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桂花道不尽的贫苦人生:
父亲早逝家贫养弟妹
丈夫猝死留下脆骨儿
墙壁上方有一简易的神台,摆放着小勇父亲的遗照,龚桂花轻叹了一声:“如果他还在,我就不会这么苦了。”
10岁那年父亲去世
初中毕业干重活养家
时光回到1961年,龚桂花出生在广州白云区一户很普通的工人家庭,到了她10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她三姐弟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难,“初中一毕业我就出来打工。”由于学历不高,工作也难找,十几岁的小姑娘到建筑工地找了一份杂工,挑砖头、拉泥浆,干的都是粗重活。“一家人四张嘴,弟弟妹妹还要读书,单靠母亲那几十块的工资怎么活?”杂工做了三四年,龚桂花转到一家小食店,每天凌晨2时起床,搓粉、拉面、包馄饨做饺子,然后扫地、洗碗,到下午4时左右才下班,一周还要值两天夜班。
新房只有17平方米
结婚床被都是旧的
龚桂花22岁时,认识了她的丈夫。“他大我10岁,虽是经人介绍,但我们一见钟情。”说起丈夫,龚桂花脸上涌现一丝甜蜜,“他当时在街道办的一家小工厂上班,是一名管理人员。”
“没看过一场电影,可是觉得喝白开水都是开心的。他很爱我,那时我跟他说,要等到我弟弟妹妹读完书才结婚,他说没关系,会等我。”龚桂花的语调轻柔,整个人沉浸在与丈夫初相识的那段时光。
这一等,就是6年。1989年,28岁的龚桂花与恋人结束爱情长跑。“新房就是人民中路这17平方米的小房,当时有工友来看我,看到屋子的情况都比较惊讶,但我跟自己说,我嫁的是人,不是房子。”可是结婚进门那一天,龚桂花哭了。她说,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结婚的时候,房子小,一家人可以挤着住;生活困难,省吃俭用可以熬;但当她看到连新人床上的棉被都是旧的,她受不了了。“家公去世得早,小姑也早就出嫁,老公这么多年都和家婆一起过。可是这床被子是家公家婆用过的,怎么可以拿来做新人床被呢?老公安慰我说,有新有旧才是好兆头。我当时也没说什么,第二天自己拿出积蓄去买了一张新被子回来。”
儿子出生患“脆骨症”
为筹治疗款东挪西借
结婚后的龚桂花,日子过得仍然苦,但她觉得人生有依靠,最大的希望就是养个孩子。
1990年,怀胎十月的龚桂花住进了医院待产。当医生用产钳夹住婴儿头部助产时,发现婴儿的头骨特别脆,出生后,医生检查发现婴儿竟然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即俗称的“脆骨症”。说到这里,龚桂花平静的外表突然抽搐,泪水淹没了眼眶,“我以为结了婚,生个孩子,苦日子也快到头了,没想到更苦的日子还在后头。”
“所有的钱都拿来给孩子治疗,有时候钱不够,也只能向亲戚朋友借。我当时就在想,如果能治好孩子的病,老天爷让我短几十年的命我都愿意。”
贫困小家庭接连遭噩耗
除夕清早丈夫猝倒家中
抹了一把眼泪,龚桂花起身走出门外,她说想静一静再说。过了一会儿,龚桂花回来坐下,可是还没有开口,眼泪又流了下来,泣不成声地说:“在我最需要依靠的时候,老公又走了。”龚桂花记得很清楚,1994年除夕,早上她先起的床,跟着丈夫起来。日子怎么苦过年也希望过得好点,所以丈夫就问她:“今天过年啊,买什么菜啊?”刚说完这句话,丈夫整个人就倒在了地上,而这一句话,竟然成了夫妻俩的永诀。
“医生说,是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破裂。他在医院躺了一个星期,那个星期,我抱着才三岁多的小勇,哭着求医生救救我老公,可是没用,最后他还是走了。他走后,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想死。但我死了,儿子怎么办?”
母亲的愿望
最担心:
“有一天我走了他怎么办”
在与记者谈到儿子的未来时,龚桂花第三次流下了眼泪:“我最担心的就是我走了之后,他不会煮饭,又不能走路,连上厕所都不行,怎么生活下去啊?有时候晚上睡觉一想到这个,就睡不着,望着天花板流泪,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最渴望:
拥有一间大一点的廉租房
龚桂花说,眼下最大的愿望,一个是申请到一间廉租房,一家人住得宽敞点;另一个是小勇考上一个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学一技之长,将来可以自力更生。小勇说,这次高考他觉得发挥得比较理想,“我估计能上专科线吧!”龚桂花则忧心:“不知有没有学校愿意收他。如果考上2B、3B那些学校的话,学费那么贵怎么办!”也许,对这个尝遍了苦难的家庭来说,连设想一下“未来”,都是一种奢望。
儿子的愿望
去天河逛街看看新广州
这么多年来,龚桂花母子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小勇闲暇时会玩玩电脑游戏,但很少上网,因为“那要钱”。而龚桂花基本没看过电视,从未出外游玩,极少逛街。
“我想去天河繁华地方逛一下,以前都没怎么去过。”小勇仔喜欢热闹的地方,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他去过,但对天河的印象还停留在很久之前。“看看那里变成什么样子了、有多热闹,看看那些大商场都在卖些什么东西!”
如此简单的愿望!亲爱的读者,你想帮小勇完成他的愿望吗?如果你愿意,请拨打广州日报报料热线020-81919191与本报联系,让我们一起为小勇组织一次充实而精彩的旅行。
荔湾区华林街道:
将为他们办理廉租房
昨日,记者将龚桂花的情况转告荔湾区华林街道办事处,街道办樊主任对此十分感动。“《广州日报》那天登出的照片我也看到了,当时就在想:这位母亲真的很不容易!”樊主任说:“最难得的是,她抱着孩子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给我印象很深。”经过一番摸查,最终确认龚桂花户籍在华林街,但现在并不住在华林街,属于典型的“人户分离”。
昨日上午,华林街的街道办主任樊汉良及分管民政的副主任一起来到人民中路龚桂花的家,给她送上慰问金及礼品。“鉴于她的特殊情况,我们会考虑"特事特办",尽快给母子俩安排好住房。”樊主任对记者说,根据她现在的经济条件,如果儿子小勇将来考上了大学,还会面临如何筹集大学学费这个难题。“我们到时会考虑发动辖区内的热心人士,一起来帮助他们。”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黄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