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故宫国宝抗战时曾藏重庆 专家建议保护藏宝遗址

来源:重庆商报
2010年06月15日09:29
  本报讯 (记者 纪文伶)抗战时期,在日机的狂轰滥炸中,故宫中国宝级文物分三路南迁,其中走南路的83箱国宝曾在我市巴南区的飞仙岩躲避过战火。昨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30多位文史专家来到重庆寻访抗战时期的故宫国宝藏宝地,他们一致建议当年的藏宝地应予以挂牌保护。

  躲避战祸 故宫文物分批南迁

  昨日,专家们来到巴南安澜镇永寿村寻找“飞仙岩”——抗战时期83箱故宫博物馆国宝的秘密保存地。当年保存文物的库房早已不见踪影,但专家们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防空洞。

  当地居民陈万福说,这是为防止日机轰炸专为文物修建的避难所,当地人叫做“飞机洞”。据称,当时飞仙岩除故宫博物院的人员外,还有一个排的士兵驻扎,昼夜设有岗哨。“守护严得很,很少有人亲眼看到那些国宝真面目!但据说当年这个仓库大得很,有7个房间,还有两个厢房,近200平方米。”

  据专家介绍,1933年2月5日凌晨,故宫13427箱59万件文物分批由木板车经天安门推出,运往上海,拉开了国宝南迁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躲避空袭,存于南京的文物珍品被装入铁皮箱,分三路疏散。其中南路于当年8月14日启程,先存于岳麓山之湖南大学图书馆,12月又转移至贵州暂存于六广门的蒋介石行营,此后又被移送到安顺南郊华严洞秘藏6年。1944年冬,日军逼近,华严洞里的故宫文物由军车紧急押运到了重庆的飞仙岩,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迁回南京,后又被运到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保存物证 三批国宝汇聚重庆

  “重庆是文物南迁非常重要的一站,曾在巴南保存的83箱文物几乎全是稀世珍宝。”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认为,历时十多年的南迁之路保存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物证。

  和当时文物南迁一样,这次专家们重走“南迁路”,重庆已是接近旅程的终点。

  三峡博物馆专家胡昌健介绍,所有故宫国宝都汇聚重庆,则是在抗战胜利后。当时,需要把文物用船运到南京,再转运北平。于是,巴县、峨眉、乐山三处的文物共计13427箱集中到重庆,暂存于原国民政府经济部贸易委员会驻地南岸海棠溪向家坡。

  专家建议 藏宝地应挂牌保护

  “我们将用影像还原那段历史。”台北故宫博物院教育展资处处长朱惠良表示,故宫院史影片正在筹拍之中,其中将讲述国宝的南迁历程,特别是在重庆大轰炸中完整保存国家珍宝的历史。

  专家们一致建议,当年的藏宝地应予以挂牌保护。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说,南岸狮子山的安达森洋行仓库,正好在古巴渝十二景“字水宵灯”景观以及慈云寺附近,可以串联起来打造为旅游路线,进行保护性利用。
(责任编辑:news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