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王延辉:永不消失的背影(组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6月15日09:13
王延辉在《光照千秋》中的剧照。

王延辉在《沂蒙儿女》中的剧照

  国防部网站6月13日电 题:永不消失的背影

  初识王延辉,竟是目睹一段记录他轰然倒地之前的影像。拍摄时间是2009年12月5日晚。不曾看清他的相貌风华,只记住了他奋力指挥空军工程大学学员合唱队的宽厚背影。令人惊异的是,这最后的背影,如此激情澎湃,充满生命的张力和质感。是沉寂前的喷发?是凝固中的沸腾?是落幕时的高潮?是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文艺战士留给这个世界的珍贵纪念?

  人生有戏 背影有情

  翻开携手30年相濡以沫的记忆,王延辉投射在他妻子刘莉心中最深刻的影像,依然是他的背影。

  1980年初的第一次约会,一身戎装的王延辉给在济南轴承厂所属液压件厂技术科工作的刘莉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高高的个子,结实的身板,典型的山东大汉模样。开口见人心,交谈之后她感觉到这个人很坦诚,很实在。

  在送刘莉回家的路上,王延辉滔滔不绝地给她讲自己参加部队拉练和下基层演出的事。讲到兴致处,笑声朗朗,特别感染人。一直到了刘莉家楼下,王延辉才告诉她,父母是普通工人,家里孩子多,经济条件不好,让她慎重考虑是否继续交往下去。说完这句话,王延辉转身,默默地走了。

  这个男人黯然神伤的背影让刘莉心生一种怜悯:家贫怎么了?现在社会这么好,我们都有两只手,年纪轻轻的还怕饿死啊!

  回到家里,刘莉如实向父母禀告了王延辉的情况。可找个从事文艺工作的女婿,二老谁都不放心。母亲对女儿说:“你把他叫到家里来,我和你爸见了以后你们俩再谈。”

  那个星期天上午,王延辉如约来见刘莉的父母。两位老人都是公安出身,判断一个人怎么样很有经验。他们对王延辉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认定这个年轻人靠得住,可交。刘莉的母亲热情挽留准女婿吃完饭再走,刘莉的父亲还当即兴致勃勃地开了一瓶好酒。

  热情归热情,刘莉的母亲最后还是对他们约法三章:一、你们平时谈恋爱要到家里来谈;二、如果星期天要出去,晚上9点前必须回来;三、晚上营区吹熄灯号之前,王延辉必须准时返回团里。王延辉痛痛快快答应了。

  那时,济南正热映日本电影《绝唱》。刘莉托朋友搞到两张夜场的票,约王延辉一起去看。电影7点多开始,放映了一个小时,正到精彩时,王延辉起身要走:

  “别看了,回去晚了,你妈妈该不放心了。”

  刘莉说:“没事,我回去给我妈解释一下。”

  可王延辉坚持要走。两个人在9点准时回到家里。刘莉虽然有点扫兴,但她又觉得和这么一个言而有信、自控能力很强的人在一起,挺踏实的。

  一个人有怎样的品行,往往在关键时刻表露无遗。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正在大明湖畔游玩的王延辉和刘莉,忽然听到湖中传来“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喊声。想也没想,王延辉便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他跑得飞快,后背一耸一耸。这个充满青春活力如同发动机一般奔突的背影让刘莉心里一热:这是条为了别人连自己的命都不顾的汉子啊!

  两名落水妇女都是王延辉先后救上岸的。可他却乘着围观者给获救者做人工呼吸的时候,拉起刘莉的手,悄悄离开了。

  无独有偶。那是一个华灯初上的夜晚。下班后的刘莉和王延辉在八一桥下突然遭遇一个抢劫妇女手包的歹徒。同样是想都没想,王延辉最终把歹徒逼进了一条胡同。歹徒见他赤手空拳,随手掏出一把匕首,恶狠狠地说:“再追,老子给你放血!”王延辉正气凛然、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大声说:“当兵的死都不怕,还怕你一个小毛贼?”

