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大学热门专业在职场遇冷 高校专业设置严重滞后

来源:央视网
2010年06月10日02:06


  热门职业 职场遇冷

  主编:鄢闻余 编导:王星灿、李凡、井天增 摄像:樊金峰、樊建恩、陈艳波、李培、张明

  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结束,就在数百万考生憧憬着大学生活的时候,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命运同样值得关注。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万,创下历史新高。他们在今年面临怎样的就业形势,能否顺利地找到工作呢?我们先来看看北京一个高校毕业生的经历。

  小张是北京市一所重点高校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现在已经临近毕业,但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让性格一向乐观的她也不免开始着急起来。这天在北京大学生之家有一场招聘会,寝室的姐妹们七点就早早起床,为小张出谋划策,希望在现场给招聘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搭配好出门的衣服后,小张开始准备简历。小张从考研之后开始找工作,经历了几个月的求职生活,她的简历也是几经修改。

  小张:把教育背景放在上去了,然后包括获奖情况,而且就是把它提前了,因为当时直接放社团经历的话会太紧凑了,而且每一句话,现在就很简单的一些,就是基本上不会超过两行,然后就是,而且时间这个排列什么之类的,都比这一份要专业很多。

  小张:这是我的简历,热乎乎的还,有温度的。

  记者:拿了多少份?

  小张:10份。

  记者:够用吗?

  小张:够用,我还有6份,

  小张赶到招聘会现场的时候,招聘会刚刚开场。主办方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告诉我们,这是他们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组织的倒数第二场招聘会。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张辉:今天我们总共来了68家单位,应该说从单位数量拿出了2100多个岗位,中小企业比较多,再一类我觉得就是一些专业的背景要求不是那么强,流动性也比较大这种岗位,是比较多的。

  尽管来招聘的岗位当中,中小企业和一般文秘占了大多数,但是小张还是满怀希望能找到一个适合英语类毕业生的职位。小张领取了一份当天招聘单位和职位的名单,仔细地看了几遍,最后她在自己觉得合适的职位上做了记号。小张一直想从事媒体工作,她首先来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摊位前,想应聘新闻信息的岗位。这个摊位也是当天为数不多的需要应聘者排队的摊位。小张在排队时听到了其他应聘者的交谈,没有和招聘人员见上面就从队伍里自动退了出来。

  小张:她不招英语专业的,要的是经济学硕士。

  小张告诉记者,事实上,她在求职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到媒体去做一名编辑。正好在招聘会上她看到一家杂志社正在招人,就上前递了简历。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邮寄杂志做过没有?

  小张:杂志还没有。

  记者在这家杂志的招聘人员那里了解到,他们的杂志是想招收一名邮购杂志的文案编辑,但是小张显然并不明白这类杂志的宣传和策划之道。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她主要学习英语专业,然后现在可能想从事一个文案策划的工作,就是专业不对口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觉得其实这个(学生),不是太适合我们这个公司

  小张告诉记者,自己当初选择英语专业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专业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一个热门的专业,她本人也是以很高的分数考入北京这所一流高校的。但是对于这个专业未来的职业方向,她在高中甚至是大学前几年都没有机会进行接触,更谈不上实习。直到毕业前夕小张到国际广播电台的网站实习以后,才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和适合的是媒体的工作。因此这次找工作小张很想寻找媒体的工作机会。

  小张:你可以看一下我的简历?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有没有自己客户来源或是项目来源。

  小张:这个可能还暂时没有,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她的能力可能介于文字编辑跟策划编辑之间,做文字编辑可能比较屈才,我觉得是,但是做策划编辑,她没有固定的作者资源和选题资源,

  因为在校期间学习的渠道有限,自己的经验也不足,小张发现这次招聘会上找到一份媒体的工作希望不大。她决定调整自己的定位,把目光投向和自己的英语专业相关的职位。在展会的一角,小张看到新东方铭师堂正在招聘英语教师,这让小张眼前一亮。能够学以致用,到这样知名的学校去教英语,这对英语专业毕业的小张来说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机会。

  小张:我想问一下全日制复试班英语教师的话需要有工作经验吗?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对。

  小张:兼职教师也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是吧?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对。

  小张:好,谢谢。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教学经验就是代表了他对高中教材的一个熟悉了解,还有就是他对考点,高考考点,考纲的把握,这样他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就会,有所侧重,有所渗透,所以说这方面是一个类似很严格的要求。

  招聘人员认为,学校要找的是一个真正能够带学生的教师,并不是仅仅是一个会说英文的语言人才,因此小张无法获得面试的机会。她又来到这家外贸公司的摊位前,这家公司需要招聘两名外贸业务员,小张觉得自己会外语,也是做外贸的一个优势。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外贸流程了解吗?

