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涨价酝酿新一轮 官方预判大豆领涨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降蕴彰 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启动农产品“打炒风暴”之后,一度声势迅猛的大蒜、绿豆等农产品涨价风潮逐渐平息。
但这只是今年夏粮收购启动之际一个短暂的预演,新一轮农产品涨价正在酝酿之中。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本报,极有可能接棒下一轮涨价的农产品会是大豆,上涨大约将从今年10月份开始延续至明年上半年;若大豆涨价,会逐步传导至肉蛋奶、多种豆制品乃至玉米价格。
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由于今年国内大豆产量降幅较大,在预期通胀的大背景下,国内外炒家很容易借机炒作;而近两年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一直延续国内外价格倒挂的局面,政府和企业容易麻痹,低估未来大豆暴涨的可能性。
进口依存度过高
因低温多雨等原因,今年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明显下滑,而且下降幅度较大。
黑龙江省是国内大豆生产的最大省份,大豆实际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约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40%。根据黑龙江农业委员会5月份掌握的信息,今年该省大豆播种面积较去年下降8%,400多万亩;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提供的数据是,较往年减少了200万亩。
“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的缩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内大豆产量也随之下降。”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产业所主任蓝海涛说,近年来国内粮食自给率一直维持在95%左右,但由于国内生产大豆的成本过高,近几年来大豆供给越来越高度依靠进口。
从1997年到2009年底,中国大豆年进口量增长了3961万吨,其中尤以近两年进口速度最为 “神速”。2008年进口大豆3743.6万吨,2009年即上升至4225万吨。2009年12月,中国进口大豆创造了478万吨的月度历史纪录。
进入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依然是高速提升,目前已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53.3%。
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进口了401万吨大豆,4月进口量为420万吨,5月进口量将超过500万吨,而6月、7月甚至都会超过600万吨,“今年预计我国大豆全年进口量将提升至475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一位分析师说。
进口大豆提速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与中国相比,南美和美国的大豆价格很低。以目前大豆价格为例,中国政府规定的大豆收储价格约合每吨3750元,从美国进口大豆到港分销价格每吨只有3200元~3300元,价差每吨在500元左右。而后者为转
基因大豆,出油率比国产大豆高出2%~3%。
蓝海涛表示,在今年预期通胀的大背景下,由于中国大豆对进口依存度过高,今年国内大豆产量又有下降的前兆,再加之大豆有需求稳定、耐储存、产地集中等特点,国内游资很有可能将目标盯准大豆,选择在国内大豆成熟季节——即10月份进行价格炒作。
前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师和两位粮油企业老总也表示,目前外界一致对国内棉花减产比较关注,而忽略了对大豆减产的重视。现实的情况是,虽然短期内,国家控制炒作农产品的消息对市场形成一定压力,但风声过后,政府对市场的控制松懈下来,国内游资可能卷土重来,开始新一轮的农产品炒作。
传导效应更大
中国大豆进口来源过于集中,也是游资炒作的一个条件。
2009年之前,中国进口大豆来源国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由于今年中国与阿根廷因贸易争端导致豆油进口急剧减少,相应地从美国和巴西的大豆进口量大幅增加,其中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增长速度更快。
美国农业部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29日,过去一年中国订购了2190万吨的美国大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70万吨,占到同期美国大豆出口订购量的58.6%。报告称,在中国大豆进口增加的推动下,美国全年大豆出口订购量将从去年的3240万吨增加到今年的3740万吨。
据了解,中国大豆进口主要受少数跨国粮商控制,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4家公司垄断了中国80%的大豆进口。
早在2004年、2008年,就有受到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导致国内农产品市场损失惨重的先例。只是最近两年国际大豆价格一直保持低价运行,价格倒挂无形中减小了对国际大豆价格波动的可能性。
但蓝海涛认为,由于中国大豆进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之与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相比较,国家对大豆的储备量相对较低,一旦国内游资炒作与国际期货炒作借机联动起来,政府方面很难控制局面,大豆涨价就会逐步传导至肉蛋奶、多种豆制品乃至玉米价格。
国家发改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国际上,农产品等商品作为“资产”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因此投资资本对农产品进行炒作是很正常的。近几年国际市场每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都与农产品的这种投资属性相关。
“大豆价格上涨很容易形成对整个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预期,带动其他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他解释说,“根据我们的研究,大豆价格每上涨10%,猪肉价格上涨7.8%;玉米价格每上涨10%,又会使现行猪肉价格上涨5.3%。”
“我国每年进口的大豆中75%是做了豆粕,满足国内饲料的需求,其余的才是用来生产食用油。”前述其中一位企业家这样提醒。
下游产能正在扩张
中国大豆进口增长今年为何如此迅猛?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分析师陈树韦认为,“主要是近几年我国养殖业的规模以及食用油的加工产能在扩大,而国产大豆一直不能满足需求。”
上述粮油企业老总对此有更深入的分析,他们一致的看法是,在国资委、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的倾力支持下,近两年中粮集团、中纺集团和中储粮等国内粮油巨头投资建设了一些大型油脂加工厂。
“即便是很多业内分析人士,对中粮、中纺、中储粮的油脂加工实力也并不知情。”其中一位粮油企业老总分析说,中粮集团已经达到接近1000万吨的油脂加工产能,中纺集团也具备年加工油脂600万吨~700万吨,年精炼近150万吨的能力。
据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介绍,仅去年一年,新增油脂加工产能就已经接近1000万吨,当前国内大豆油脂的加工能力已经超过9000万吨。照此计算,上述三大粮油巨头占比高达近20%。
中粮、中纺、中储粮等突飞猛进的结果是,一方面,国内油脂加工企业产能提高神速,足以与益海嘉里这样规模的外资企业相抗衡;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国食用植物油仍以豆油为主,国内潜在的大豆需求缺口仍然在快速扩大。
这种需求缺口被国内外炒家边际化扩大、从而借机炒作的可能性由此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