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围绕发展壮大城市群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组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6月08日05:27




  核心提示

  在沈阳经济区政协论坛(营口)第七次会议上,八城市政协课题组围绕会议主题,根据各地、各领域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新建议、新模式、新途径。沈阳经济区八城市从整体上就城市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区域内各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区域城市化、同城化的进程。

  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升综合竞争力

  沈阳市政协课题组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定位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区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三者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是沈阳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重大任务。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协作机制。一是要完善省级协调指导机制,强化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工作协调和指导,根据区域经济各地区分工特点,制定中长期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纲要和远景规划。二是要完善八城市间合作机制,通过政府合作搭建一体化平台,使区域内各城市真正实现空间上和体制上的融合。三是要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使利益受损地区既能在远期发展中受惠,也能得到近期的利益补偿。

  第二,要进一步明确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沈阳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分工,应当实行“以大牵小”战略,真正打破地区分割,克服一城一区的局限,大幅度降低市场准入和管制门槛,积极促进服务业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促进服务企业跨区域多元化发展。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切入点,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改造等重大专项工作,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

  第四,要进一步健全现代服务业的资本支撑体系。深化金融改革,整合金融资源,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带动整个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推动金融服务业多元化发展。

  打造沈阳经济区“开放通道”

  鞍山市政协课题组

  鞍山以建设鞍海城际连接带为重点,充分发挥城际产业带比较优势,突出城市连接带的聚集效应,全力打造沈阳经济区“开放通道”,大力推进城市化、城镇化改造,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把鞍山建成城市组团布局、快速通道相连、绿色空间相隔、万水百湖辉映、独具文化魅力的全国最佳生态宜居城市,为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支撑。

  作为沈阳经济区全面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桥梁,鞍山将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连接沈辽鞍海营的两条通海产业大道、沈辽鞍海营城际轨道、东北亚铁路等,全力打造沈阳经济区全面对外开放的大通道。

  全力推进腾达通海产业大道(鞍山至海城)工程。该项目处于国道长大线和沈大高速公路之间,全长27.471公里,总投资4.7亿元。目前,该项目的可研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预计今年年底全线贯通。

  加速建设沈西工业走廊出海通道(辽阳、鞍山段)。该项目全长45.23公里,总投资6.7亿元。目前,项目可研报告已获得省发改委的批复,今年将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沈西工业走廊直达营口港。

  加速鞍海城际铁路建设。今年全面开工建设鞍海城际轨道交通,形成与通海产业大道并行的交通体系。目前,鞍海城际铁路已被列入省政府沈辽鞍营城际轨道交通计划,预计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北起灵山,终至海城牛庄,全长68.1公里,总投资133亿元,预计2014年年底建成通车。同时,鞍山全力打造东北亚铁路大通道,目前,岫庄铁路已全面开工建设,海岫铁路升级改造工作已提上日程,岫凤铁路、鞍台铁路建设进程正在加快推进。

  创立资源型城市转型新模式

  本溪市政协课题组

  以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本溪市将以沈本一体化建设为平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钢铁加工和旅游休闲三个主导产业,加快建设沈溪新城,优化生态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打造“三都五城”(钢都、药都、枫叶之都,国家环保模范城、森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卫生模范城和双拥模范城),实现本溪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创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的“本溪模式”。

  依托辽宁特别是沈本两市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依托生物医药产业,把沈溪新城打造成千亿产值的中国药都。在沈本城际连接带上规划建设205平方公里国家医药产业基地,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目前,国家医药产业基地累计落地项目150个,投资总额20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62家。

  依托本钢和北钢具有的原材料产业基础,加快拉长钢铁产业链,建成沈阳装备制造业的配套加工基地。规划建设60平方公里、500亿产值的本溪钢材加工产业园区。

  依托本溪市独具特色的“山、水、林、泉、洞、漂”旅游资源,精心打造辽宁省旅游的重要节点、资源型观光的目的地和未来区域性的专项度假区,东北乃至全国闻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旅游总收入要达到300亿元以上。

  本溪将通过建设千亿产值、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拓展钢铁产业链,培育旅游产业,来支撑建设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多功能的生态城市,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依靠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的新路。

  探索新城建设的新路径

  辽阳市政协课题组

  开发河东新城是辽阳市委确定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辽阳市委、市政府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紧密结合辽阳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新城、新市镇开发建设。

  一是高起点编制河东新城规划。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战略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种专业规划。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分三期开发建设,最终实现吸纳人口60万目标。

  二是成立城投公司并搞好运营。建立了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使其成为新城开发建设的融资的平台、建设的业主、经营和偿债的主体,建立借用、还款一体化,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体制。

  三是建立健全政策及制度体系。在新城开发初期,为吸引投资商进入新城,政府制定了优惠的财政、税收及其他政策,包括适当降低地价、减免有关税费等政策措施,制定了河东新城《投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新城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新城规划公示制度》、《新城居民医疗保障管理办法》、《新城起步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方案》、《新城起步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方案》等。

  四是建立高效运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河东新城党工委、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分别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级管理权限。设立土地储备中心,负责新城土地储备的实施,设立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对进入新城的所有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

