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工会应改变职能 不能只负责丰富业余生活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10年06月01日03:23
  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谐劳动关系的力度。在近期接连出现富士康事件、本田事件以后,全总作为中国工人的“娘家”,能有这样的表态,这是它的本分。但是,在现有的工会存在形态之下,这样一个意见下发以后,到底能在目前的企业中产生多少效果呢?

  早前的工会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工人自治组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工会的出现,使原来分散的工人有了利益代言人,通过工会与资方的不断博弈,工人的利益得到了一定保障,资本主义逐渐摆脱了其早期的血腥状态,被动地向现代文明靠拢。回顾世界工会运动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工会的出现使工人有了强大的组织依靠,增加了与资本家博弈的力量,它的出现同时也催化了资本主义的成熟,通过工会有组织的抗争,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上世纪初期,当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萌芽的时候,工会运动尽管遭到了强大的压制,但仍然能够顽强发展,并成为上世纪上半叶推动中国摆脱蒙昧状态、走向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基本上成为国有企业,工会的职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国有企业与工人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对立关系,因此,工会更多地担当了丰富职工工余生活、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的任务,在当时“企业办社会”的环境下,工会甚至把帮助青年职工解决婚恋问题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在这样一种机制之下,工人有什么心事也乐意向工会倾诉,工会成为政府联系工人群众的重要纽带。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企业已经不再是清一色的国有色彩,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出现,改变了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他们成为民营企业家和外国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即使是国有企业,随着企业改制的广泛开展,工人与国家委派的企业管理者的关系也变得日趋复杂。这种局面的出现,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当然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工人作为雇佣劳动者与资方以及企业管理者的矛盾正在逐渐显现,这就需要对原先的各种生产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工会组织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原有模式,对日益加重的劳资矛盾视而不见,甚至主动成为资方和企业管理者应对工人诉求的一种工具。这样一来,矛盾的双方无法在一个双方认可的平台上展开有效果的对话,工人要么忍气吞声、利益被搁置,要么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对资方作出反抗。

  在目前一些频繁出现的事件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工会职能的缺失,工会已经在工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边缘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过于刚性的格局,对工人固然不利,但对资方、对企业管理者也未必有利。当工人的不满在长期受压后爆发出来的时候,资方和企业管理者都会陷于十分被动的局面,甚至无法寻找到破解之道。这种格局甚至使政府过多地承担了劳资矛盾调解者的角色,在矛盾一时难以缓解的时候,政府不得不背负更多的道德义务。最近发生在富士康和本田中的事件是一个证明,去年发生在国有企业通钢中的事件同样是一个证明。

  面对不断发生的企业群体性事件,工会的声音必须加大,它存在着一个急迫的职能转变的问题。从这一点来说,全国总工会下发的这个意见显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工会的职能得不到转变,它仍旧按照现有模式产生于资方和企业管理者,由资方和企业管理者一手控制,甚至自觉地成为资方和企业管理者的助手,那么,工会就难以得到工人的认可,它就很可能是一个摆设。(周俊生 时事评论员)
(责任编辑:黄成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