  紧随其后的刘莉本来吓得心跳肉颤,听到这话一下子也觉得浑身是胆,她虽然看不见王延辉的面部表情,但她觉得他是那样高大、顶天立地,简直就是一个英雄的化身。惊慌失措的歹徒只得扔下手包,逃之夭夭。

  山东女人爱英雄。在两次亲眼目睹王延辉奋不顾身、见义勇为之后,刘莉那颗原本还有些游移飘浮的心彻底安定下来:“延辉对素不相识的人都这样,对我还能错得了?这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王延辉不仅赢得了爱情,还赢得了他军旅生涯的第一个三等功。

  进入1982年,她24岁,他28岁。

  王延辉说:“咱们回我老家办事吧!”

  刘莉理解他的心。他不想在济南摆酒请客,怕影响不好,老说怎么简单怎么来,那她就随他吧。

  大年初二,烟台王延辉的家里喜气洋洋,新郎新娘向毛主席像鞠了个躬,向父母鞠了个躬,互相鞠了个躬,亲戚朋友围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就算是把人生大事完成了。

  婚后的日子让刘莉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幸福”。这么多年过来,她比同龄人看上去要年轻10来岁,别人问她怎么保养的,她总是说我从不擦脂抹粉,主要是没啥操心的事。谁都能听出她的画外音:我有个好老公。

  只要不出差,不下部队演出,早上刘莉还没起床,王延辉就把早餐准备好了。工厂的伙食不好,刘莉的午饭天天从家带,王延辉给她荤素搭配,炒好装在饭盒里。晚上下班回到家,王延辉又早早地把饭菜摆上桌。隔三差五,王延辉还让刘莉把好朋友、同事请到家里吃饭。每次请客,他头一天就开始精心制定食谱,大家都夸王延辉的手艺好。

  刘莉爱吃煎鱼。王延辉发现离单位不远的一家小饭店里,煎鱼做得非常有特色。他连着3天去点这道菜,边吃边向老板讨教怎么下料,烧到什么火候。老板很是敷衍地说了一套,他回家立即掌勺练习,连做了4条鱼,还是做不出那个味道。他又连着两天去点这道菜,老板愈发怀疑他是同行来偷菜方的,要赶他出去。无奈之下,王延辉亮明身份,说清来意。老板也是爽快人,直夸他是个有情有义的爷们,破例允许他进入后厨,嘱咐厨师手把手地教他。结婚28年,只要在家,王延辉每周都要给妻子和女儿做上几条煎鱼。他在厨房忙碌的背影,成了刘莉最温馨的回忆。

  不光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其他家务活王延辉全包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都说,王延辉本职工作干得好,家庭生活搞得好,各种关系处理得好,是“三好男人”。

  如果生活就这样继续下去那该多好啊!没想到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恩爱夫妻不到头。

  2009年11月25日,王延辉收到了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的请柬,邀请他为该院50周年院庆晚会指导排练节目。

  29日一早,正在为丈夫收拾行李的刘莉突然心头一悸,怦怦直跳:“当时也没多想什么,就是心疼他那么大岁数了,老是这么东奔西忙的。”

  “你就放心走吧,西安那边那么多人在等着呢!”把王延辉送进电梯,刘莉又习惯地站在窗前,目送丈夫的背影远去,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再寻常不过的背影,竟成了丈夫留给自己的最后记忆。
斯人远去,与妻女的合影成为永诀。

和年轻演员在一起,王延辉永远充满活力。

  父爱无言 背影无声

  在王延辉家客厅正中的墙上,悬挂着他最钟爱的一幅照片,可巧,依然是一个背影。

  那是他在大型话剧《光照千秋》里扮演戚继光的一张剧照,照片中的他头戴金盔,身披重甲,按剑回首,不怒自威。渊渟岳峙的背影引人入神。而在对面的墙上则挂着女儿王甜的大幅明星照,笑容甜美,光彩照人。这无意的家中摆设仿佛在暗示着现实中王甜与父亲的情感角度:父亲的巍然背影正是女儿艺术人生的坐标。

  女儿王甜是王延辉的心肝宝贝。王甜10岁那年的一天,说好了由王延辉送她去上学,可因为团里临时有任务,王延辉就让女儿自己坐公交车去学校,结果遭遇了车祸,孩子右腿开放性骨折。王延辉急匆匆赶到医院,看到腿部血肉模糊的女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恳求医生一定想办法保住孩子的腿。