  小张: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学习的吧。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因为我们选的岗位是需要有经验,外贸过程,整个都要流程比较了解的,她虽然说在语言上、沟通上好一点,但我们只把这个作为背景看一看。她如果了解外贸流程,我可以录用她

  小张原本以为工作只要和英语沾边,自己就会有用武之地,却没想到,大多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要有工作经验,而且还会有很多额外的条件。小张告诉我们,十几年的学习生活,她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学业上,也没有什么机会去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自己在考大学的时候完全没有料到,当初被认为是最热门的专业,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会这么遇冷。

  小张:按大家的想法就是说英语学好了,以后什么,就不会很愁,就是因为英语好你到哪儿就是说都能够,就是吃得开怎么说就是这样一个概念,然后也没有过多的去想,

  眼看参加应届生招聘会的人一场比一场少,小张不免有些着急,尽管这场招聘会一共有2100多个职位,但是她自己只投出了五六份简历 。 招聘会结束后,小张回到寝室,把会上投简历的情况一一登记在自己整理的表格里。这张表格记录了小张从3月份开始所有投出的简历的反馈情况。

  小张:72份一共。

  记者:黑色的就是表示没有回音的。

  小张:对对,这种紫红色就是相当于就没有希望.

  小张统计的这张表格显示,在小张投出70多份简历后,有12家企业提供了面试机会,最终愿意让她去实习的有三家。

  小张:有时候别人一听到你说英语专业其实说你说工作不难,但是其实找工作还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比如说这个职位我们需要招比如说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这些专业的人,然后后边列一条说英语能力要比较好,就是说它只是作为一个附加的条件,

  现在小张有空就上网搜寻各种招聘信息,遇到有合适的职位,她都会首先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求职信,然后再随简历一起发出。

  小张的电脑的收藏夹里有大量讨论求职和面试心得的文章,她在有空的时候就会认真学习,有觉得好的经验她还会记在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上,便于随时翻看。

  小张:我把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东西都放进来了,就比如这个黄金法则,80%和20%,你是要说承担起80%的谈话,而面试只会说20%,就是说你自己要把握那个节奏。

  小张寝室里现在一共住了三位女生,今年毕业的有两位。现在,找工作已经成了寝室里的热门话题。大家常在一起交流求职和面试心得。

  小张同学 小王:其实面试大多数情况下他就是,面试官是在看,观察你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这位同学不久前在老家找到一份银行的工作。谈起个中艰辛,她仍是感慨不已。

  小张同学 小王:我从10月份开始,10月份开始就是开始正式投简历,过了十一之后,12月份开始有逐渐的开始笔试面试,直到3月份,3月份才差不多定下来的。

  记者:觉得难吗?这个过程?

  小王:挺难的,挺难的。其实现在就说明确说要招我们这个专业的相当少,而且如果说是有一些职位需要我们专业的话,它也是需要研究生学历的。

  记者一直关注着小张找工作的情况。招聘会两天后,记者接到小张的电话,得知小张得到了北京一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面试通知,小张在上次招聘会上应聘了这家公司的英语教辅读物研发人员,虽然公司并不算大,但是经过大海捞针般的搜寻,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让小张兴奋之余又有点忐忑不安。

  小张:发了个短信说要上午做准备下午试讲,我不知道会试讲些什么内容。

  这样的面试形式让小张感到有点意外,而且面试通知里并没有透露具体的试讲内容,小张只能在网上搜寻一些公司的相关信息。第二天早上,小张早早出发,到这家公司里拿到了试讲题目,开始紧张地备课。下午两点,试讲正式开始。

  试讲结束之后,考官们开始评点。

  考官:是不是就考虑到我们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时候实现一个梯度,纯英语的讲课方式,说明你口语比较好,但针对这种年龄层次的孩子来说不一定能这么进行。

  小张这次能找到工作了吗?

  北京国教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振国:我们希望招的是师范类的英语专业的,学过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方法,有过对教育一定的了解背景的,但是始终也没招着。

  截止到节目播出前,公司仍然没有给小张发来明确的工作许可。

  艰难的求职经历让小张时常进行反思,她告诉我们,因为缺乏实践和实习经验,专业学习内容太过单一,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走出校门她才发现自己所学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小张:觉得自己这四年就是学的东西还不够,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是觉得可能自己对以前对职业规划这个方面想得不是特别多,可能自己的经历都比较单一。

  看了小张的这段求职经历,记者有两个感受,一方面现在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少,很多工作岗位急需用人,但另一方面,像小张这种专业比较单一的学生,要想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难度却不小。那么,一些应用面更广的专业是不是找工作更容易一些呢?记者在招聘会上也遇到了一位往届毕业生。

  今年23岁的王磊是一名大专生,去年毕业于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之后,王磊并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在一家公司当上了电脑销售员。今年3月,王磊辞去了原来的职务,希望可以趁着新一轮招聘高峰期,找到一份编程或者网络维护的工作。在过去的三个月里,王磊几乎每周都会参加3场以上的招聘会,家住房山区的他每次来回都要在公交车上花去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但一直到现在,他还没有被一家公司录用。

  记者:觉得难吗,找工作?

