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救灾归来话党建(图)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6月06日07:26

  鲜花、掌声、锣鼓……从玉树地震灾区归来后,兰州军区总医院副主任医师王芳感慨地说,没有我们医院党委班子的过硬,完成任务也许可以,但要完成得那么出色,难!

  请战出征最早、物资携带最多、手术展开最快……重温那段难忘经历,院党委“一班人”对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多了几分感悟和思考。

  党委的政治敏锐性哪里来

  一位哲人曾说,关键时刻的表现,是平时思想的最真实体现

  政治敏锐性,是衡量一个党委班子是否成熟过硬的标准之一。但究竟怎样才算是政治敏锐,似乎没有量的标准。

  “就跟听到紧急集合号令一样!”对于玉树地震发生后兰州军区总医院党委的反应,兰州军区联勤部一名领导这样评价——“反应迅即,闻令而动”。据了解,当天早间新闻播发地震消息后,院长尹强和政委朱自清马上互通了电话。随即,医院党委召开了简短会议,向上级递交了赴玉树抗震救灾的请战书。与此同时,人员编组、路线勘察、物资调集等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展开。接到命令后,一个由60人组成、携带近千种设备和数百万吨必备物资的野战医疗队便立即开拔,向玉树灾区疾奔而去。

  一位哲人曾说,关键时刻的表现,是平时思想的最真实体现。医院政委朱自清认为,政治敏锐其实就是看一个班子在大事面前、急事面前是否清醒。这个清醒可是有标准的,关键时刻如果还想着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思想上还有所摇摆,行动上还有所迟缓,就是政治不敏锐的具体体现!

  让党委在政治上时刻保持敏锐,他们除了在平时加强学习外,还化无形为有形,把工作岗位作为砺炼党性修养的平台。基层官兵到医院看病,院党委践行“部队官兵谋打赢,我为官兵保健康”的诺言,设立“绿色通道”,并在每一名战士住院时送一束花、端一杯茶、留一部联系电话;边防官兵有大病一时无法下山治疗,他们连年多批次派出医疗队走戈壁、上高原,用“白衣天使”浓浓的爱换来了飘扬在风雪高原的一曲曲赞歌……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俗语告诉我们,只有在平时常“磨刀”,战时才能刀锋利。党委是部队的领导核心,战争的特点要求兵贵神速。只有党委政治敏锐了,兵贵神速才有思想保证。回顾救灾经历,院长尹强感言:“作为国家级的医疗专业救护力量,我们院党委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还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常砺思想、练本领。”

  班子的坚强凝聚力哪里来

  前方的党委成员事事模范带头,后方的成员也有“前方意识”

  战争年代,当冲锋号响起,高举战旗的旗手一往无前地冲在最前面,战士会毫不犹豫地跟上去——“因为高举红旗的一定是共产党员!”重大事件面前,党员领导干部能否站得出来、冲得上去,对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

  玉树地震不到20分钟,正在四川绵阳参加全军总医院院务工作会议的副院长焦文才立即给院长打电话,说他已报告会务组,买最早的航班返回医院,参加医院可能执行的抗震救灾任务。几乎跟焦文才一样,当时在深圳参加全国医疗器械研讨会的医务部主任徐越斌也在地震后立即归队,并带野战医疗队奔赴灾区。地震当天,副政委张国华的爱人正在住院,他找人代为照顾,与医疗队一同赶往灾区。副院长张俊随野战医疗队到达玉树后不久,身体出现剧烈高原反应,被送回西宁稍作治疗后,又重返灾区,直到医疗队回撤。

  而医院政委朱自清更是带着悲情出征。正当朱自清紧张收拾行李要去玉树灾区时,传来了父亲病危的消息。到玉树的第二天,朱自清的父亲去世,而此时的他,正跟全体医疗队员一起,奋战在救治伤员的紧张工作中。

  在玉树灾区的党委成员事事模范带头,后方的领导也有“前方意识”,使伤员救治工作有序展开。尽管关山相隔,但每天医院的党委成员都要相互通报情况,对于前方急需解决的问题,后方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由于医疗队到灾区时是轻车简从,被褥无保障。得知情况后,院长尹强随即派车队昼夜疾驰,在最短时间把被褥及各类给养送达野战医疗队。

  无一名伤员因救治迟缓而导致死亡或病情加重,在灾区完成危重伤员救治人数最多。抗震救灾的成绩,让医院党委“一班人”对团结有了更深的理解:“团结是一种状态,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能力!”这几年,医院全面建设年年上台阶,上级在总结他们经验时说:“凝聚力强的党委班子,是这个医院创造辉煌的思想基础和不竭动力。”

  过硬的核心领导力哪里来

  可成为教科书的救灾场面,凝聚着“一班人”抓中心带全面的智慧和汗水

  都知道抓工作要抓中心、抓重点,但如何抓却能折射出党委的能力。

  4月16日,兰州军区总医院赶赴玉树体育场开展接收受伤群众工作,110分钟,4名医护人员就收治了15名受伤群众!而此前,这4名医护人员快速机动上千公里,途中没有片刻休息。总后卫生部一名领导赞扬说:“你们玉树快速救治伤员的场面,完全可以成为指导医院抓好卫勤保障训练的教科书!”

  可成为教科书的救灾场面,凝聚着这个医院党委抓中心带全面的智慧和汗水。7年前,这个医院的野战医疗队、综合医疗组等8支卫勤机动力量组成后,如何提高遂行保障任务能力摆在了院党委的面前。岁月流逝,他们在抓卫勤训练中摸索出的设置情况定期外训、轮流上岗全员覆盖、军地联合应急接诊等卫勤训练方法不仅逐渐完善,也形成系统。

  抗震救灾期间,医院副院长王立安担负后送灾区伤员的救治任务。在救治中,当他提出“保命减残”救治原则后,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过于注重保护身体肢体的完整可能会引发死亡等不幸发生。但王立安认为,肢体健全不仅能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也能减轻国家负担,要尽一切可能保命减残。

  而王立安之所以这样认为,源于对医院医疗水平的信任。“我们平时卫勤训练抓得那么扎实,遇到困难肯定能冲得上去。”38岁的藏族同胞斯塔被转送到医院后,检查发现患有合并急性肾衰、多脏器衰竭、挤压综合症。这几种病,有一种治疗不及时都会危及性命。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斯塔的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并逐渐康复。

  “效益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主要指标,但作为军队医院,在未来战场上能救得下,才是最大的效益!”大抓卫勤保障训练,看上去是部分人员暂时离开了医疗一线,经济效益可能受损,但兰州军区总医院的实践证明,通过大抓卫勤训练这个中心,医院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各级指挥员的谋略水平等,都因中心工作的提升实现水涨船高。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