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健康人群为了增强大脑功能、提高学习成绩或工作效率,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服用所谓的“聪明药”。然而,这些药真的能让人变聪明吗?
服用普遍 如果你想知道如今服用“聪明药”的情况有多普遍,那就去拜访一下大学校园吧。
走进美国肯塔基大学校园,教室、图书馆、宿舍,无论走到哪里,你都可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交谈:“嘿,我吃了一片Adderall,仅花3小时就写了5页纸论文”;“今晚要熬夜,得吃一片Adderall”;“有Adderall吗,要考试了,得临阵磨枪”……
Adderall是一种安非他明,1996年首次面市,它和利他林等处方药一样,主要用于治疗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
这种药不难获得。如果你去医院,对医生说你注意力难以集中,十有八九医生会说:“哦,你很可能患有注意力分散症(ADD)。”
肯塔基大学传播学教授阿兰·德桑蒂斯对学校2000名学生进行“聪明药”服用情况调查,发现34%的学生在无医生处方情况下,非法使用治疗ADD的药物;高年级大学生使用此类药物的比例高达50%到60%;如果加上同学会成员,这一比例恐超过80%。
“每个人都想取得好成绩。如果服用一片药能帮你整夜精神百倍地学习,并且最终获得你希望的成绩,那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一名学生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栏目组采访时说。
容易迷恋 德桑蒂斯教授说,许多学生表示,服用“聪明药”效果明显。“43%的受访学生说,服用"聪明药"令他们的成绩提高一个等级;同样比例的学生说成绩提高了两个等级。有学生表示,如果不服用"聪明药",只能得C;而服用"聪明药"后,考试得了A,”德桑蒂斯说。
大三学生劳伦说:“当我要考试或写论文时,我会服用"聪明药"。虽然我从没去医院就诊是否患有注意力分散症,但"聪明药"的确有效果。吃下一片Adderall,你会立即专注于你要做的事情。”
不仅学生喜欢服用“聪明药”,教授们也对“聪明药”颇为迷恋。现年31岁的布兰登·亚当斯在哈佛大学教经济学,他从大学时期开始服用Adderall。他说服用“聪明药”在教授里“极为普遍”。
亚当斯承认自己刚刚在Adderall的帮助下完成一本著作,“我大约每周服用两片Adderall”。清晨,当他需要集中精力开始一天的写作时,他会服用一片Adderall,然后感觉一整天都特别有效率。
他说,也有人服用Provigil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这种药原本用于治疗因为睡眠不足而产生的嗜眠症状。“人们发现,Provigil对于律师事务所和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十分有效,好像兴奋剂一般。过去5到10年间,这种药广泛用于提高工作业绩,”亚当斯说。
仅去年一年,美国医生共开出200万张Provigil处方,患者多为长途卡车司机、连续工作的医生等。空军也批准向长时间执行战斗任务的战斗机飞行员开Provigil药方。
依据何在 那么,是否有科学实验证明“聪明药”的确有效呢?
诺拉·沃尔克是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一名精神病学家,致力于兴奋剂研究。她让一名长时间没有睡眠的实验者服用利他林,该实验者的情况类似于通宵学习的学生。
研究表明,利他林对于脑部健康的人,效果等同于所谓注意力分散症患者,在大脑的某一区域,由于兴奋剂的刺激,会产生更多多巴胺。
“多巴胺像是"信使",它激活脑部其他细胞,提高人的注意力,”沃尔克说,“它们令你思维更加敏捷、专注,保持持久的兴趣和动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精神病学家玛莎·法拉赫也在研究Adderall是否真如学生所言“疗效显著”。她做了多种测试,包括视觉记忆、创造力、数学等。她的实验对象并不知道实验中,自己其实服用了20毫升Adderall。结果,有实验对象表示,那些题目好像变简单了。
法拉赫预言,总有一天,利用药物提高大脑功能,将会变得和美容手术一样司空见惯。
去年,她和其他6名科学家、伦理学家在《自然》杂志上联合发表一片引起争议的文章,鼓励人们“采用新方法改善大脑功能”。
“当然,我们不是说"你不必上学,或者你只要吃一片药就可以通宵达旦不睡觉",”法拉赫说,“我们只是提醒大家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提高你的认知能力、增强你的学习能力,是件很不错的事情。”
精神错乱? 也有专家对法拉赫的观点表示异议,沃尔克便是其中之一。她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尊重我的同行,但在这件事上,我完全不能同意他们的观点。”
沃尔克不仅是一名科学家,也是国家滥用药物研究所负责人。她说,像Adderall和利他林之类的兴奋剂会令人上瘾,其上瘾程度堪比可卡因。同时,这些药物还会引发心脏病和血压问题,它们对年轻人大脑的长期作用也有待研究。
她强调,这些药物碾碎后吸食能让人迅速兴奋,但这种情况也最为危险;即使是正常服用这些药物,如果没有医生处方,也会导致上瘾。
“事实上,这些药物都有副作用,一是容易上瘾,二是可能产生精神错乱,”沃尔克说,“因此,不值得为一种有着潜在巨大副作用的药物冒险,上瘾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唐昀)
《自然》发表争议文章探讨“聪明药”前景 去年,一些伦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从一个极具争议的角度撰写了一篇评论,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他们提出,人们应改变“药物只能用于治疗疾病”的传统观点,并探讨了药物在疾病治疗以外的应用前景。
他们认为,如果能在健康人群中证实精神兴奋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药物就可能广泛用于提高智力水平,让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得更好。
在这篇评论文章中,科学家引述了多项研究,表明某些精神兴奋剂的确能改善包括记忆力在内的多种认知功能。他们认为,认知增强剂就像“教育、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信息技术一样,是人类提高自我能力的一种方式”。
但文章观点受到引起广泛争议。许多研究人员和伦理学家质疑,这些能调节认知过程的药物是否真的安全到可以像镇痛药、咖啡和茶那样向大众销售,它们的副作用不容忽视。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