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名人出书该歇歇了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6月02日08:13
  苑广阔

  1995年赵忠祥一本《岁月随想》创下了两百万册的销售纪录,从此也拉开了名人出书的热潮。不过时过境迁,如今“赵叔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位出版社编辑以王刚新书为例进行了分析:“王刚的书目前销售在两三万册左右,如今其他名人书也就是大致这个销量,很难有所突破。”

  当年的名人图书可是出版界和图书界的一大热点,动辄上百万的销量,连那些一线作家的作品都望尘莫及。在这样的业绩刺激下,不管是大小名人还是大小出版社,都纷纷推出名人作品,想借此大赚一把。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名人图书早已风光不再,甚至已经被市场彻底冷落了。

  名人出书从当年的热火朝天到现在的归于平淡,背后的况味颇为值得人们思索。其实要说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名人图书精品少,粗制滥造的多;二是读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不再那么容易被“忽悠”。

  名人图书走的基本上都是一个路子:拿自己和身边的名人说事,谁谁当年出道的故事啊,谁和谁的感情纠葛啊等等。说白了,就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至于什么文学性、传奇性、故事性,当然也就谈不上了,毕竟名人不是名作家。在以前网络不发达、媒体也不发达的时候,这些名人轶事可能还会引起一些人的兴趣,但是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很多名人那点事自己想捂都捂不住,更遑论写成书换钱了。

  读者的理性也是名人图书风光不再的重要原因。话说免费上网看报关注一下名人那些琐碎的事情还可以,但买书可是要真金白银的,而且这种书买来也就是图一乐呵,看完之后犹如水过鸭背,啥都没留下,自然也就没有了买书的动力。有才女之称的演员兼导演徐静蕾,前几年因为博客受到热捧,于是出版机构就觉得把她的博客弄成书出版肯定能大卖,结果名为《老徐的博客》的书出版发行之后,却遭遇了市场滑铁卢,据说最后只卖了几百本。由此可见,读者是越来越理性了,不会再因为作者是名人,就盲目地购买名人之作,关键还是看书的质量如何,书好不好看,值不值得买。

  名人图书从火爆到冷清,其实是件好事。图书出版资源有限,如果仅仅因为名人的名头就出版大量的图书,最后卖不掉都进了废品收购站,这实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既占了出版社宝贵的书号,还浪费了纸张等资源。名人出书该歇歇了,把有限的图书出版资源留给那些读者真正想看到的图书吧。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