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中国新闻周刊:美国挟新闻自由以令诸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6月10日15:3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3位民主党人外加1位民主党总统,完成了一个即便对于美国也略显激进的新闻自由保护法案。现在就可以确定美国明年的《人权报告》将非常精彩,世界上80%的国家都可以在报告的不同栏目里榜上有名

  文/何婧

  某种意义上,《丹尼尔.珀尔新闻自由法案》是给一个8岁美国男孩的生日礼物。

  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亚当.珀尔跟妈妈、爷爷奶奶和姑姑一家人前往白宫,他站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右手边,目睹总统签署以自己父亲名字命名的新法律——《丹尼尔.珀尔新闻自由法案》。除了一个新法律,奥巴马还送给男孩一个溜溜球。

  亚当.珀尔从没有见过爸爸。

  生于死之后

  在9.11袭击之后第二天,分别供职于法国国家广播台和《华尔街日报》的玛丽安同丈夫丹尼尔.珀尔乘飞机到达伊斯兰堡,丹尼尔.珀尔是《华尔街日报》南亚区主管。美国对阿富汗的报复行动很快就要展开,蜂拥而至的上千各国记者挤满了伊斯兰堡的宾馆和民居。

  2001年10月7日美军轰炸开始。

  战后作为少数没有撤离的记者,珀尔夫妇转到卡拉奇,调查 “鞋子炸弹客”理查德.雷德(Richard Reid)与基地组织联系的新闻线索。2002年1月,玛丽安的孕期进展到第五个月,隆起的腹部已经不适合待在阿富汗,于是夫妻俩决定1月24日转道迪拜回国。

  23日中午丹尼尔返回驻地,玛丽安向他抱怨呆在炎热的伊斯兰堡总是出汗,弄的身上臭哄哄的。丹尼尔陪妻子一起躺在床上休息,他说起好了儿子的名字,叫亚当。

  下午出门,两人预约的采访车都说来不了。这时玛丽安并没有不好的预感。

  下午玛丽安结束采访,在超市买菜。丹尼打电话来说路上堵车大概九点才能回去。这时玛丽安也完全不知道这将是最后的通话。

  很快,丹尼尔.珀尔确认失踪。绑匪发来邮件宣称:巴基斯坦复国运动组织捕获了美国中情局特工丹尼尔.珀尔。邮件里还附上了几张丹尼尔被枪指着头部却仍微笑的照片。

  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与巴基斯坦交涉,CIA也表示愿意公开声明丹尼尔不是特工,情报部门对绑匪一伙账户和通讯的追踪也有进展。但来不及了。美国政府回绝了绑匪最后的24小时通牒,玛丽安知道丈夫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当地时间2月21日夜间,一名卡拉奇当地记者送来了一台报纸包裹的便携录像机:丹尼尔先被一把尖刀快速割开喉管,失血死亡,后被人斩首。悲痛欲绝的玛丽安返回美国,3个月后生下儿子亚当,后来母子居住在巴黎。

  2003年法国人伯纳德.亨利.李维写出了《谁杀死了丹尼尔.珀尔》一书,用一年时间,按照丹尼尔的足迹串连起他在卡拉奇采访到被杀害的全程,甚至去到他被杀害的那间农场破屋。2006年HBO的纪录片和2007年派拉蒙公司出品的《坚强的心》(A Mighty Heart)都是关于丹尼尔.珀尔事件的作品,《坚强的心》中安吉丽娜.朱莉为扮演玛丽安,与珀尔家庭接触了5年时间。

  为了给愤怒的舆论一个交代,巴基斯坦警方当年内迅速地逮捕了4名嫌疑犯,其中一人最终认罪。直到2009年事情峰回路转,一个关塔纳摩的囚犯供认曾策划诱捕与杀害丹尼尔.珀尔。

  真正有分量的变革,从丹尼尔.珀尔遇难时启动。坐落在纽约的“保护记者委员会”等一些旨在保障记者权利和促进新闻自由的非政府组织积极行动起来,藉由丹尼尔之死造成的舆论环境,推动国内立法。

  在听闻珀尔死讯之后,2002年2月22日,身在北京的布什总统及夫人公开评论:“这样的罪行只会减损施害者自身的合法性,同时加深美国为世界人民消除这些恐怖行动代理人的决心。”

  2002年7月17日,珀尔的父亲在儿子工作的《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化悲剧为机遇》的致巴基斯坦人民的公开信,结尾处,他表示自己和家人接收到了来自全社会的信件、捐款和创意,成立了“丹尼尔.珀尔基金会”来完成儿子未竟的事业:促进世界的了解与和平。

  基金会后来还专门设立了“丹尼尔.珀尔新闻奖”、旨在培养新闻专业新鲜血液的奖学金和实习项目,在促进记者权益和鼓励挑战社会黑暗面的调查报道上,收获了极大的声誉。

  丹尼尔.珀尔,已经在8年后的今天成为了国际新闻媒体在提及记者和新闻自由时,最经常使用的意象;更在每年的记者节里被永久地致以敬意。

  珀尔的家人,逐渐变成了促进交流的“大使”往来于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杀害珀尔的凶手,早已不止是那个持刀的男人,而推进到恐怖分子,进而是宗教极端主义者,进而是对自由的压迫者、一切腐朽和残暴的力量。关于惩治凶手的呼声,也逐渐演变为要求推广和保障新闻自由乃至一切自由的诉求。

