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肯尼亚首都聚集索马里难民 已变成海盗洗钱中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年05月30日06:23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城东的东利区被称为小摩加迪沙(索马里首都),这里的10万居民多数来自战火不断的邻国索马里。1991年索马里内战爆发后,每天都有大量难民涌向相对安定的肯尼亚。他们先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位于肯尼亚东北的达达布稍作停留,然后通过贿赂、逃亡等手段非法进入内罗毕的东利区,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做生意、开店,等待以难民身份申请前往美国和欧洲。

  在“小摩加迪沙”,到处是索马里人经营的商店。这里已成为东非的小商品贸易中心和索马里海盗的洗钱中心。

  穷人的“天堂”难民的“跳板”

  东利区最早是内罗毕的亚洲人聚集区。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索马里内战爆发,越来越多的索马里移民和难民不断涌入。他们经营商铺、旅馆、饭店,很快就将原来的“亚洲城”变成了“索马里城”。

  出发去东利区前,一个肯尼亚当地人告诉我,在索马里人的商铺里,只要肯出钱,可以买到几乎任何东西——便宜的衣服、鞋子、柯特(索马里人中间流行的一种咀嚼后可致幻的植物),甚至是AK47步枪,但“要得越急,价格越高”。不过,他半开玩笑地表示东利区很安全,理由有二:一是索马里人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禁止偷盗,所以不必担心钱物被偷;二是那里几乎人人都有枪,所以没有人会冒险抢劫。

  雨后,东利区道路泥泞,行人、商贩、马他突(东非地区的小巴)在烂泥中穿行。索马里妇女在黑色、灰色的布卡(伊斯兰蒙面长袍)下只露出两只眼睛张望;头发卷曲的索马里男人们坐在路边的塑料椅子上,喝着骆驼奶,也有人不顾街边商铺喇叭里炸响的索马里音乐,兀自读着一本卷角的《古兰经》。

  东利区一座座迷宫般的小商铺市场里,索马里商贩和他们雇用的肯尼亚帮手兜售着廉价的衣服、鞋袜。这些商品绝大多数产自中国、印度和阿联酋,每天由蒙巴萨港口开来的大货车穿过狭窄的街道运抵东利区。遍布亚洲、中东的索马里中间人源源不断地发送廉价货物,使得“小摩加迪沙”成为普通内罗毕市民的购物天堂,甚至成为整个东非地区的小商品批发销售中心。即使在凌晨3时,东利区的一些商铺前也是人头攒动。

  26岁的哈桑·拉比7年前随家人从难民营辗转逃入东利区,在亲戚的帮助下用逃难时带出的积蓄买下一间商铺,销售中国生产的衣服。如今,哥哥在上海进货,哈桑和家人打理生意。因为非法逃离难民营,哈桑没有任何肯尼亚的合法证件,很难申请去理想中的归宿地美国。不过,哈桑很知足。他说:“比起摩加迪沙和难民营,这里已经很好了。没有爆炸,有足够的食物,有音乐和网吧。”

  在摩加迪沙伊斯兰反政府武装控制下的区域,所有电台禁放音乐,只能用枪声或是鸟鸣作为广播节目开头。在索马里全境,武装冲突、爆炸时有发生。据估计,东利区像哈桑这样的非法入境的索马里难民至少占居民总数的一半。因为没有肯尼亚护照,他们找不到合法的工作,许多人选择自己开店,再花钱贿赂当地官员,取得合法的营业执照。因为是非法居留,许多索马里人除了遇到犯罪案件时不敢向警察求助,还要时常向前来检查的警察行贿,以求不被送回缺乏生活设施、过度拥挤的难民营。许多曾经梦想以难民身份进入美国和欧洲的索马里人不得不因为自己的非法身份长期藏匿在东利区。

  东利区成为索马里人“国外的家”

  美国,是许多东利区的索马里人梦寐以求的归宿。但也有不少人在取得美国的居住权后,依然回到肮脏、混乱的“小摩加迪沙”。

  索马里人桑杜尔·西亚德如今已是美国公民,但他选择回到东利区经营自己的服装生意,只是每年去美国探望一次随家人移居的母亲。“在东利区,赚钱很容易,比在美国容易得多。”西亚德说,“这里离索马里近,我随时都能回去探望留在那里的亲人。况且,这里就是索马里,这里有索马里的食物、音乐、朋友、伊斯兰教,物价比摩加迪沙更低。这里就是家。”

