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30年倾己所有资助2万贫困生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6月09日07:01
  图为蒋国珍与受助学生在一起。

  文/图本报记者 黄辉

  两间土坯房、一张老式床、一顶旧蚊帐,外加一张破书桌、几条木板凳,旁边摆着一排装满红薯干的土陶罐,以及一个用砖头砌成的一尺多高的土灶台,这就是一位80岁老人的全部家当。

  6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蒋家村离休乡村教师蒋国珍的家中采访时,被眼前家徒四壁的景象深深震撼———就是这位生活节俭,甚至称得上十分“吝啬”的老人,30年来资助、奖励学生达2万人,累计捐助金额20余万元,超过他离休工资的总和!

  蒋国珍1930年出生,师范学历,参过军、打过仗。1957年,由于历史原因,他被错划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出人意料的是,他平反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将国家补发给他的22年共计9600元工资,一次性捐给希望工程。

  如今在新余市邮政局上班的敖辛伦对当年那件事记忆犹新:1988年,他考取江西省邮电学校时,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悲痛、忧虑导致左眼失明,家里一贫如洗。就在敖辛伦迫于无奈、准备放弃求学的时候,蒋国珍主动给他写了一封信,让他在困境中见到了曙光。

  当敖辛伦赶到学校报名的时候,蒋国珍的汇款单也随即“追”了过来。以后的4年里,蒋国珍都会按时寄钱给敖辛伦。“每次收到汇款,心灵都有一种颤抖的感觉,觉得这不是钱,而是蒋老师的心和血!”在敖辛伦的眼里,蒋国珍“不是父亲、胜似父亲”。

  罗坊镇平塘村的贫困生廖二宝考取南昌大学后,听说蒋国珍老师乐于助学,便前去求助。可走进蒋国珍的家,廖二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蒋老师家比自己家还要寒酸,连坐的凳子都不成样子,“我哪能请他扶助,他才是需要扶助的人!”

  事后赶回家的蒋国珍得知廖二宝来过后,连忙从银行取出4000元现金,冒着大雨就直奔廖家。当看到蒋老师怀里揣着一包钱全身被淋透的样子,廖二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下,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翻开蒋国珍那本发黄的笔记本,记者看到了一连串的学生名字和捐助数据:敖辛伦,1350元;皮秋根,3350元;廖小杰,4800元……30年来,他捐助了无数困难学子。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的却是,蒋国珍一日三餐吃的是红薯蔬菜加一把米煮成的混合饭,身上穿的是自己几年前缝制的旧衣服,晚上照明用的是一盏破旧不堪的煤油灯,他每天的生活费不到一元钱,一年甚至吃不到一斤油……

  1995年,65岁的蒋国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两年后,面对鲜红的党旗,他热血沸腾:“入了党,我就是党的人了,今后我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的事业。”

  据罗坊镇镇长胡军平介绍,一开始,蒋国珍主要是资助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学生。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上不起学的贫困学生越来越少,蒋国珍转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先后在多所学校设立奖学金,并通过镇关工委等单位对贫困学生进行捐助。

  而受过蒋国珍资助的学生每逢带着礼物去看望他,十有八九都会被“骂”回去:“我不要你的东西!如果有这个能力,你就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倾己所有、捐资助学、不图回报,自己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你觉得快乐吗?”面对不少人的疑惑,蒋国珍淡然一笑:“我的人生信条是,有了奉献,才有价值;有了价值,才有幸福;有了幸福,才有快乐。”

  本报南昌6月8日电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