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辽宁阜新:中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成功“转身”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6月10日09:28
  新华网沈阳6月10日电(记者王军 马扬 刘景洋)仅仅10年时间,辽宁省阜新市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就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当地最大的出口企业,生产的籽仁系列产品出口到欧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刚成立时,公司雇了2万多人手扒瓜子,然后加工出口,现在全部是现代化的厂房和加工设备,有的车间只需一个人看管就可以了,去年完成出口额3860万美元,10年增长了100多倍。”振隆公司总经理吴凯告诉记者。

  振隆公司的发展见证了煤城阜新实行经济转型的艰难过程。阜新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也是新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能源基地之一,60年来,阜新生产煤炭6亿多吨,发电1800多亿度。6亿多吨煤炭如果堆起来,能垒两个半万里长城。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2001年12月,中国政府确定阜新为中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

  “如果不是阜新经济转型比较成功,企业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吴凯说。

  煤炭资源的枯竭逼迫阜新寻找新的替代产业,当地丰富的劳动力、品质优良的杂粮为振隆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政府部门对经济转型给予的支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8年半时间过去了,这个城市经济发展正在实现漂亮“转身”。

  “阜新经济转型取得了重要成果,我们已经找到并培育了接替产业,农产品深加工、煤化工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这些产业是阜新未来的发展方向。”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刘文启说。

  一些最新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刘文启的话。

  阜新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9年,阜新市经济发展速度达16%,到今年年底预计GDP达340亿元,人均GDP由2001年占全国水平的50%提高到60%。

  阜新市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由转型之初占工业的12.7%,到现在已经占27%,是仅次于煤电产业的第二大产业。

  新型能源产业初具规模,阜新风力条件得天独厚,已经建成80万千瓦时的风力发电厂,到年底,还将有100万千瓦时的风力发电运转起来,而远期规模将达到675万千瓦时,相当于再造一个阜新矿业集团。

  依托剩余的煤炭资源以及邻近的内蒙古等地丰富的煤炭资源,阜新的煤化工产业也成为一个具有成长潜力的产业。

  变化的并不仅仅是数字,普通的阜新市民也感受到了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变化。李树峰老人每天都要在海州露天煤矿国家矿山公园里散步,这个当年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已经变身为草满地、树成行的主题公园。

  今年78岁的李树峰曾经在这里工作了32年,“原来这里都是破房子,一到夏天,特别臭,这里改造成公园后,环境好了,健身的、唱歌的,每天来的人可多了。”李树峰说。

  刘文启还指出:“这八年的转型之路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阜新经济转型的道路现在还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问题,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

  劳动力劳动技能较低,市场意识不强正在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多年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不得不使后人付出更大的改造成本。

  中国目前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四分之一资源已经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依赖性强、生态环境恶化是这些城市面临的共同发展难题。中国政府正在分期分批地对这些城市进行经济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2011-2015年)末期,阜新的GDP将达1000亿元,人均GDP达5万元,达到全国届时的平均水平。“总体上基本实现转型的目标,也希望可以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刘文启说。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教授认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阜新经济转型寻求产业突破,农产品深加工、特别是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不仅利用了优势资源,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阜新的经济转型可以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经验。”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