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解决福利房问题要消除“官本位”思想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6月11日07:21
  热点聚焦

  南连伟

  周边房价高达三四万元的深圳豪宅区,却矗立着7000多套豪华福利房,而且将以每平方米4800元的成本价分配给深圳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但由于分配难、争议大,房子建成两年来一直空着,成了“烫手的山芋”(6月10日《广州日报》)。

  福利房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早就应当退出历史舞台,可现实中,它却以各种形式屡屡出现在公众面前:或如山东日照,行政划拨土地建公务员小区;或如陕西眉县,将经适房作为福利房分配给机关干部;或如山西忻州,打着团购房的旗号分配低价福利房。

  而最露骨的当属深圳,没有借口,没有掩饰,直白地以福利房的名义将7000套豪宅低价分配给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令人感慨不已。

  住房问题已成社会焦点,焦灼着亿万百姓疲惫的心,以房子为载体的福利分配,注定将成为社会不公的放大镜和社会矛盾的催化剂,尤其是当这种福利只为少数公职人员享有时。每次福利房事件见于报端,必遭网民猛烈炮轰和斥责痛骂,便是明证。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顶风逆流建设福利房无异于一次次撩拨老百姓狂躁的情绪,长此以往,恐成为激化矛盾的导火索。

  现实的问题在于,福利房为何屡禁不止?早在12年前,“国发23号文”便已明确提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此后几年,类似的文件政策并不鲜见。但是,福利房却始终顽强地生存着,先是以“集资建房”的名义,后又打着“单位自建经适房”、“委托代建”、“合作开发”等旗号,游刃有余地和国家政策文件玩起“躲猫猫”。

  之所以如此,一则归咎于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尚未形成覆盖全国的完整体系,深圳便是典型案例。替代性制度的缺位使得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无所承续,前者已死,后续无继,必然导致死而不僵,甚至死而复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并不在此,而在于政府部门缺少决心、优柔寡断。国家政策文件虽已下发,但政府部门并不舍得放弃福利房这块肥肉,以至于“最后的晚餐”一吃就吃了十二年。这种心态不仅深圳等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少数国家部委何尝不是如此?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部委大院建设多部门低价家属楼”便是铁证。

  而这种心态的存在,说到底还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身为国家公职人员,总觉得高人一等,岂能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住不起房?富人有钱可以住豪宅,官员有权为何不能住豪宅?权大于钱,官大于商,古今如此。而一些政府部门,也“耻于”看到“自家人”沦为房奴。上有情,下有意,一拍即合,福利房岂能随一纸禁令走向终结?特权思想不除,福利房便不能止,即使不敢明目张胆,也会成功变身,以各种形式继续存活下去。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