  这次车祸后,王延辉对女儿的关爱呵护更加无微不至。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王甜对舞台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并在2001年夏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几个月后,王甜打来电话,想让爸爸给老师和系主任打声招呼,平时关照一下自己。没想到王延辉不高兴地说:“我张不开这个口,任何事要靠自己努力。”

  王甜很争气,当上了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年半以后,她向队里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过了两个月不见回音,教导员说还需要加强党的理论学习。第二年,队里换了教导员,王甜又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可还是没有消息。眼看着身边同学都入了党,王甜心里很着急。晚上,她悄悄给爸爸打电话说,入党是个大事,希望爸爸能伸出援助之手。王延辉很严肃地告诉女儿:“入党的事不能走后门,我没办法给你说情。”

  入党没说情,毕业后想留北京也没管,最后,王甜服从组织分配到了前卫文工团,和父亲一起站在为兵服务的舞台上。

  王甜说,爸爸就是这么个人,你让他管的事他不管,你没让他管的事他还管的挺宽的。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济南军区抽组3支文艺演出队赶赴灾区慰问。

  这时,因腿部患“丹毒”住院治疗的王延辉躺不住了,多次给团领导打电话、发短信,要求到抗震救灾一线去。团里考虑到他的身体和病情,没有同意他的请求。而已是曲艺队演员的王甜患了感冒,队里上报的名单中没有她。

  王延辉得知情况后急了,找到自己的徒弟、曲艺队教导员武文说情:“多加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甜甜年轻,这点感冒算什么?到前线演出机会难得,无论如何得让她去。”武文告诉老师:“队里没有决定权,得找上一级领导。”

  王延辉马上打电话找到文工团政委李静,却得知名单已经报到军区宣传部了。他不甘心,又找到宣传部领导,反复做工作,终于给女儿要到了一个到抗震救灾一线演出的名额。

  前线条件毕竟艰苦,女儿真要走了,王延辉又有些心疼。他亲自给女儿收拾起行装,一个水壶、一支发夹都一一给归置好。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一股温情注入了王甜的心头。

  一次慰问演出时,连唱了3首歌的王甜刚刚走下舞台,正要调整一下情绪,准备等会儿再登场,却突然发现一个一瘸一拐的熟悉身影,仔细一看,是他爸爸正跟演出队的几个演员说戏呢!

  “爸,你身体还没好,咋上来了?”

  “你能来,我咋不能来?!”

  原来王延辉始终不甘心在家闲着,等病情稍微稳定,就提前出院,随第三批演出小分队进入灾区。

  在演出现场,王延辉看到演员们由于担心战士们抬过尸体,在台上唱歌时,始终不敢与台下互动,眉头就皱到了一起。他把王甜拉到一边,动情地说:“咱们是代表军区来慰问大家的,为战士演出就要把他们当亲人,跟他们握握手、拥抱一下怕啥呢?你跟着我,咱先开个头。”说着,他走向第一排的战士,和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王甜看着这一幕,深深被感动了,她热情地走向台前,主动和官兵们握手、拥抱。一个漂亮女演员的拥抱比歌声更能让战士们受鼓舞,有的兵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后来,前卫文工团的所有演员在灾区慰问演出时,都主动与现场的官兵握手、拥抱,台上台下气氛十分热烈,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2009年初,文工团开始排演反映抗震救灾题材的话剧《英雄战士》,王甜有了第一个和父亲合作的机会。一次集体走台之前,演员们都在舞台口候场,王甜和几个年轻演员随便说了几句笑话,就听见一个声音吼了起来:“戏都快开演了,你们几个小年轻怎么一点都不严肃?还不快想想戏!”王甜一听就知道是谁,她寻声望去,昏暗的光影中,只见王延辉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上台的梯子边,似乎在沉思什么。

  “爸爸也是老演员了,那么有经验,可上台前几分钟还在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提前入戏,对我触动很大。”

  那一刻,王延辉的背影深沉如湖水,仿佛在告诫王甜,艺术之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倾心的投入,则无法诠释艺术的完美。

  2009年11月,文工团组织年底业务汇报演出,王延辉在为王甜所在的戏剧曲艺队辅导时,发现一些队员的舞台基本功相对薄弱,提出要把基本功训练作为一个科目。“观众不会先问你是什么专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演员,连基本功训练都不想搞,别忘了咱们是干什么的。”