  推进沈抚新城明年形成规模

  抚顺市政协课题组

  为推进沈抚新城明年基本形成规模,抚顺市政协课题组建议把沈抚新城作为一个城市来统筹,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实现无缝对接,这样既可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又能做到资源共享、互补双赢,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目前,沈阳和抚顺各自制定了沈抚新城建设规划。为加快沈抚新城建设步伐,需要两市形成一个城区规划,以便有效整合空间资源与优化配置。一是有利于功能布局优化——弱化行政界线,整体统筹安排主要大类功能用地,进行整体功能分区;二是有利于公共设施整合——着重解决重复建设和资源共享问题,统筹安排大型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三是有利于道路交通衔接深化——在铁路、轨道交通、道路原衔接规划的基础上,优化沈抚两市边界两侧城市次干路及支路的对接;四是有利于沈抚新城生态环境保护——区域重要绿线的界定、浑河水源保护和景观带建设。

  “沈抚新城管理委员会”在抚顺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但其成员目前只由抚顺单方面组成。为推进沈抚新城明年基本形成规模,构建与沈抚新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新城规则一体化,建议重新组建沈抚新城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沈阳和抚顺两市相关人员组成。沈抚新城管理委员会承担组织协调推进沈抚新城工作,要制定工作方案,把各项指标纳入其行政考核内容,建立责任体系,强化建设重点和主要任务的责任落实,推进沈抚新城重点项目的实施。发挥管委会引导、组织协调、保障监督作用和经济调节职能,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提高开放程度,加快要素供求的市场化,争取早日建成沈抚新城。

  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发展动力

  阜新市政协课题组

  阜新将建设阜新国家液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打造中国液压之都,依托液压装备产业,推动沈阜一体化进程。

  按照把液压产业基地打造成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和阜新市经济转型的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的战略定位,阜新提出“一个产业、一个新区”的战略构想,即以阜新经济开发区为核心,规划建设一个面积为22.3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在产业园区以东、市中心老城区以北,规划建设一个面积为17平方公里的玉龙新城区。两区相邻,相互带动,共同发展,使产业基地的建设带动新城区的发展,新城区的形成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城市功能配套服务。

  发展目标是每年至少引进并开工项目80个,到2015年引进600户企业,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0亿元,利税200亿元,安排就业20万人。重点发展液压、气动、密封上下游产品,促进零部件向系统及整机方向发展,从液压、特种汽车制造业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延伸到整个装备制造业,进而成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液压产业基地距沈阳桃仙机场170公里,距锦州港120公里,沿高速公路4小时可到达大连港,沿京沈、京承两条高速公路5小时可到达北京。随着新建的高速铁路、阜盘高速公路的完工通车,阜新将实现半小时到沈、一小时出海、二小时进京,交通优势更加明显。

  加速推进沈铁同城化

  铁岭市政协课题组

  沈阳经济区步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沈铁两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沈北新区主导产业布局明晰,沈铁工业走廊初步建成,两地的产业关联度越来越高;沈铁城际连接带建设方兴未艾,沈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铁岭新城22平方公里区域基本建成,行政中心顺利迁入,两地的地缘优势更加明显,加速推进沈铁同城化正逢其时。

  铁岭市政协课题组建议省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在无需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取消沈阳经济区八城市之间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长途费、漫游费,至少在沈抚铁三市先行取消以上费用。

  积极推进沈铁两市在建路网建设速度,争取早日投入使用。为解决沈铁城际铁路融资困难,将沈铁城际铁路打包为一个整体项目统一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协调相关部门,使得由两市始发的公交车能够直接抵达对方城市的中心城区,真正实现沈铁公交一体化。

  加快实现两市旅游资源共享、线路联网、品牌同创,把铁岭打造成沈阳经济区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在集体户口管理、购房落户标准、“三投靠”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两地落户“零门槛”。率先在沈铁城际连接带区域实现教育、就业、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并逐渐扩大范围。抓紧统一协调两市医保政策,实现数据网络共享和统一结算,尽快实现医保 “一卡通”,最终实现铁岭市民享受沈阳市民同等待遇。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肖江整理 王雁 张文魁摄影

  提高城市科学

  长效管理水平

  营口市政协课题组

  八城市要通过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逐步实现城市从传统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方式转变,从突击整治型向长效化管理转变,从问题式管理向预防式管理转变。

  要建立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的城市管理体制,建立起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体制,使城市管理真正做到纵向分权到底,横向分工到边,使城市管理既具有高度权威的统一领导,又具有灵活多样的分级实施,使管理效力覆盖全市。要理顺管理关系,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坚持“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市和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

  要通过建立城市目标管理责任机制、城市管理社会参与机制、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城市管理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使城市管理注重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建设,形成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采取“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和“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精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通过建立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形成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并行的城市管理运行新体制。这一新的管理体制能够有效地整合行政管理资源,提高政府综合执法实效,能够使城市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变传统单一空间管理为时空结合的信息化流程管理,变主体分散的“小城管”为资源整合的“大城管”。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