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电气化铁路技术活,我全干过”(组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6月04日08:21

  巨晓林只有高中文化,竟然写出填补电气化铁路施工培训空白的教科书。这是巨晓林在铁路接触网施工作业。
  ○靠着刻苦自学,20多年来,巨晓林成长为工地上赫赫有名的技术能手,也写下了70多本、超过22万字的笔记。

  ○由于平时爱好写诗歌,巨晓林还是工地上有名的“诗人”。正像自己写的诗一样,他从来不因为自己是农民工而觉得矮人一截,也从来不因为自己成了“技术能手”而自傲。

  新华时评

  民工成“巨晓林”

  社会须提供土壤

  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农民工巨晓林,工作23年来,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最终著书立说,自己也从一个普通农民工成长为一位高级工,成为知识型新型工人的杰出代表,成为农民工的楷模。

  巨晓林的事迹充分说明,在当今时代搭建起的人生、工作的广阔大舞台上,只要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广大农民工大有可为,完全可以一展抱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时代在召唤,祖国在期待,当今时代正需要千千万万个“巨晓林式”的农民工。我国约有2.3亿名农民工,他们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最基础的工作,辛勤的汗水洒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身为亿万农民工的一员,巨晓林是个平凡人,但他作出的业绩并不平凡。20多年的不懈努力,凭着这股好学钻研、乐观向上的劲头,他成功谱写出了一曲奋斗之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农民工已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加速转型这个时代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正从乡村转向城市,投入到国家的大发展、大建设之中,成为建设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如果有更多“巨晓林式”的农民工,他们展现出的才智,他们迸发出的激情,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必将加速社会发展的步伐,强力推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伟业。

  巨晓林的事迹同样说明,只要爱学、肯干,每个农民工都可以成为巨晓林。巨晓林只是个普通的农民工,没有惊天伟业,并非高不可攀。每个人的发展,并不在于他当初选择了什么职业、走了什么路,而在于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巨晓林的成功之处,也是格外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在乎身份的差别,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要干就要干好;就在于他对事业的忠诚热爱,对工作岗位的珍惜;就在于他有坚定的信念,刻苦钻研,奋勇争先。

  要让社会上涌现更多“巨晓林式”的农民工,社会、企业也要给一片他们成长的土壤。就像在巨晓林所在的中铁电气化局,长期以来,对农民工和正式工实行“五同五人”管理:同学习、提高人;同劳动,激励人;同管理,尊重人;同生活,关心人;同报酬,体贴人。在这样的管理之下,不少像巨晓林一样的农民工脱颖而出,被评上了各类的先进模范。

  要让社会上涌现更多“巨晓林式”的农民工,就要对农民工一视同仁,打破正式工、农民工的界限,让他们真正融入企业、社会中。同时,在收入水平、岗位培训、居住出行、医疗卫生、子女就学等方面为他们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给予更多的体贴关爱,让职工队伍思想稳定、工作安心,体面劳动、尊严生活。

  老巨的诗

  农民工,吃苦奉献的人

  咱们农民工,

  身手也不凡,

  开启那机器轰轰响,

  造出精品走四方,

  ……

  农民工,新时代的人;

  农民工,吃苦奉献的人;

  农民工,祖国不可缺少的人!

  他,是一位农民工———

  个头不高,却被工友们尊称为“小巨人”!

  他,是一位拉杆架线的铁路工人———

  高中文化,竟然写出填补电气化铁路施工培训空白的教科书!

  就是这位憨厚的农民工,在20多年的在外务工岁月中,刻苦自学,先后研发和革新铁路接触网施工工艺40多项,成为有名的技术创新能手。

  他,就是来自陕西岐山县的农民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公司接触网高级工巨晓林。

  数十万字笔记浓缩成“施工宝典”

  要是把我的经验总结一下,写给新工友,让他们学得更快,在操作中更安全、更省力,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讲起话来不紧不慢,嘴角含笑———初次见到巨师傅,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个头一米六左右的巨晓林,在工地上丝毫不起眼,但是对电气化局集团2万多职工、5万多农民工来说,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近两年,每一位新来的接触网专业员工都会收到公司内部出版、巨晓林编写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一书,书中详尽介绍了几十种接触网施工创新办法。

  电气化铁路专家认为,巨晓林这本书,填补了我国铁路接触网工技能培训没有施工经验及方法类教材的空白。

  巨晓林,1962年出生在陕西省岐山县杜城村。25岁那年,电气化局集团在岐山县招工,他被录取了。

  刚工作时,看到纵横交错的电线、电杆、接触网,以及一张张犹如“天书”的图纸时,巨晓林脑袋有点发蒙:“我能行吗?”

  他暗暗给自己打气:不懂,就一点一点学,不信有搬不开的石头!

  从那时起,巨晓林口袋里多了个小笔记本。稍有空闲,就围着师傅问些技术要领。

  靠着刻苦自学,20多年来,巨晓林成长为工地上赫赫有名的技术能手,也写下了70多本、超过22万字的笔记。

  2002年10月,干完了哈(尔滨)大(连)线铁路工程后,巨晓林萌生了要写一本书的念头。“要是把我的经验总结一下,写给新工友,让他们学得更快,在操作中更安全、更省力,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他一写就是三年多。数十万字的笔记,最终浓缩成了10万多字的书稿。

  如今,这本书成了工友们干活时的“操作宝典”。一公司六段党总支书记朱凯告诉记者:“书中介绍的方法,简便易学,干出的活儿又好又快,原来只发到班长这一级,结果队长们都来要,一个工班起码也得发三四本!”