  所以,2009年2月美国联邦众议员亚当.希夫致电珀尔的父母,问是否可以用他们儿子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新闻自由法案时,他们积极地表示了同意。

  一帆风顺的立法过程

  一共14个月的立法过程,相对于耗费50年时间的医疗保障法案修改,显然可以算是受到了“宠爱”。

  2009年3月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反恐重点扩至巴基斯坦的新战略背景下,负责法案推动工作的亚当.希夫在2009年3月1日,依照美国立法程序,联合国会新闻自由党团联席主席麦克.潘思一同向第111期国会提出了“丹尼尔.珀尔新闻自由法案”,法案编号H.R.1861,要求美国政府每年调查和公开各国的新闻自由状况,并给予在国外采访的新闻媒体和个人以安全保护和经费支持,保障他们的安全、促进他们工作的开展。

  众议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审议法案并进行讨论后,提出了较多修改意见,决定将原法案更改为编号H.R.3714的新法,来囊括所有修正。

  H.R.3714将原来的提议上升了一个量级,正式授权和资助美国国务院在国外开展调查工作,确认哪些国家违反了新闻自由原则,认定这些国家的政府是否参与、提供便利或容忍这些侵犯行为,并在每年的《世界人权报告》中点名批评。

  2009年10月1日,亚当.希夫将这个修改后的H.R.3714提交国会审议,众议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和参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联合审议之后10月16日提起众议院投票,以403票赞成,12票反对,19票弃权的结果顺利通过。

  参议院的立法工作由康涅狄格州参议员66岁的克里斯托夫.陶德接手,他的工作做得更漂亮,在参议院编号S.1739的同一法案,2009年11月17日提案,2010年4月29全票通过。

  3位民主党人外加1位民主党总统,完成了这个即便对于美国也略显激进的新闻自由保护法案。

  2010年5月第三个星期一的上午,奥巴马专门解释了法案的意义:“这个法律以庄严的方式,使我们明确地站在新闻自由这一边。那些压制言论自由的国家,将会因为他们对媒体的行动而受惩罚。”

  挟新闻自由以令诸国?

  现在就可以确定美国明年的《人权报告》将非常精彩,世界上80%的国家都可以在报告的不同栏目里榜上有名。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人锱铢必较地进行调查,那么全球只有一个国家能勉强算是楷模,那就是冰岛。这个小国在经济危机后别出心裁地通过国家立法,将自己打造成完全开放透明的“新闻天堂”,吸引全球各种媒体和民权组织前往注册和投资。

  法案的实效是另一个很尴尬的问题。美国国务院被强制要求在预算中巧妙安排出很大一笔经费,用于调查世界各国的新闻自由状况,同时给予新闻机构支持和保护。《人权报告》除了造势并没有什么实质作用,而且年年都有已不稀奇,即便有些国家被点名,美国政府根本不可能按图索骥对名单上每个国家挨个发动“正义的战争”。

  而另一方面,倘若新闻机构前往危险的战地或者政治环境严苛的国家采访,租车吃饭都是美国政府给报销,恐怕在CIA站出来发表声明说哪个记者“真的不是美国间谍”的时候人们就更难以相信了。

  那么在这个时候推出这样的一个新闻自由法案目的何在呢?有说法认为这是美国价值输出和企图用更曲折巧妙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全球利益,这不全是捕风捉影。

  2009年的数据已经表明,伊拉克战争有超过100名记者死亡,频繁的绑架,使记者在危险区域内的活动成为美国军事行动的负面羁绊。可以理解,美国从事国际新闻的记者人数最多,在各地也因为国籍而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伤害,美国政府需要出台这样的一个法案来保护自己的记者。

  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明对世界各国新闻自由的支持,美国通过国内立法行为确认了新闻记者活动的正义性,从而为国家相应侦查、解救、惩罚行为建立了一个合法性基础。而这种考虑,正与奥巴马上台后“巧实力”的新外交政策一脉相承。

  在参议院主推这项法案的陶德参议员本人的网页上,将这个法案直接归类于“美国价值”立法栏目下,认为新闻自由一直都是美国之所以伟大的重要原因,是美国价值的组成部分。

  《外交》杂志2010年第一期封面故事《卡特综合征》的作者认为,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会出现人格分裂,时而是冷血的现实主义者,时而又是心软的理想主义者。虽然总体上他信守保守的杰斐逊主义,尽可能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好专心于国内改革,但作为纯正的民主党人,奥巴马又不可能放弃信仰的美国价值。

  矛盾之下,法案最后很可能是盛名难副,但需要肯定的是,即便法案目的并不单纯,对记者人身安全和新闻自由的强有力保护,却是非常必须和迫切的。

  2009年,菲律宾发生政治屠杀共有57人被杀害,其中33人是记者。2010年,就在《丹尼尔.珀尔新闻自由法案》签署前,美国《时代》周刊文章讲述了俄罗斯记者的揭黑血泪史,32名记者已经死于报道这个国家的腐败和组织犯罪。

  2008年12月,俄罗斯的资深记者贝基洛夫在自己家门口被群殴,第二天邻居在雪地里发现他并将他送往医院,贝基洛夫的同事却不敢让他住院。从昏迷中苏醒的贝基洛夫脑部严重损伤失去了语言组织能力,全身多处骨折,失去了敲击键盘的手指,下身瘫痪。而贝基洛夫是否羡慕丹尼尔.珀尔快速的死亡过程和随之而造成的影响力,已经没办法知道了。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