  在他的坚持下,基本功训练排进了汇报演出计划,王延辉负责排练小合唱《沂蒙山小调》。不久,他接到了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的请柬,考虑到自己要离开几天,队员们对《沂蒙山小调》这首曲子又不太熟悉,容易跑调,王延辉特意找出一个定音器,交代女儿王甜:“队里排练时要用它帮大家找准音调。”

  这事一直挂在王延辉的心里,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发给女儿的一条短信,还是说戏剧曲艺队小合唱的事:“我6号晚上到家,7号还排练吗?”

  王延辉去世12天后,文工团业务汇报演出如期举行。

  那段动人的旋律再度响起:“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歌声婉转悠扬,唯一异样的地方是队员们的眼睛都是红红的。

  曲调归于静寂的那一刻,队伍中一个抽泣声赫然钻进了人们的耳膜,是王甜。她紧紧攥着的手展开了,那是父亲留给她的最后一件遗物———定音器。小小的定音器,一下子击中了队员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大家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的闸门,任由泪水在脸庞恣意流淌。

  王甜说,最痛苦的是父亲再也不能陪伴自己走过漫漫人生路了。

  去年初,王甜找到了意中人。恋爱中的年轻女孩,有时回家就会晚了些。女儿外出约会的晚上,作息规律的王延辉却不能按时入睡,他总是站在卧室的窗前,关掉灯,在黑暗中默默等待女儿回家的身影。看到女儿回来了,他又悄悄爬上床,装成睡熟的样子。这一切妻子刘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是怕闺女知道他在等她,心里会有压力,就这样偷偷摸摸地等她。”直到王延辉去世后,刘莉才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

  父爱无言,背影无声。没能看到女儿结婚成家,或许是王延辉此生最大的遗憾吧。

  孝心永存 背影永恒

  只有填充了爱的房子,才能算是家;只有被爱包围的老人,才能算是安享晚年。

  王延辉的父亲和岳父去世得早,他对两位老母亲格外孝顺。

  岳母的家就在济南,没有演出任务的时候,他每个周末都要陪老人家吃顿饭,老人那边的大事小情也都是他操心。虽然妻子有个弟弟,但王延辉却从没有因为岳母有个亲儿,而去讲个分内分外。一进家门,就抢着干活,拦都拦不住。电冰箱坏了,他修;下水道堵了,他掏;热水器旧了,他换;地板他拖,厕所他刷,玻璃他擦,走廊、楼道、阳台的卫生他都打扫。看着他忙活的背影,老人心里那个美:“俺摊上个好女婿,就是个亲生的儿。”

  一回,岳母家里电闸烧了,头一个电话就打给王延辉。正在指导基层演出队排练的他二话没说,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打的赶到岳母家里,忙活了一中午修好电闸,饭也没顾得吃又赶回了排练场。第二天,他又来到岳母家里,把所有电源开关的拉绳都加长了一段,让岳母坐着、躺着都够得着,用起来非常方便。

  “有事只要找俺"大儿",保准放下电话,一会儿就到,还心细,啥都给你弄得好好的。”岳母亲切地把王延辉称为“大儿”,逢人都讲他的好,说是自己前世修下的好福气。

  可老人家万万没想到,仅仅一夜之间,自己的好福气就飘到了九霄云外,自己最疼爱的女婿就走在了自己的前头。

  送行饺子迎客面。延辉出差走的那天,老太太特意包了女婿最爱吃的韭菜馅饺子,打电话把他叫到家里。她记得特清楚,延辉吃了一大盘,连说好吃好吃。

  2009年12月5日夜里11点多,刘莉接到文工团领导电话,说是在西安出差的王延辉身体不适,让她跟王甜收拾一下,赶第二天一早的飞机去探望。刘莉心里没了底,打电话给母亲。老人一听女儿的话,脑子“嗡”地响了一声,浑身发麻,就像被电了一样。可她拿着电话也不敢对女儿多说什么,只是安慰刘莉:“延辉那么大个,平时又没啥大毛病,才走了几天啊,不会有事的。”

  6日夜里,刘莉从西安打来电话,抽泣着说:“妈,延辉突发心肌梗塞,没抢救过来,撇下我们娘俩走了。”

  老人心头一紧,一下昏倒在地,在医院抢救了一宿才醒过来。一睁眼,她拉着儿子的手就问:“你大哥真走了,你姐是不是急糊涂了?”听到确定的回答,老人号啕大哭:“延辉,你在哪啊?你咋出去了就不回来了啊?”

