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我国火电装机多在中东部煤匮乏区 运输成本过高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6月02日00:09
  2009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容量为6.5亿千瓦,其中有54%装机容量分布在京津冀鲁、华东和华中等电力消费地;而煤炭资源丰富的晋陕蒙宁、新疆等地区仅占19%。

  这种产煤地区与消费地区呈现逆向分布的发展方式在“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将难以为继。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白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描述了未来我国煤电布局——在西部和北部煤炭产区建立大型煤电基地,通过跨大区的特高压输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构筑输煤和输电并举的格局。同时,可以为“三北” (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提供输送通道,实现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打捆”后联合送出。

  打破“就地平衡”格局

  《21世纪》:目前,我国电力布局以分省“就地平衡”为主,燃煤电厂大量布局在煤炭资源匮乏的中东部地区。这种产煤地区与消费地区逆向分布的发展方式是否会发生变化?

  白建华:这样的煤电布局带来一系列问题,将难以为继。

  煤炭大规模、远距离输送长期依赖于铁路,由于铁路运力长期紧张,近年来中东部地区电煤供应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电力供应安全受到较大影响。

  煤炭长途运输费用近年来不断攀升。在我国中东部电力负荷中心地区的电煤价格中,运输环节各种费用合计已占一半左右,有些地区甚至达到60%以上。

  同时,中东部地区也因大量布局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环境问题严重。

  此外,由于西部、北部煤炭产区大量煤炭外运,影响了煤炭产业链的延伸,使得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煤炭主产地晋陕蒙宁新地区,煤炭保有量占全国80%左右,但人均GDP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1世纪》: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电力“十二五”规划有没有明确的安排部署?

  白建华: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煤电布局、加快跨省跨区输电发展,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也将在“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中作出安排。

  我们建议,将新增煤电装机大量布置在西部和北部煤炭产区,发展跨区特高压,通过跨大区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输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煤炭、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实现输煤和输电并举。

  输电输煤成本效益对比

  《21世纪》:输电与输煤相比,是否有较强的经济性?两者在输送成本、损耗、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有何不同?

  白建华:输煤链条长,环节多。大型煤矿煤炭直接由铁路、铁海联运等送往终端,而中小煤矿则要经由集运站、短途铁路专线运输到主干线,再经铁路、铁海联运等运到沿海、沿江电厂。

  而输电则是一站式直达,可以形象地称为“空中高速公路”,快捷方便。

  我们研究发现,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从西部、北部煤电基地到中东部受端负荷中心地区,输电的落地电价都低于输煤建设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输电的经济性优于输煤,两者价差在0.03-0.1元/千瓦时。

  此外,输煤与输电损耗相当,两者输送效率为96.5%左右。由此可见,铁路应该运输发热量高的洗精煤、褐煤等,而煤矸石、洗中煤等发热量较低的煤炭可就地发电,通过特高压输向消费区,实现输煤输电的优势互补,全面提升煤炭的整体开发和利用效率。

  对区域经济影响比较分析,以山西为例,应该变部分输煤为输电。如果输煤对GDP的贡献是1,那么输电则为6;如果输煤对就业拉动的贡献是1,那么输电贡献为2。

  因此,加大煤电基地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煤炭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东部地区则可将土地、财力、物力等,用以发展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实现国家不同地区合理产业分工。

  2020年火电比重下降12.8%

  《21世纪》:有研究表明,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7万亿千瓦时左右,最大负荷达到12.7亿千瓦左右。为满足我国电力需求,未来化石能源发电与非化石能源发电将呈现什么样的格局?

  白建华:打破既有煤电格局,将新增煤电装机大量布置在西部和北部煤炭基地,发展跨区特高压输电。同时,可以为“三北”地区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提供输送通道,实现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打捆”后联合送出。

  2020年预计全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7.6亿千瓦左右,其中燃煤火电10.34亿千瓦、常规水电3.5亿千瓦、风电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400万千瓦、核电8000万千瓦、抽水蓄能5300万千瓦、燃气发电5200万千瓦。与2009年相比,届时火电在装机结构中的比重将下降12.8%,核电上升3.5%,风电上升6.7%。 《21世纪》:2020年我国将呈现什么样的电网供应格局?

  白建华: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联接各大煤电基地、水电基地、核电基地、可再生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具有跨大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坚强智能电网”。

  “十二五”期间的电力工业发展布局将直接影响我国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十二五”期间应加快建设山西、陕北、蒙西、蒙东、宁夏、新疆、酒泉等煤电、风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等大型能源基地的开发,加快推动特高压跨区输电建设,为实现2020年“15%”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黄成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