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读者报·影响力周刊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江西对口援建小金。如今,对口援建的时间过去了两年多,曾经遭受地震重创的小金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6月1日,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赴四川小金参加对口援建交接,本报记者于5月31日晚在成都专访了江西省委书记苏荣
红丝带连接井冈山夹金山
—本报独家专访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
□本报记者 万时红 杨涛 发自成都
读者报 2008年7月8日,您带着4400万江西人民的深情厚谊,专程率队赴小金县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全面启动江西对口援建小金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并提出,江西有99个县,我们将把小金作为江西第100个县全力做好援助工作。我感到,“把小金当作江西第100个县”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您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情感。请问苏书记,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具体内涵?
苏荣 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小金当作江西的第100个县”,主要包含了三层含义:
第一,江西、小金本是一家。“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了全国18个省市一省对口支援灾区一县重建这一史无前例的重大决策,再一次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我理解,不论是支援省还是受援县,不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不论是江西人还是小金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成员,都是一家人!在江西省遇到重大灾难的时候,如“九八”抗洪、瑞昌地震中,四川人民同样向江西人民伸出过无私援手。因此,做好对口支援小金的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江西自己的事。
第二,江西小金情缘由来已久。77年前,中央红军历经艰险,从瑞金来到小金(当时小金县名叫“懋功”),小金人民在自身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用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牦牛肉、土豆、青稞精心呵护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今天,一场大地震发生后,当江西援建大军踏上川西高原的小金,小金人民依然像77年前迎接红军到来一样,用自己的热情和友善迎接着他们。一条红色丝带,飘过了77年的时空岁月,再次将井冈山和夹金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情谊弥足珍贵!
第三,做好小金事,先做小金人。把小金当作江西的第100个县,全力做好援建工作,包含着省委、省政府对江西全体援建人员的要求,希望江西援建人员把小金当作自己的家乡,把小金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同时,也希望小金人民把江西当作自己的家乡,把江西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同心协力,共建美好新家园。
读者报7月8日当天,您还提出,江西要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三年对口重建任务。当时您是基于什么考虑提出这样的要求?
苏荣 我们提出这一要求,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考虑的是,尽最大努力,尽快帮助小金人民重建家园。2008年7月8日,我和省委、省政府其他同志翻山越岭来到小金,看到地震后的小金塌方不断,险象环生,看到倒塌的民居,开裂的公路,群众的悲伤,作为援建方的主要负责人,内心非常焦急。早一天完成援建任务,就能早一天让小金人民摆脱地震带来的伤害,早一天让小金人民重建美好家园、过上幸福生活!这是我们非常强烈的主观愿望。
其次,我们考虑这个要求也完全可以实现。一方面,在小金,我看到经历大地震后,小金人民迅速摆脱了内心的阴影和悲伤,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灾后重建,体现了伟大的自立自强精神和乐观向上精神风貌,这是加快完成小金灾后重建任务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江西老区人民素以讲政治、顾大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著称,比如我省在短短80多天时间里,就完成了包括小金县在内的三万多套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走在了全国前列。
我想,有江西全省人民的倾力支援,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援建队伍,有小金人民的全力支持和配合,我省对口援建三年任务两年完全可以完成。
事实证明,当初我们的分析判断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截至2010年5月7日,我省对口支援小金县的48个类别项目已全面实施,其中完工41个,项目完工率85.4%;我省直接组织施工的“十大示范工程”及五个代建项目全面完成。对口支援到位资金11.72亿元,占援建资金的90.2%,其余资金5月底全部到位;实际完成投资11.7亿元,占计划投资的90%。实际完成投资及项目完工率均超过中央提出的“两个85%”的要求。今年6月底前我省援建任务将全面完成,比原定计划提前1年3个月,比中央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提前4个月。
读者报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听说您彻夜未眠,要求全省不仅从资金、物质上援助灾区,更要关心灾区藏、回、羌、汉孩子的生活、学习等情况。这期间,您和当地藏族小女孩杨兴秀还发生了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请问,当您接到杨兴秀的来信之后,您心中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苏荣 2009年2月3日,我收到了小金县藏族小女孩杨兴秀的来信。她在信中说,“不久我们还可以住进新校园,我们大家都很开心。现在我们在江西人民的关怀下,住进了活动板房,并且接受了你们无私的援助,有了防寒的棉衣被盖……有了好多好多的学习用具。”看到她那稚嫩的笔迹,不由想起了2008年7月8日我到日隆镇她家时的情形。记得当时她家的房子基本全倒了,全家住在简陋的过渡安置房中。我走进她家的时候,杨兴秀正在写作业,看到我们进来,显得有点紧张。我看到她家几乎家徒四壁的贫困状况,和她母亲那张饱经沧桑的脸,非常难过。当时,我勉励她们要尽快站起来,并请她们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全国人民的支援,灾区人民一定能重建新家园,开始新生活。回到江西后,小金县灾区人民生活好不好,灾区恢复重建进展如何,灾区小朋友生活学习情况怎么样,不仅我想,而且凡到过小金县的领导都牵挂在心头。所以,当我从杨兴秀的信中得知,小金县灾后恢复重建进展迅速,同学们都能安心学习,她家的情况也正在好转,感到十分欣慰,由衷地为她、为小金感到高兴。在信中,她多次说我们一定可以建设一个更美丽的家,还鼓励妈妈要站起来,体现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坚强。同时,她多次提到感谢江西人民,小小年纪就有一颗感恩的心,令我非常感动。
为了激励杨兴秀同学,也为了倡导我们的援建人员多关心藏区的孩子们,多关心灾区的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我当即给杨兴秀同学回了信。在信中,我勉励她战胜困难、渡过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同时,要求我省援建人员,以坚定的信心、十足的勇气、超常的毅力早日完成灾后重建的各项任务。我和我的同事所做的一切,都是每一名中国人的应有之举,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应尽之责。和我一样,每一位江西人都时刻关心着灾区。地震发生后,江西全省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全力支援灾区,我省全体援建人员还以个人捐款在小金建立了“江西援建爱心基金”,重点帮扶灾区贫困学生、困难群众。江西人民的无私爱心,必将化作无穷的力量,激励着小金人民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读者报 在江西对口援建工作即将结束之际,您最想对灾区小金人民说什么?
苏荣 一场特大地震,把江西人民与小金人民紧紧连在了一起!江西人民永远视小金人民为亲人,江西永远是小金人民的家乡。我衷心祝愿小金的明天更加美好,小金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祝愿小金人民和江西人民的友谊如同井冈夹金的红色情缘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