  老人在医院一躺就是半个月,天天看着病房门口,盼着王延辉能突然出现在自己跟前。病友不解:“你那个女婿就那么好啊,让你这么伤心欲绝?”

  “你们不知道啊,俺这个"大儿"待俺比亲儿不知好多少倍呢!”

  “你这老太太,咋能守着白天黑夜服侍您的亲儿这么说话呢?”

  “你让他自己说!”

  刘莉的弟弟点点头:“姐夫待俺妈确实比我强得多……”一言未尽,已是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王延辉自己的老母亲住在烟台老家,每年赶上母亲的生日,他都要回去给老人做寿,过年更是一定要回家的。延辉常这么对刘莉说:“人老了就盼个儿女团圆,逢年过节,咱们宁肯自己多跑点路,也要让老人家高高兴兴。”

  可再好的儿子,也不能忠孝两全。1998年10月,文工团要突击创作一台反映抗洪官兵事迹的大型话剧《神圣方舟》,王延辉既要参与剧本创作,还要饰演剧中“男一号”。为了保证排演进度,他每天吃住在后台。

  不巧的是,那一阵正赶上老母亲身体不好,非让家里人把自己送到济南,奔着儿子好好瞧瞧病。王延辉分不开身,联系好医院后,只得让妻子陪母亲去检查。看到儿子几天不露面,老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让儿媳妇拨通王延辉的电话,张口就问:“是戏重要,还是你娘重要?”一向孝顺的王延辉没有辩解,只是不住地向母亲道歉。

  一个多月后,《神圣方舟》演出圆满成功,王延辉拿回了这台戏的光盘,放给母亲看,边看边给老人讲演戏的经历。看着戏里那个为老百姓累倒了的抗洪团长,再看看身边瘦了一圈的儿子,老人眼泪掉了下来,气也消了。

  2009年中秋节,王延辉和刘莉回烟台陪着老人过了个团圆节,说好了等明年老人的生日,俩人再一块回来给老人祝寿。他们回济南那天,老母亲一直站在阳台上看着儿子儿媳的背影,王延辉回头跟老人家挥了几次手,她也不肯进屋。

  老母亲不会想到这一别竟是跟儿子的永诀。

  王延辉去世后,刘莉带着女儿王甜专程回了烟台一趟,想着老人80多岁的身子骨,刘莉咬咬牙憋住泪,什么也没说。

  婆婆没看到儿子,心里老大不踏实:“莉啊,延辉咋没回来?”

  “妈,部队上给延辉安排了大任务,让他到国外维和去了。”

  “那去了怎么也不知道给家来个信啊?”

  “在国外执行任务纪律严,不让写信也不让打电话。”

  “那过年能回来吗?”

  “隔着十万八千里呢!回一趟折腾不起,再说能不能回,得听部队上领导的。”

  婆婆半晌没说话。

  出门遛弯的时候,老太太见了街坊邻居夸了起来:“俺儿到国外维持和平去了。”

  看着婆婆乐呵呵的模样,刘莉躲到厕所里偷偷抹泪。

  儿行千里母担忧。高兴劲儿过来后,老母亲又担心起来:“国外不比咱这太平日子,兵荒马乱的,延辉可得当点心。也不知道那地方冷啊热啊,他也五十大几的人了,身子骨熬得住不?”

  一听这话,刘莉的心像刀子扎,疼得滴血。

  “我也知道这不是个长久的办法,可又能怎么办呢?就这么一天天瞒下去吧,能瞒老人多久就瞒多久,最好能瞒她一辈子。”说到这儿,刘莉已是泪如雨下。

  刘莉睡不着觉的时候也在问:“延辉,你在哪呢?你去的那个地方冷啊热啊,身子骨熬得住不……”(乔林生 魏兵 卞振)

  (文中照片:前卫文工团提供)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