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据审计署网站消息,2010年6月13日,审计署发布了《17个省区市财政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就此,记者采访了审计署财政审计司负责同志。
问:此次开展17个省区市财政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答:一是全面履行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的需要。《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地方预算执行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审计署在加强对中央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的同时,加大了对地方财政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2008年和2009年,审计署连续2年对地方财政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目的在于促进地方政府强化财政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和财政决算的准确性,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地方预算收支是全国预算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些年来,地方各级财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政府预算体系不够健全,预决算编报、收入征管、财政资金管理等方面还不够规范。为促进地方政府改进和加强财政管理,审计署不断加强对地方财政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
三是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保障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到位的需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提出了一揽子保证经济增长的措施,也提出了较高的财政支出需求,但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较为突出。审计署组织对地方财政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揭示和反映地方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预算不够完整、决算不够准确、收入征管不到位和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地方政府依法组织收入,管好财政资金,并将有限的财力充分运用到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上去,发挥审计机关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积极作用。
问:如何评价17个省区市2008年度和2009年上半年财政管理的总体情况?
答:审计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17个省区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保障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切实加大税费征管力度,严格财政收入管理,努力克服经济增速下滑等因素对财政收入的不利影响,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提供财力保障。
二是认真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执行增值税转型改革、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政策措施,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促进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农林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道路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改革,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不断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自2009年6月起,随着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初步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问:此次审计调查反映出地方财政管理中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答:此次对17个省区市财政管理的审计调查,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17个省区市在预决算报表编制、收入征管、财政资金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规范、不严格的问题。
一是财政预算报表编报还不够完整。重点反映了个别省区市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报不完整,部分地区政府性基金收支未纳入政府预算报表的问题。
二是财政决算报表编报不够准确的问题。重点反映了一些省市县财政部门在编制当年决算报表时,将预算已安排但由于上级专项资金下达较晚、部门预算执行进度迟缓等原因,未能在当年支出只能在下年支出的资金列作支出编入了决算;以及将未落实具体项目的资金列作了结转下年支出等影响决算报表准确性的问题。
三是财政收入征管不到位的问题。重点反映了部分地方政府及开发区为吸引投资,自行出台税收减免和先征后返政策,以各种名义将税收、土地出让金等收入返还给企业或将个人所得税返还给企业高管问题;以及一些地方土地出让收入等非税收入征收不到位、未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问题。
四是财政部门银行开户较多,资金管理分散的问题。重点反映由于地方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地方财政部门执行有关规定不够严格,在银行开立账户较多,财政资金管理分散的问题。
问:2008年对18个省区市财政预算管理审计调查中也反映了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报表编报不完整的问题,此次调查情况有什么变化?
答:建立完整统一的政府预算,是强化财政预算管理,从源头上把握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总体情况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审计署持续关注并反映了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不完整的问题,推动了有关部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2008年我署对18个省区市财政预算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中发现,省本级少编报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的情况较为普遍,比重也比较大。
针对这种情况,财政部自2008年底开始提前向各地告知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的预计数,并要求地方据此编报预算,以增强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此次审计调查发现,相比以前年度,省区市本级中央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有较大提高,17个省区市中,大部分能够按照财政部告知预计数完整编报中央转移支付预算,但仍有少数地区在编制2009年预算报表时未严格执行该项规定,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不够完整。
问:审计调查后向地方政府提出了哪些审计建议?
答:针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分别向17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出具了审计调查报告,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审计建议和整改要求。
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按规定完整编报预算,准确编制决算,加快推进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将各种财政性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二是依法加强财政收入的征收管理。地方各级政府应依法行政,切实纠正自行出台财税优惠政策的行为;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规范非税收入收缴方式,确保非税收入及时缴库。
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按规定清理、归并财政部门和其他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科学管理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问:地方政府对上述问题的整改情况怎样?
答:17个省区市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认真整改。一是针对预算编报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地方自2010年起,严格按照财政部告知的预计数编报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并将政府性基金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报表。二是针对决算编报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地方对决算报表中不符合规定列支和结转的资金进行清理,调整相关账务,确属项目支出的,大部分已拨付到项目单位。三是针对自行出台财税优惠政策的问题,有关地方正在对自行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和先征后返政策进行认真清理,修订相关规定。四是针对税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地方加大了非税收入征管力度,已追缴入库非税收入714.67亿元,整改率为90%;已将滞留在征收部门或财政预算外账户的非税收入573.09亿元缴入国库并纳入预算管理,整改率为91.64%。五是针对财政部门账户设立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地方财政部门正在对银行账户情况进行清理,已撤销合并账户118个。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