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南澳Ⅰ号”为明朝所造 部分文物已被淡水处理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6月03日04:53

  随着考古深入 古船身份得到证明

  “南澳Ⅰ号”作为明朝古船的身份得到了文字证明。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文物局获悉,“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取得新进展,隐没在海底淤泥下的古船此前无法知悉其真面目,但现在,考古队员已完成了“南澳Ⅰ号”八个舱位平面图的绘制工作。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继续进行,还原这艘古船船体结构与大致面貌的时间已不再遥远。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近段时间出水的文物中,有瓷器底款明确写着“大明年造”字样,这使“南澳Ⅰ号”古船的身份更为确认。

  文/图 记者王鹏、陈正新

  通讯员文考

  发掘成果

  据介绍,10天左右里,“南澳Ⅰ号”共出水文物564件,器型以盘、碗、杯、碟、罐、钵、瓶、盒、铜板等为主。其中青花盘256件,碗169件,青花瓷罐96件,钵13件,瓶1件,盒4件,杯8件,碟4件,黑釉陶罐2件,堆塑龙纹罐3件,铜钱2枚,铜板3块,棋子2枚,方形铁棒1根。在出水的文物中,有题字或款式器物111件。

  发掘进程

  古船不支撑有坍塌危险

  省文物局通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继续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这一阶段,考古队员在水下的工作主要有测量绘图、基线整理、隔舱板支撑、抽泥冲泥、水下摄影、文物发掘、出水文物保护等方面。

  还原船体结构和大致面貌,是此次水下考古发掘的一项重要任务。据介绍,目前,考古队员水下绘图除继续绘制一号舱、二号舱外,还沿着基线逐步绘制沉船平面图, 目前已经完成了八个舱位的平面图。古船装载货物的舱位是用隔舱板隔开的,经测量,各舱位隔舱板间隔约80~85厘米。

  另外,考虑到文物掏空后,古船船体结构有坍塌隐患,考古队利用镀锌管和铁板,按照两个隔舱板的距离,做成可调节的支撑架支撑隔舱板,以保证沉船本体的安全和完整性。

  部分文物进行淡水处理

  为加强对出水文物的保护,考古队还在文物库房安装了温湿仪,并由专人定期记录库房内环境变化情况。库房内的部分文物也进行了淡水脱盐处理。另外,中国文物遗产院、广东省博物馆还对瓷器、铁器、铜器、木块等进行取样,用于进行文物保护的实验室分析。

  “大明年造”难辨早晚期

  据了解,由于“南澳Ⅰ号”瓷器为民窑出品,而民窑瓷器与官窑瓷器不同的是在底款上较少标明瓷器烧制的朝代年号。

  对此次出水瓷器底款中出现的“大明年造”字样,馆藏众多“南澳Ⅰ号”此前出水文物的南澳县博物馆馆长黄迎涛表示,只能表明这确实是明朝船只,但难以通过这点辨别是早期还是晚期。

  目前专家对古船具体年代的辨别仍多是通过对出水瓷器器型、图案、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判断。

  考古分析

  古船或是万历三十六年后制造

  故宫博物院古瓷器研究专家陈华莎教授则根据出水瓷器的用料,推测古船应为明朝万历三十六年以后的船。她认为,出水瓷器中有的青花瓷盒在绘制图案时可能用了“回青”的料。“回青”料当时是从伊斯兰国家进口,特点是非常艳丽,蓝中微微发紫。但值得注意的是,“回青”料当时是由官窑牢牢控制。只是在明朝万历三十六年时,官窑厂曾经出现因为监窑工太凶悍而导致窑工死亡的事件。当时,窑工们暴动火烧御窑厂。因此,万历三十六年,官窑停烧,很多官窑的工匠流落民间,“回青”这类用料也由此流出。陈华莎认为,如这些小瓷盒真用了“回青”的话,这艘古船应该就是万历三十六年以后的船。

(责任编辑:news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