  王磊:难。

  记者:怎么个难法?

  王磊:好多,好多工作都不适合我。

  解说:王磊之所以觉得很多工作都不适合他,是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到底在哪里。在王磊的个人简历上记者看到,在学校时,王磊学习了包括计算机网路组建、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页设计、C语言、JAVA编程等多项课程,但他告诉记者,学校教授的这些课程大多是广而不精。

  王磊:本来那会儿学计算机,是因为在06年的时候,那会儿计算机这行业挺火的,就是想学一下,就是想深一步的学习,然后就报的这个计算机网络,然后在大学的时候也学了一些这方面网络的这种构架什么的,还有一些编程,软件方面的,但是只是学一个大概。

  其实在学校时,王磊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大三开始,他就一直在找实习的地方,希望能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王磊:那会儿还没毕业呢,学校已经开始实习了,就开始找工作,本来是在中关村那边找计算机相关方面的工作,但是好多公司都要一些有经验的,而且要技能要强的,然后投了大概有10多份简历,一直也没有音讯,就石沉大海了,就一点消息也没有了。

  本来学校教授的知识就不够深入,又缺乏实习的机会,刚刚走出校门的王磊身上除了一张毕业证外,就只有在一家饭店从事网络维护的实习经验,这也让他的简历显得非常苍白。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都让他感到力不从心。

  王磊:就是它的要求一些技能,就是我根本就没接触过。

  记者:那是因为在学校没有学到过是吗?

  王磊:对,比如说什么(嵌入)工程师这种,根本就没学到。

  记者:你遇到这种情况多吗?

  王磊:这种吧,一般就是问了一下,然后人家要求那种工程师,然后也就没再投。

  每次从招聘会回到家里,王磊的家人都会关切地询问他应聘的情况,每到这个时候,王磊都会倍感压力。为了早日找到合适的工作,让家人不再为自己担心,王磊除了去参加招聘会,还通过网络,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寻找工作机会,但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目前王磊仍然在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虽然,王磊和小张一个大专,一个重点高校的本科,一个学的是计算机,一个学的是英语。但我们发现,他们在上学的时候都不清楚今后将要面临的就业形势,也不知道用人单位会提出哪些要求,等真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所学的知识距离现实还有不小的差距。那么,高校怎么才能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扭转学生的这种被动?小张和王磊所学的英语和计算机都是各个学校的热门,但风水轮流转,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结果,今年这两个专业都位居十大就业最困难的专业之列。为什么会出现学校的热门,出了校门却变成冷门的情况?

  小武是天津大学法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在长达数月的求职应聘中发现,自己所学的法学专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单位,为了能尽快找到工作,他不再苛求专业对口,而是选择了一家正在招聘商务助理的企业。

  小武:就是我看您这个商务助理还要大学毕业生,然后就是我虽然学法律但是我觉得英语也过6级,然后想过来看一看,您这个限制能不能放宽一点。

  专业不对口,小武只好向招聘单位表示自己的英语很好,但这并没有打动用人单位,反而是当招聘人员得知小武曾经是天津大学学生记者团团长,而且还有艺术专长之后,才流露出特别的兴趣。

  招聘单位工作人员:二胡过了十级。

  小武:我是文艺特长生。

  经过一番努力,小武给屈指可数的几家单位留下了简历。但能否获得面试的机会,小武就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了。

  让小武感到困惑的是,四年前,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假思索地报考了当时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法学,四年后他却发现,这个专业已经在就业市场遇冷。其实不仅仅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曾经被大量考生追捧的专业,如今都陷入了就业困境。

  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景岫:根据我们刚刚完成的对09界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刚刚提到的这四个专业呢,应该说都是属于失业量最大的十个专业之列。

  今年6月2号,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书中提出了“红黄绿牌”专业的概念,其中,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前10个专业,绝大多数曾经倍受欢迎的热门专业如今都被列为了红牌专业。张景岫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热门专业就业遇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来这些专业大量扩招,整体上已经供大于求。