  “别看字迹乱,思维可不乱”

  能不能把滑轮放到地下先和电线扣合,再拉上去固定住?大家按照这个方法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劲

  巨晓林不善交际,话很少,却是个很内秀的人,他总在不停地记,不停地写———

  “别看本子小,记事可不少;别看字迹乱,思维可不乱;为了企业新,时刻在创新。”记事本扉页上的一段话,道出了他的心声。

  巨晓林的创新之路,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1989年的一个夏日,在山西北同蒲铁路线工地,“工龄”还不到两年的巨晓林和工友们进行放附加线作业。

  所谓“放附加线”,就是要在铁路沿线电杆的外侧,架设一道具有保护等作用的电线。按照老方法,每当放线车经过电杆下方时,一至两名工人需先爬上电杆,挂上滑轮,套上绳子,再把绳子放到地面。下面两名工人,用绳子拴住电线拉上去。上面的工人再用肩膀,扛住电线,用力把电线挂在滑轮上。

  一天放线的时候,突然下起大雨。先爬上电杆的巨晓林,急中生智,赶忙把滑轮拿下来扣住电线,然后把滑轮固定在电线杆上。

  能不能把滑轮放到地下先和电线扣合,再拉上去固定住?返回工地宿舍,巨晓林就把这个方法说给工友听。大家按照这个方法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劲。

  为这,当时的技术员周文瑞“奖励”了巨晓林一支冰棍,还说“你能干到这个程度,比我还强”。

  看到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得到了认可,巨晓林心里美滋滋的,油然有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只要肯努力善钻研,就能干出名堂来!

  为了弥补学历低的缺陷,他买来了电气化专科、本科的专业书来读;工作重,时间紧,他就挤出自己休息的时间,尽一切努力来学习。

  经过千百次探索,他对接触网施工技术做到了融会贯通,由初级技工一步步升级为高级工,实现了由一名实干型工人到一名知识型工人的飞跃,并于去年开始担任作业队的技术员。

  据工程预算人员的测算,巨晓林20多年来创新的40多个工法创新给公司带来的直接效益就超过600万元。

  如今,汇集近几年巨晓林革新工法的第二部书稿已经送给专家评审,不久就会印发到工友们的手中。

  德国接触网专家直竖大拇指

  德国督导知道这个工艺是个只有高中文化的农民工发明时,执意来到工地,“中国工人了不得”

  大秦二期、京郑线、哈大线、侯月线、渝怀线、新建迁曹线……南征北战、风餐露宿,巨晓林在野外工地已整整工作了23年。

  当记者问他干哪条线最重要、最有成就感时,他憨厚地笑笑:没有不重要的线路,哪条线路出了问题都不成,都不能马虎!

  作为一名老工人,巨晓林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所从事的电气化作业,不仅是让铁路插上腾飞的翅膀,也是为国家的富强插上腾飞的翅膀!

  巨晓林性格温和,但他遇到困难有股倔劲儿,不低头、不服输。

  有一年,在吉林四平火车站施工,按传统工艺,巨晓林所在的班组20多个人忙活了半个小时,在作业车的配合下,才在六股铁路线上空安装上一组软横跨,因为停电时间段有限,照此速度,他们在工期内根本完不成任务!

  怎么办?

  工友们犯难了,巨晓林也开始冥思苦想。

  那几天,他像着魔了一样———吃饭时把筷子当做铁轨,把饭碗扣过来当作业车;晚上,他的工棚里灯彻夜明亮。

  经过反复钻研,巨晓林对原工艺进行了大胆革新,在地面上设计出一个“Y”形竖杆,上部线上配挂一个“S”钢筋勾,两个装置相互配合,一举替代了作业车工作。采用这项工艺后,一小时就安装了4组,工效提高了两倍。

  这个简便的工法当即在全线推广。当专家组中的德国督导季马教授知道这个工艺是个只有高中文化的农民工发明时,他执意来到工地见巨晓林。在这个小个子农民工面前,季马竖起了大拇指:“中国工人了不得!”

  “干工作,就要像小鸟用心观察”

  农民怕鸟儿吃庄稼,便在稻田里扎起稻草人,起初鸟儿真的不敢来了,但过不了多久,鸟儿就发现了门道

  “咱们农民工,

  身手也不凡,

  开启那机器轰轰响,

  造出精品走四方,

  ……

  农民工,新时代的人;

  农民工,吃苦奉献的人;

  农民工,祖国不可缺少的人!”

  由于平时爱好写诗歌,巨晓林还是工地上有名的“诗人”。正像自己写的诗一样,他从来不因为自己是农民工而觉得矮人一截,也从来不因为自己成了“技术能手”而自傲。

  巨晓林格外喜欢野地里的小草,他说,小草默默无闻,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染绿了山川,染绿了春天。

  在外施工的23个年头,巨晓林回家总计不到30次;父亲去世、儿女出生,他都没在身边;他不吸烟,不喝酒,省出钱来补贴家用;前些年他攒了钱,家里买了些砖想盖大瓦房,但由于他很少回去,这堆砖一放就是几年!

  巨晓林还喜欢画漫画。他画有这样一幅漫画:秋收时节,满地都是沉甸甸、金灿灿的稻子,有几只鸟儿站在稻草人的肩上。

  老巨解释说:农民怕鸟儿吃庄稼,便在稻田里扎起稻草人,起初鸟儿真的不敢来了,但过不了多久,鸟儿就发现了门道。他说:“干工作,就要像小鸟一样用心观察。”

  就是这样一个认真细心、勇于进取的人,20多年来,巨晓林不知疲倦地钻研,他持之以恒,乐在其中。2008年,他也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今年5月15日,巨晓林又和他的工友转战到正在紧张施工的京沪高铁工地上……

  “从有线电气化改造、时速200公里铁路大提速、到这条京沪高速铁路,我就把所有电气化铁路技术等级的活儿都干全了!”巨晓林自豪地笑了。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news4)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