  索马里人觉得,东利区是内罗毕的索马里城,这里俨然已是他们“国外的家”。与摩加迪沙唯一不同的是,东利区没有战争。有时,索马里的国会议员也将会议地点选在东利区的宾馆中。

  东利区是索马里人的家,也是内罗毕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内罗毕人都知道“买奢侈品去"西区"(内罗毕高档购物区),买日常用品去"东利区"”。这里的索马里人已经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上融入了肯尼亚,却没有在法律上被接受。

  由索马里人自己出资建立的“索马里商会”扮演了东利区“政府”的角色。商会负责维护索马里人的利益,与肯尼亚政府沟通、谈判;保护非法入境的难民不受警察敲诈;帮助新来的索马里人找工作、开店。

  因为没有合法身份,许多东利区居民无法通过银行转账,或害怕自己在银行的资金随时会被肯尼亚政府冻结。他们通过“哈瓦拉”(伊斯兰世界一种地下资金转账系统)进行现金传递。这种基于信任的汇款系统可以在几分钟内将钱款发往全世界。通过无处不在的“哈瓦拉”,东利区的索马里商贩将赚到的钱汇给在难民营和索马里的亲人;而身在美国、欧洲的索马里人也通过“哈瓦拉”将钱款汇入在东利区的亲戚的账户,供他们开店、经营。据估计,东利区索马里人的生意资本85%来自国外的亲属。

  破旧罩袍下的海盗“洗钱中心”

  在东利区破旧的罩袍下,隐藏着巨大的财富。因为索马里境内的无政府状态,许多境外的索马里人选择将资金投向相对安定的“小摩加迪沙”,这其中也包括臭名昭著的索马里海盗。据估算,索马里海盗在过去两年所勒索的赎金达1亿美元,每艘船的赎金已由一年前的100万美元涨至平均200万美元。

  内罗毕人普遍相信,许多索马里海盗将获得的大笔“黑钱”通过“哈瓦拉”投向东利区,在这里开店、建房,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准备。

  东利区常年都有在建的房屋,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主人是谁。肯尼亚政府发言人曾表示,海盗勒索所得,可能在一些国家置产洗钱,肯尼亚也是其中之一。因为肯尼亚目前尚无反洗钱法,又与索马里是邻国,在“小摩加迪沙”洗钱自然成了许多海盗的首选。

  资金和索马里难民的涌入导致东利区的地价节节攀升,同时也带动了内罗毕的房价。据统计,内罗毕的房价在5年内暴涨了3倍。除了被认为是索马里海盗的“洗钱中心”外,东利区还被认为是索马里反政府极端宗教组织“青年党”在肯尼亚征召成员的基地。

  “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是,"青年党"在东利区很有市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罗兰德·马尔扎尔说,“无论什么时候,"青年党"总能从东利区找到人去索马里打仗。东利区的许多经济活动也很可能是在为"青年党"筹资。”

  据估计,从东利区流向索马里的资金每年高达300万美元。这些钱来自支持反政府运动的索马里商人,或来自负责筹款的清真寺。许多支持“青年党”的海外资金也首先到达东利区,再由肯尼亚北部与索马里接壤的800公里边境进入东非之角。东利区的“第六街清真寺”从1991年索马里内战爆发后就一直支持伊斯兰武装分子。清真寺的领袖乌玛尔教长就曾公开将索马里过渡政府称为“异端政府”,是“外国利益的傀儡”。

  “9·11”事件以后,美国特工也曾怀疑部分“基地”组织的支持者藏匿在东利区,并进入该区域调查、抓捕。至今,东利区居民对外国人、特别是带着照相机的白人仍很警觉,不愿与他们攀谈。

  每当中午时分,东利区的索马里人走出商铺,坐在街边破旧的小饭馆,一边喝骆驼奶,一边吃“桑布撒”(东非一种三角型油炸食品),互相分享生意经,也分享对未来的向往。此时的东利区是一个融洽、和谐的索马里小城,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些人的下一站是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将何时启程。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