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家长为子女上幼儿园排队八天 渴望质高价低教育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06月11日18:53

  本报连续报道的 “昌平区家长们为给孩子报工业幼儿园排队8天”一事,最终以园方提前为家长办理登记手续而告终。

  对于此事,今天的《北京日报》谈到了两方面:其一,幼儿园不实行划片的方式,无论外地还是本地孩子都可入园,所以,“质高价低”的公办园就成了稀缺资源。

  其二,记者发现一些公办园甚至不需要贴公告,就已经暗箱操作地完成了招生计划,致使家长“心慌慌”。

  针对第一个原因,今天的《北京青年报》报道说,虽然理论上外地、本地的孩子都可入园,但实际上有幸“跻身”公办名园的非京籍儿童尚不足一成。也就是说,抱怨外地人 “挤占教育资源”为时尚早,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没有这方面的“能量”。

  不过近来这样的抱怨似乎不少,而且不仅仅针对幼儿园入园。例如《南风窗》报道说,北京市废除了《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非京籍学生享受同等入学待遇。尽管此待遇仅限义务教育阶段,不包括高考,但依然引来不少北京家长的反对。

  全国各地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的进程千差万别,外地孩子可以在京读书却必须返乡高考,夹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中间,反过来还要受到本市人口 “挤占教育资源”的抱怨,外地人如何能服气?

  但是站在北京家长的立场:如果一直是五个人抢一个馒头,忽然再加进来五个人,大家又怎能不抱怨?

  再回过头来看看幼儿园排队的第二个原因:不公布招生计划、暗箱操作。和第一个原因就像是一体两面:包子已经被真正有能量的人提前吃掉,再抢不到馒头就只能去啃窝头了……

  上述的种种矛盾,究其根本就还是那两个老问题:公平分配和资源有限。

  在公共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即便在升学方面给了本地人更多照顾,职场竞争可管不了那么多。与其对外地孩子提前加入竞争颇多抱怨,不如说这也是让北京孩子早点“进入状态”的一种鞭策。

  此外,如果真能避免暗箱操作,把包子、馒头都拿出来,资源紧张的局面就会有所缓解。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多做些“饭菜”,如果在受教育者面前,是花色繁多的自助餐,排8天队抢一个馒头的事自然不会发生了。少建些空置的写字楼,多建些质高价低的幼儿园、学校,是每个家长和纳税人的愿望。(本报评论员庞岚)

(责任编辑:news9)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