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30日消息(记者陈俊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09分报道,近日,甘肃省甘谷县农民李帅的家人向中国之声反映,李帅因为与受雇的兰州某防盗门经营部发生劳资纠纷,被老板张东哲以“诈骗”报警,并最终送上法庭,而张东哲的另一个身份竟是兰州监狱的狱警。
一个警察为何会被一个农民工“诈骗”?记者调查发现,这个标的只有4万余元的案件,背后却有诸多蹊跷。
5月27日,30岁的李帅因涉嫌犯诈骗罪而站在兰州城关区人民法院受审。公诉人、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彭维萍指控李帅,在2008年1月29日,利用在兰州城关区某防盗门经营部工作的机会,谎称经营部负责人张东哲需要用车,骗得货车后逃逸,实物价值40118元。
公诉人认为李帅的行为构成了诈骗罪。但庭审最后,被告人李帅问了一句,“开走自己的车算犯罪吗?”李帅为什么会说“开走自己的车呢”?记者调查发现,相关文件显示,这辆车的所有手续,包括车管所档案、行驶证、发票等都在李帅名下。
对此,李帅的老板张东哲说,买车当天他的身份证忘记带了,所以临时借用了李帅的身份证。张东哲和记者之间做了下面一段对话。
记者:怎么用李帅的身份证呢?
张东哲:我当时身份证不在。
记者:没有带,是吧?
张东哲:是,和他本人问了一下,就用他的名字登记了。
记者:之后怎么没有过户到您的名下呢?
张东哲:因为他一直在我店里上班,一直没管。
记者:您没预料到以后的法律风险吗?
张东哲:我确实没想到,也不懂这个东西。 而李帅则说,他从2003年开始应聘到某防盗门经营部工作,几年间,老板张东哲几乎每月都要截留他的工资用于经营,仅发给他几百元的生活费,几年下来已经拖欠了他将近4万元的工资。因为他反复讨要,2007年9月,张东哲承诺用欠他的工钱买一辆微型货车,登记在李帅的名下抵账。
李帅和张东哲之间的纠纷看上去似乎是一场经济纠纷。事实上,兰州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在2008年5月曾经对这个案件进行过调查,当时认定就是“经济纠纷”,因此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但时隔近一年,2009年3月5日,兰州城关分局经侦大队出面传唤李帅,并最终以诈骗罪移送检察院。
李帅的家属指责警方干涉经济纠纷,违反了公安部禁止民警插手经济纠纷案件的规定。对于家属的指责,负责侦破这起案件的兰州城关区经侦大队大队长王金凤坚称,他们认为李帅是犯罪。“我们办案程序很合法,他认为是经济纠纷,我认为就是犯罪,检察院也认为是犯罪,案件最后认定是不是犯罪,这是法院的事情。”王金凤说。
据了解,负责侦办此案的分别是兰州城关区经侦大队大队长王金凤、副大队长丁建蔚、侦查员张晓洪。李帅家属质疑,为什么一起案值仅有4万元的案件,要由经侦大队正副大队长亲自侦办?王金凤说,当天传唤李帅时正好赶上兰州大雪,他处于对干警和嫌疑人安全的考虑,亲自开车去陪同办案。
2009年5月6日,城关公安分局向城关区检察院提请逮捕,后被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退回补充侦查。时隔两个月,公安分局再提请逮捕,才被检察院批准。2009年9月23日,案件进入起诉阶段,又被检察院退回公安补充侦查,直到2009年12月1日,第三次移送检察院审查。目前,案件正等待法院的一审判决,是经济纠纷还是诈骗,届时将会水落石出。
这本是一起普通的案件,但报案人的身份却不一般。警方出具的报案材料显示,报案人张东哲是某防盗门经营部负责人,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张东哲的另外一重身份是兰州监狱的狱警,属于公务员。
记者电话联系张东哲,他表示自己正在外地出差。电话中,他承认自己是兰州监狱四警区正式编制警员,也承认自己在从事防盗门门市部的经营,并且已经经营了5年。 该防盗门经营部负责一品牌防盗门的兰州代理,记者联系浙江该品牌防盗门公司,工作人员证实张东哲是开喜防盗门兰州独家代理,每年销售数百套防盗门。
记者随后也查到,该防盗门经营部的工商营业执照上,经营者一栏写的正是张东哲的名字。但当记者就张东哲以公务员身份经商一事询问城关区经侦大队大队长王金凤和副大队长丁建蔚时,他们都表示不知情。
《公务员法》第53条规定,明确规定禁止公务员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法院学院教授王宗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国家有禁止公务员经商的若干规定,但在有些地方却往往形同虚设,“陕西法官入股煤矿讨要分红款”的荒唐一幕就折射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此类事件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溃堤之蚁现象,必须引起关注”。
关于这起案件的进展,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李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