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发布对中航、南航、华润等6家央企财务审计结果 ———
本报讯 审计署昨天发布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等6户中央企业2008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6户央企的审计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的企业会计核算不准确,资产负债损益不实的问题尚未根本消除;二是有的企业执行国家相关政策不到位,部分项目审批手续不规范;三是有的企业决策不规范或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和潜在损失。这些问题大部分是程序性和技术性的问题,且主要出现在中央企业所属的二三级单位,中央企业集团总部层面的管理还是好的。也有个别单位的个人违反国家法规,甚至涉嫌违法乱纪。对审计发现的个别违法犯罪案件线索,有关部门正依法立案查处。
例如,审计发现,2006年,中航集团未经充分调查,为所属中国航空集团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以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名义申请的3000万元借款提供担保,该笔借款实际被用于原董事长个人控制公司的房地产项目建设,一年后才归还资金本息。
审计还发现,2002年至2009年7月,南航集团所属企业将货运服务、机务维修、过站维护等收入共计10550.6万元转入“三产”单位或工会,已用于发放职工奖金补贴及其他开支6821.85万元。
而东航集团则由于经营和投资管理不善形成巨额损失。其中,东航集团兼并原西北航空公司后,对已停工的西北航空中心未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该中心的电梯、给排水系统等设施长期未维护,已基本报废。经测算,损失逾4600万元。
审计发现,华电集团所属7家企业的13个工程项目存在未按规定实行公开招标及违规转分包问题,涉及合同金额61.71亿元。此外,审计发现,华电集团所属5家企业在国有股权转让、对外投资及生产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002年以来,所属华电工程公司违规操作,将部分国有股权转让给其职工持股的北京华电恒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致使本应归属华电工程公司的国有股权益5622.58万元和红利1845.06万元,被北京华电恒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不当占有。
审计报告显示,神华集团所属2家企业违规申报和使用财政专项资金。2003年8月至2006年11月,神华集团所属乌达矿务局原五虎山煤矿和黄白茨煤矿、包头矿务局原白狐沟煤矿和河滩沟煤矿采取扩大范围、重复申报等手段,多获取财政专项资金8614.59万元(含利息收入22.02万元),其中:176.9万元用于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政府购买3辆小轿车;3828.45万元被转入乌海市乌达区财政局的账外账户用于新建办公楼等支出;1290.24万元(含利息支出13.07万元)用于支付乌达矿业公司职工体检等费用。
审计发现,华润集团所属2家企业投资调查及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造成亏损41958万元。其中,所属华润励致有限公司2006年7月增持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股份(持股比例由25.90%增至72.90%)后,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连年亏损,致使华润集团为此承担亏损25000万元。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介绍,被审计的6户企业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迅速采取措施,认真进行整改,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同时严格问责,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目前,相关企业已对37名责任人作出处理,其中局、处级干部33人,占89.19%。此外,企业还开始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范类似财务风险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