六省加台湾,这是最大的范围。“泛”的提法本身就是动态的,中央出于慎重考虑未在《规划》中提这个概念,是有道理的,“国字号”规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意见”,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和范围,地域界定不清就没法规划。实际上“珠三角规划”和“长三角规划”的修订都是早在2006年就启动的,但前者2008年就得到批复,是因为它们涉及的几个城市都在广东省内,本省的事好协调,而涵盖三省市的“长三角规划”,问题要更复杂一些。

  《中国经营报》:《规划》给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提出了较高的战略定位,是不是因为这样,才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安徽排除在外?

  程必定:可以这么理解。此次《规划》有三个定位,第一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安徽省是沾不上的,亚太地区从东京到新加坡画直线,上海正好在中点上。第二是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安徽是不够格的。第三是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安徽的城市发展水平目前是不能算在其中的,一定要挂名,可能会引起兄弟省市的不服。所以从长三角的三个战略定位来说,安徽还有明显差距。

  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不是处在同一个发展梯度上的,从全国来看,安徽属于经济的“第三梯队”,第一梯队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第二梯队是环黄渤海地区,第三梯队则是包括安徽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安徽省的经济总量在中部地区排第四位,人均GDP排第五位,与长三角地区之间存在很大落差,因此“关在门外”是可以理解的。安徽确实处在长三角扩展轴的最前沿,但这只是客观存在的地缘优势,并不代表安徽经济就能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相提并论。

  “入长”大门仍开启

  如果把长三角城市群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它现有的范围还太小。再过五年,这个城市群还要向上游扩展。

  《中国经营报》:今年3月合肥、马鞍山高调“入长”,但在更具实质性政策意义的《规划》中却没有体现。那么,此前的“入长”到底意义何在?

  程必定:这次《规划》虽然没有覆盖安徽的城市,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作用还是要继续发挥的。长三角有两个概念,一是长三角地区,即“两省一市”;一是长三角城市群,这是小概念,它的组织者便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城市群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

  除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这个平台,安徽还有一个更大的“长三角平台”,即长三角地区领导人座谈会议。参加座谈会的领导人,分别是上海市委书记和市长,以及苏浙两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号称长三角“六巨头”会议。2008年12月15日至17日,在宁波召开的座谈会第六次会议上,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和省长王三运应邀参加,会上通过了《长三角加安徽》的决议,即跨省区的申苏浙皖3+1合作体制,“六巨头”会议,从此变成了“八巨头”会议。

  总而言之,安徽在上述两个政府层面平台中的地位,不受此次《规划》内容的影响,该发挥的作用依然会发挥。

  《中国经营报》:此次《规划》出台,是否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固定化?对于安徽其他城市今后的“入长”努力有何影响?

  程必定:我认为没有固定化。城市群是开放的,它不是行政区划,城市群是增长的,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如果把长三角城市群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它现有的范围还太小。跟世界五大城市群相比,面积上还是最小的。中国是大国,还有延展的余地和空间。再过五年,这个城市群还要向上游扩展,即马鞍山和芜湖。长江下游的分界点在江西的湖口,长江6000多公里的长度,下游只有800多公里,八分之一,不是很大的空间,必然会向上游扩展。

  三维空间联系是城市群的基本判断标准,一个地方是不是城市群,首先要看自然上是不是一个综合体,第二要看经济板块。安徽的物流人流有60%是与长三角之间发生的;第三要看社会文化层面的融合。当前安徽经济总体水平与长三角相比还有差距,但合肥、铜陵、马鞍山等城市,在长三角核心城市中已经处于中等发展水平。

  “道理是直的,道是弯的”

  安徽位于长三角向西拓展轴的最前沿,是制造业转移的最佳选择,所以《规划》对安徽短期似有利空,长期却是利好的。

  《中国经营报》:在你看来,此次《规划》对安徽今后的经济发展利弊何在?

  程必定:从行业层面来说,上海与苏浙两省的竞争性比较强,与安徽的互补合作性比较大。江浙本身是内部差异很大的省份,江苏就有苏南帮扶苏北的政策,苏南的无锡镇江等城市都在苏北设立开发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必定是苏北。就浙江来说,以杭州为中心的浙东北长期比浙西南更发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浙江省要发展民营经济,产业方面着重发展轻纺,浙江一直以来的发展受益于“吴敬琏模式”。从去年开始,浙江省决定抛弃该模式,在宁波等地区发展重化工,但浙江向安徽的产业转移应该也不会很多。

  回过头看上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必须要高端国际化,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信息中心的上海,已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必定要实施产业转移。所以,安徽的发展主要还是靠上海,上海产业向安徽转移没有做“减法”,只有做“加法”。比如今年1月国家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有合作共建和托管等模式,合作共建期间,引进项目投产后新增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成,GDP等主要经济指标按比例分别计入。这样无论是形象上的GDP还是实质上的税收,都是做“加法”的。另外,转移的企业还腾出了大片土地,这对于上海也是一种“加法”。

  这次中央对于长三角区域规划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很多产业必须转移。俗话说“水涨船高”,安徽是长三角向西拓展轴的最前沿,那么制造业转移的最佳选择便是安徽,所以《规划》对安徽短期似有利空,长期却是利好的。

  《中国经营报》:按你的说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不是要依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程必定:说“依附”是不准确的,应当是互相依存的关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有一个“区域联动发展”的概念,第一个就是要和长三角地区联动,要求安徽省面向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也要求长三角地区参与安徽的发展,推进泛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长三角地区要腾笼换鸟才有空间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关系。

  这要从产业存量(即现有产业)和产业增量(即新兴产业)两个方面来考虑。对于存量产业要“以高引高”,充分发挥原有的产业优势,重点在产业价值链环节的提升上取得突破,努力在这些环节上形成要素优势;增量产业则要“以新引新”,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后续承接产业转移作铺垫,培育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初期的新兴产业的创新优势。

  这里引用徽商胡雪岩的一句话:“道理是直的,道是弯的”。承接产业转移也是这样。理论上来说,产业还有对原所在地的黏性。深圳市2003年曾宣布要全力打造九大产业基地,到去年年底只有一个黄金珠宝基地的生产总值达到200多亿元,还有三个基地成了空壳,没有企业进来。产业发展是投资者说了算,安徽要想办法克服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区域黏性”。

(责任编辑:new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