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贾华杰 5月25日下午5时,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门口站满了来接孩子的家长。这所规模不大的学校正在赶课,希望能6月底提前放暑假,以便为校舍防震加固改造工程腾出足够的时间。
校门左侧,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三层教学楼是加固重点。这一“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抗震加固改造装修工程”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加固总面积5220平方米。
与农科院附小一样,北京市多数学校都将在暑假期间进行校舍加固。本报记者获悉,北京市三年内规划改造的校舍,约为64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46亿元。
以汶川为鉴
四川汶川地震后的2009年,北京市政府表示,要用三年时间改造加固好中小学校舍。相关内部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70%的中小学校舍需进行抗震加固改造。在1470万平方米中小学存量房中,12%几乎没有抗震设防。
2010年,北京市计划进行抗震加固改造的中小学校舍有353万平方米,涉及18区县904所中小学,计划总投资86.8亿元。
此番北京市提出要求,对改造加固的、重建和新建、改建、扩建的校舍,要坚决执行新的标准,达到重点设防类(乙类标准)要求。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此次北京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抗震加固细则的起草者之一周炳章介绍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称《抗震规范》)在1978年获修订。国家在1989年又对该标准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
但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校和住宅都是执行同样的丙类抗震设防标准,政府“并未考虑到校舍空间结构跨度大的问题”,周炳章说,“到了2004年,建设部才颁布《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修订版。在新的分类标准中,学校的抗震设防标准从过去与居民住宅相同的丙类调高至乙类。”
而根据国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北京属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其中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为7度地区。周炳章说,“实际改造过程中要求北京市中小学校舍均按照8度进行抗震设防。
《北京地区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细则》起草者之一、高级工程师苗启松说:“北京如果发生8度地震,允许各类建筑出现中等程度的裂缝,通过修理还可继续使用。如果发生超过8度地震,建筑物可以产生较严重的破坏,但不允许倒塌。”
4月中旬,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说:“北京市三年内改造重点是,2001年以前建设的、无抗震设防或未达到当时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的校舍。其次是,虽达到当时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但经过技术部门鉴定后,认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
教委副主任罗洁还说:“还有的地方反映,现有校舍都是2008年颁布新的抗震设防标准之前修建的,如果按照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大部分校舍都不达标。”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相关领导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并不是在三年内把全部的校舍安全问题都解决掉,三年内全部解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校舍安全和标准化建设是长期任务,不是要在三年内全部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好三年工程规划,甚至可以制定五年或十年规划。”
三年146亿
经初步测算,北京市三年内规划改造的校舍为64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46亿元,其中市级补贴资金52.4亿元。
根据记者获得的北京各区县2010年改造计划,北京需要改造面积353万平方米,这其中加固229万平方米,翻建124万平方米,所需资金86.8亿元,其中市级财政补贴17.7亿元,市发改委补贴资金12.6亿元。
周炳章说:“在北京市,按照新的地震设防标准,新建中小学校舍成本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单纯重新加固改造的建筑成本大约只占新建成本的10%到20%,所增加的成本并不多,但此次加固改造还包括大量校舍装修的费用。”
在具体加固工作上,一位参建的施工企业负责人说,对于砖混结构的墙体,主要是在外部包裹钢筋框架,以增加墙体的承受力。
据了解,北京市财政、北京市发改委本年度改造资金基本筹措完成。不过,配套资金筹措困难是各区县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北京市教委从2009年开始就不断提出要求,“各区县政府也要加大配套资金支持力度,加快资金拨付,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此前在2009年,房山区就曾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向银行贷款1.5亿元用于校舍加固改造。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书记在一次会议上曾明确表示:“市区两级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各区县)可以考虑贷款,市级财政适当考虑贴息。”
任务艰巨
今年,因校舍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北京各区县学校将根据需要提前放暑假。同时因开工的面积过大,校舍周转困难就成了一个共性问题,有些区县周转压力甚至超过资金压力。为确保校舍安全工程如期完成,部分学校利用教学布局调整时闲置下来的校舍,或是向教室资源丰富的学校借教室周转。
房山区城关街道办事处为确保辖区内羊头岗小学、饶乐府小学项目改造的顺利实施,协调辖区内闲置厂房作为周转用房,饶乐府村还将村委会的办公楼腾出来,作为临时校舍。
对于部分周转有困难的学校,北京市教委允许区县在不缩减课程的前提下,提前放暑假,为校舍安全工程争取时间。
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小的一位老师说,学校要求赶在7月前放暑假,“需要改造的是校门左侧一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三层教学楼,相关抗震性能检测已经做完了。”
另外“二证”(房产证、土地证)不全影响审批时间,增加审批难度是各区县校舍加固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中小学校舍没有土地、房屋权属证明,制约办理工程前期手续。而土地证和房产证是办理规划、施工图审查、招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备案等手续的前置条件;另一方面,大量集体土地,没有集体土地使用证,更无从办理房产证,这些都直接导致工程前期手续无法推进。
4月19日,怀柔区副区长周东金就表示,原计划在今年6月份平房校舍翻建开始施工,8月底完工,“但翻建工程市发改委目前尚未批复,下步工作尤其是平房翻建工程无法进行”。
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市教委基本建设处处长刘占军曾建议,简化权属前置审批。“教育系统地产、房产面积大,历史情况复杂,很多学校权属材料不全或丢失,虽然当前正在大力推进房产证办理工作,但无法与校舍安全工程同步,建议不要将权属问题作为制约前期手续办理的主要因素。”刘占军说。
此外,北京主城八区中小学校舍还存在大量宗教、寺庙和文物保护问题,这直接延缓或阻碍了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由于工程量大,施工周期较长,可能导致暑期不能按期完成。”一位参与校舍加固工程的建筑企业说。
链接: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特殊设防类(甲类):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重点设防类(乙类):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标准设防类 (丙类):大量的除甲、乙、丁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适度设防类(丁类):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