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大学生就业通过介绍比例上升 漂族多留在地级市

来源:中国网
2010年06月02日10:29

  2010年《就业蓝皮书》新闻发布暨高校培养与就业改进研讨会今日举行。以下为发布会直播文字摘要:

  主持人:

  谢谢谢社长的致辞。下面请《就业蓝皮书》主撰稿人麦可思公司总裁、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王伯庆博士做发言。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王伯庆博士:

  求职分析,就2009恩届的大学生求职难度未见增加,我们发现每投多少份简历拿到一份邀请,高职高专和本科生没有什么变化,求职成功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大学招聘会的成功,大学生拿到初次工作,通过大学招聘会拿到初次工作的比例由25%下降到17%,这并不是一个坏事情,可以看出来,通过亲朋好友和专业求职网站比上届有较快上升,大学生的求职渠道出现多样化,学校扮演的角色开始没有这个社会化服务提供重要,但是有一个不好的是通过亲朋好友的比例上升,它并不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但这个现象倒不奇怪,因为在国外也有很多亲朋好友,在国外最重要的求职辅导服务是怎么帮大学生搞社会关系,而我们的求职中是主要做求职规划,如何帮助大学生搞社会关系还没有成为高校的辅导内容。

  就业能力,2009届大学生工作能力满意度略有下降。2009届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水平平均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要求毕业生达到的能力是提高了5个百分点,这样满足度反而下降了。主要的是大学生能力提高了跟不上国民经济的技术提升,这是一个特点。虽然学校进步了两个百分点,但产业技术要求提高了五个百分点,所以大学生就业满足程度下降了。

  就业弱势群体,就业定义的漂族,家乡不在就业地的是半漂,家乡和高校都不在这个地方的,比如我的家乡在四川然后我在四川读高校,到北京来我就叫成漂。或者我家乡在四川我在北京读的高校我在北京就业叫半漂。大家看看低收入的就业全漂族是1129块钱,而全部的大学生毕业生半年就业薪资是2108块钱。换句话说,这批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就业水平比较差,薪资相当于大学生的40%多一点儿。这个现象要引起注意,而且低收入的漂族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但真正作为地区分析的话,并不是直辖市集中最多。我们看看这是我们国家漂族就业弱势群体的百分比,最多的是北京,其次是深圳。这是我们国家所谓漂族的人在哪些城市,我时下是站在前面的城市,但是他们比例并不是最高,因为我们很多农村来的孩子找的是低级市像常州、无锡,仍然是一个漂族,最后漂在无锡。大家看看比例最高的是地级及以下的城市,其次是副省级城市,地级以下的城市包括地级市的省会城市,像银川、福州。

  我们的研究也发现,这些来的漂族主要来自于农民和农民工家庭,城市的弱势群体,退休、离退休人员,待就业人员的家庭,他们来自的地区主要还是地级市以下的家庭。

  现在的大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根据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本科生根据职业规划选择专业的只有6%,大部分人是通过兴趣爱好,大学调剂的占这么多,还有就业容积。高职高专生根据职业规划比较多一些,39%,高职高专是将来的就业导向。

  满意度。我们发现2009届大学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下降,高职高专的由70%下降到68%,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非“211”大学下降了5个百分点,79%下降到74%,“211”大学86%下降到83%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是毕业之后对母校的满意度。

  根据中国网直播文字整理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