  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景岫:应该说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开设这些专,盲目的去开设这些专业,造成了总体、总量上的一个供大与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文跃然也认为,一般本科生培养的周期长达四年,在这四年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急需的人才类型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而在盲目扩招之后,高校人才的供应和市场需求已经失去平衡,结果,很多毕业生都要像小武那样,在经历了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之后,毕业后却要被迫放弃自己的本行,转而去做跟自己专业并不对口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 文跃然:可能是10%的人能够选择到与自己专业相适应的或者对应的工作,90%的人是选不到的。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我们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用人是企业在要,这样政府就代表非市场因素,企业代表市场因素,所以政府它的决策可能难免滞后于市场的需要,从中国的经验来看,现在通常有十年左右的滞后。

  专业设置的严重滞后,造成了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与各行业发展所需人才的不匹配,例如,目前我国制造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学校却还在源源不断地培养大量服务业人才。在麦可思的就业蓝皮书中,地质工程、石油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由于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而被列为绿牌专业,也就是需求增长型专业,而这并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关注。此外,面临就业形势的变化,某些学生的择业观念也没有发生相应转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文跃然:比方现在更需要人的地方是些什么地方呢?小城市、低薪的岗位,不那么热门的专业,8、90%,95%的需求其实是集中在低端的中小企业或者说低端的行业里面,但是95%的人愿意往高端走,结果难免就形成前面说的结构性失业的局面。

  郑泰是天津商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09届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在一家出版社工作,这次为了来参加招聘会,他已经辞掉了原来的工作。

  郑泰:希望能找到一份让我有拼劲去干,能全身心投入的工作。

  记者:专业呢?

  郑泰:市场营销。

  看得出来,辞掉工作前来应聘的郑泰并没有给自己留什么后路。在今天的招聘会上,他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无论用人单位提出什么要求都要尽量达到。

  用人单位:你薪金的待遇多少?

  郑泰:没有要求。

  用人单位:会开车吗?

  郑泰:开车?我马上就要学。

  但郑泰很快发现,对于不少招聘单位的要求,他还是难以满足。

  用人单位:其实营销,你学营销专业的,营销就是说,如果说从营销这个上头有三个层面,你学的这三个层面,你知道哪三个层面吗?

  郑泰:营销的三个层面?

  用人单位:对对。

  郑泰:我也不太清楚。

  面试很简短,郑泰走出来就告诉我们,他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

  郑泰:对,我觉得我自己发挥没发挥好。

  记者:哪方面没发挥好?

  郑泰:就我的专业知识有好多,像人家问我的层面问题我都没回答主要,这个太不专业了我。

  郑泰遇到的情况代表了相当一批学生的困惑,那就是,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景岫:其实我们学生工作的能力比08届的毕业生其实还是有所提升的,大概提升了2个百分点左右。但是另外一方面呢,就是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而且提高的更快,是比08届的,对08届的要求提高了5个百分点,那就说明我们学生的工作能力提升的速度,跟不上社会经济,跟不上国民经济这样发展的需要。

  对于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张景岫和文跃然分别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张景岫认为,学校应当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双学位学习、辅修其它专业课程,扩大就业选择范围,另外,学校每年要对各个专业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和预警,然后在新生的招生量上进行调节和控制。

  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景岫:我们也建议说,大学它的就业率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能够逐步的走向透明化,这样考生和家长它看到这个信息呢,就会比较主动的和有意识的在报考的时候去避开那些就业和就业质量,出现问题的专业。

  文跃然则认为,对于目前面临就业难题的学生,应急的办法是转变就业观念,从理想主义的就业观念转向务实的就业观念:第一,迅速就业;第二,低薪就业;第三,以中小企业为平台来拓展自己的职业生涯。但从长远来看,要使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重归平衡、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政府应该立即调整相关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文跃然:这个宏观政策应该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加强预测性,能够比较准确地告诉我们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宏观政策的第二个方面呢,就是政府可以考虑一些减税政策,让中小企业增加对大学生们的需求,如果大学生不就业,给社会带来的成本是两千块,政府其实可以考虑拿出其中的一千五百块鼓励中小企业雇佣一个人奖励一千五百块,这种政策应该是可行的。

  半小时观察:

  最近国家发布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中国经济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从人力资源转向人才资源,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为中国经济打造人才高地,教育与就业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教育与就业格局却出现了裂缝,一方面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人尽其才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地区出现了技工荒、民工荒。怎么样让人才结构调整跟上经济结构转变的脚步?这不仅需要学生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三思而行,也需要政府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跟踪研究,建立完备的高校专业预警和社会就业预警机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使教育满足不断发展的经济需求。一个人尽其才的人才大国,需要的不是数字,而是一套科学的机制。

(责任编辑:李彬)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